勇敢踏出舒適圈,挑戰自己,一切都會很值得!

【學校最特別的地方】

屏科大是台灣擁有著最大校地面積的一所大學。這裡的環境十分優美,有山有水的。我們的校園坐落在大武山腳下,所以每當天氣很好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大武山的美景,上課時的壓力都會隨之拋到九霄雲外。雖然我們的學校可能離市區比較遠,也不會像其他一樣來到台灣唸書的朋友擁有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但在這裡生活久了會愛上這個純樸的地方。來到這裡就會覺得自己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不被城市裡的各種高樓大廈壓迫著,因此在這裡唸書生活心情都比較愉悅。週末的時候也可以到跟朋友到附近的山或瀑布嬉水野餐之類的,體驗不一樣的週末。想要逛街的話,從學校到市區或者高雄也很方便。

【為何選讀這個科系】

從高中以來我一直都對生物和化學很感興趣,但一直都沒有頭緒要讀什麼科系。我會選擇唸食品科學是因為我從我的生活中找到了我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在逛市場的時候,我逐漸對生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食品感興趣,才找到了我可能想要的方向。當我在電視上看到外國食品加工廠的節目的時候,我會想要了解更多這一項領域的知識,因此我也更確定了我想要唸食品科學這一個科系。這一個科系其實是生物、化學、物理的綜合,但偏向生物與化學比較多,也很符合我所喜歡的科目。食品科學在馬來西亞為較少人知道的一門科系,但在生活中卻是很重要的,而且在未來也能有很好的發展。

【最喜歡的課程】

食品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實驗、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食品分析、食品加工、食品殺菌技術

【就讀科系的心得】

在馬來西亞唸高中的時候是唸理科班,因此對食品科學這一項領域的了解並沒有很多。來到這裡開始大學學習生涯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食品涉及的領域很廣,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因此收穫非常多。唸食品科學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除了有開發新產品的研發部,也還有對原料及產品品質管控的品管部、對產品進行分析的檢驗部、進行產品製作的生產部等等。這些部門都是在一個食品工廠中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未來工作方面可以選擇的方向也蠻多。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也學到了很多做實驗的知識和技巧。唸了三年的食品科學,現在對於食品包裝上面的原料及添加物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對於食品的選擇也會有所謹慎。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知識不足,只會想要在未來走傳統加工路線,但現在發現了更多有趣的領域比如說微生物、生物化學、分析檢驗,這些對食品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也一路在探索學習新事物,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高中畢業後或許還會很茫然,不知道大學的時候要唸什麼。即使比別人慢做決定,慢進大學也沒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絕對不要盲目地跟著朋友一起做決定。台灣是一個升學很好的選擇。這裡離馬來西亞不會太遠,父母可以不用那麼擔心,而且這裡不會有溝通問題。台灣的生活很好,學費便宜,消費也不會太高,如果想要踏出舒適圈卻又不想花太多錢,可以選擇來這裡。屏科大還有提供僑生獎學金以及助學金,可以大大減輕經濟負擔。來到這裡也可以打工,賺取生活費。在台灣上大學也會有很多台灣學長姐和僑生學長姐幫助我們,可以不用過於擔心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人照顧。在這裡唸書的僑生都會互相幫忙互相照顧,即使身在國外還會覺得很溫暖。這裡不管是教育、經濟、飲食、文化考量,都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元智大學資通訊、工程、商管碩士薪資領先群倫 獲業界青睞

元智大學設置「國際書院」及「企業書院」,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與產業競爭力。
元智大學設置「國際書院」及「企業書院」,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與產業競爭力/照片由本報訊提供

104人力銀行9月13日發布「職戰力!企業邀約研究所領先群出列」報告中顯示,元智大學在資通訊、工程、商管三大學群碩士畢業生高薪職務中全部躋身領先群,包括半導體工程師、半導體設備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RF通訊工程師、軟體設計工程師、產品管理師、以及硬體研發工程師,深獲業界青睞。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指出,本校積極與科技巨擘合作、設立企業書院、設計三創與通識跨域課程,打造5G雲端智慧校園,讓學生成為世代亟需人才。看準產業對數位雲端人才的渴求,加上遠東集團相關資源的綜效發揮,陸續推動微軟(Microsoft)教育者計畫與谷歌(Google)進行「雲端人才搖籃計畫」,並和亞馬遜推行「AWS雲創學院計畫」,課程創新結合人機對話模型,如ChatGPT,快速解答問題及提出可行方案,激發學生創造力,致力讓所有學生成為符合環境所需、具高競爭力的人才。

元智大學以學習者為中心
元智大學以學習者為中心/照片由本報訊提供
P5250143
元智大學擬定國際化發展藍圖 營造國際化友善環境/照片由本報訊提供

根據EduRANK網站公告,元智大學電通學院電機工程系在全台44間最佳電機工程學系排名中(Electrical Engineering),脫穎而出,名列全台大專院校第11名,更是私立大學第1名。此外,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在全台灣最佳工業工程學系排名中表現優異,名列全台大專院校第6名,更是私立大學的冠軍。其他像會計、財務金融、化工與材料及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等,也進入全台前10名,並獲私校第2名殊榮。 面對全球高等教育競爭,元智大學也擬定國際化發展藍圖,包括擴大招生外籍研究生、擴大招收自費外籍大學生、提供本地生出國學習機會、延攬優秀海外師資、營造國際化友善環境等。   原文網址: http://yzunews.yzu.edu.tw/yzu-is-favored-by-the-industry/

競爭力就是一輩子的軟實力

『競爭力就是一輩子的軟實力』,除了專業力,更要有創新力-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已培育超過5萬名健康照護產業優質人力,面對市場競爭,學生不僅有紮實的實作經驗,更擁有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連續五年榮獲遠見雜誌評選為醫護類企業最愛大學前三名,在少子化的侵襲下,註冊率高達98%,居私立科大之冠,本校以務實教學、全面實習、全人教育辦學主要特色,理論與實作為基礎,培養學生與時俱進觀念,畢業與產業接軌,掌握自己未來的主導權-長庚科技大學歡迎您! 【護理系】 敬業樂群、紮實專業知能,培育成為病人所信任之優秀護理實用人才。 【幼兒保育系】 優質教保知能、精進幼兒教育,陶鑄兒童產業從業人才。 【化妝品應用系】 美容醫學、健康美容,塑造人體形象設計之實務人才。 【保健營養系】 研究保健養生之道、創造營養科學之美,同時兼具健康飲食實務能力養成人才。 【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 整合專業知識、厚實職場就業力,孕育具有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專業人才。 【呼吸照護系】 精進護理專業,修習第二專長,打造多元專業之呼吸治療人才。

想當新一代畜產人?這不簡單!

【學校最特別的地方】

屏科大的校園環境和綠化真的做得很好。平常課業結束很喜歡散步和跑步。像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跑學校一圈起碼5公里。另外現在學校裡的圖書館十分舒適、有文青簡約的風格。每月都會更新誠品的書籍。如果不是忙於牧場,我真的很想每天下課後都在圖書館泡著。圖書館內新進的咖啡廳也十分有質量,價格對得起味道和分量。由於我是讀畜產系的,所以學校的牧場也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雖然很多人都會這麼說,覺得牧場外面看著挺美,但是裡面的畜舍和佈置就比較老舊了。但是我覺得牧場已經提供了跟業界真實狀況差不多的環境了。並且牧場也已經在建設跟丹麥式一貫場差不多的豬舍。會越變越好的,我相信!最後我想說說一餐旁邊的全家便利店。店長真的很親切,若不是學業繁忙,還挺想在那裡做工讀生的。那裡是我開啟一天的地方,店長熱情的招呼和問候,有時有優惠,店長還會主動提醒。每次一放寒暑假,全家不開時都覺得很不習慣。

【為何選讀這個科系】

一開始在獸醫系和畜產系之間還挺猶豫的。但就是在那段時間裡,透過新聞和網上的資訊看到了一些目前經濟動物面臨的境況。例如飼養空間狹窄、被虐待、生長環境很差等等。於是我就想,關注流浪動物的人已經很多了,可又有多少人願意為經濟動物發聲呢? 在西方是不錯,但在東南亞地區,動物福利的概念還是相對缺失。所以抱著對改善經濟動物福祉,讓未來的畜產趨向更加的人性化、環保、永續、於是我選擇了畜產系。 當然在去之前聽香港的學長姐分享,說到之後會怎樣怎樣辛苦,要起很早,會辛苦也會臭,但抱著這樣的信念,我還是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當然也清楚,讀這個專業在香港的出路很窄,即使在新界還有為數不多的豬場和雞場,但我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先認真地讀下去吧!

【最喜歡的課程】

養豬學、家禽學、反芻動物學、蛋品加工與實習、飼料配方設計、禽畜環境與生理、禽畜廢棄物處理、氣候變遷與畜產

【就讀科系的心得】

畜產是一個可以涉及到很多領域的行業。讀到現在,至少以後可以選擇的工作包括:牧場的現場管理、繁殖育種的工作、飼料配方和添加劑、畜產品開發、顧問團隊、業務(推廣畜產相關的設備、營養品)等。但不管是往哪個方向,對於動物本身和飼養管理一定要懂。不僅如此,跨領域,利用不同領域的知識,我認為才是以後正確的道路。不能只知道動物怎麼養、吃什麼、生病了怎麼辦就好。例如,微生物在畜產的利用越來越重要,例如添加在飼料中、動物糞便的處理。還有自動化運作、通風等物理知識。行銷包裝也涉及到未來如何把自己產品賣出去,賣出更好的價格。可以說會養動物又能賺錢的人一定是一個“通才”。 所以截至現在,我都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反而熱情滿滿。但我認為畜產在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比友善、環保,而不是比效率和數量。因此從現在開始要開始思考如何把更多環保的元素運用到實際的現場生產中。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如果你選擇畜產僅僅是因為“喜歡動物”這麼一個單純的初衷,那建議還是再考慮看看。我認為,選擇畜產當然對動物有興趣是基本的。但更應該想到能對經濟動物做些什麼。動物會長大、有時會暴躁、現場的環境會臭、會熱、會累,很多時候想趕快完成工作的衝動會比欣賞動物的可愛更加強烈。另外這個學系課業上學科很多,特別是在大二的時候,整整有將近半年的時間又要早起去牧場實習又要上課。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挺過來了,相信你們也可以。還有要特別記住的是,這是一個要主動才能學更多的科目。不要只僅限於老師教什麼,自己去多做、多看、多問、多思考才能學習更多。我可以保證,我們系上的每一位老師都很優秀,他們喜歡主動學習的學生。 在牧場實習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每天做的事情都一樣。但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動物,思考你當下在做的事,你會發現問題,並且會認為會有更好的方法。在經歷自己查閱資料和詢問老師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學到的東西變多了。我校有“跨領域中心”和“創新與創業中心”協助同學們把想法變成現實。組隊起來,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實踐想法的過程真的很棒,不管結果如何。

香港學生家長分享

賀!僑先部香港同學都分到理想校系

想聽聽學生家長怎麼說僑先部嗎?

想進入臺灣優質大學嗎?

#僑生先修部 是你最好的選擇 僑先部的好,由家長來說~ 身為兩名大學生的漂亮港媽茱廸現身說法

歡迎按大家按下小鈴鐺訂閱呦 #逆轉人生 #由僑先部開始 #Be_the_change

印尼亞齊大學師生體驗東華多元學習環境

國際處親善大使為亞齊師生導覽東華校園

印尼姊妹校亞齊大學(Syiah Kuala University)於107年9月27日至10月5日期間,由該校教師Ilham Maulana博士帶領5名數理自然學院大學生蒞臨本校進行短期參訪,深入體驗東華學習環境。 此次亞齊大學師生來訪,活動內容主要為參觀本校系所、實驗室設施、課程旁聽體驗等。國際處根據來訪學生就讀系所與興趣,聯繫本校系所安排參訪行程,包括化學系、生命科學系、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等系所,由各系主任、師生介紹系所特色及實驗室設施導覽。除了理工學院和環境學院系所外,亦安排旁聽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科學傳播課程,相信如此多元的參訪內容,能推廣本校跨領域的學習環境特色,更能吸引該校優秀學生選擇東華做為未來升學規劃。

亞齊大學Ilham Maulana博士與國際處馬遠榮處長合影

為拓展該校學生國際視野,體驗不同國家文化的大學學習環境,亞齊大學辦理Student Mobility Program計畫,甄選該校數理自然學院優秀大學生,分別至日本、泰國、臺灣各一所大學進行短期參訪。今年透過目前在該校任職的本校化學系校友Ria Ervilita引薦,促成該校選擇東華大學為這次來臺參訪的學校。來訪的Ilham Maulana博士表示,本次活動除帶著學生們探索未來至海外升學的目標外,也希望藉此計畫能與參訪的大學有更進一步的學術合作機會。 為期九天的來訪在最後閉幕分享會圓滿結束,亞齊大學師生皆表達對東華的環境、教學設施以及師資表達肯定,其中也有學生表示有意願在將來申請本校攻讀研究所。本活動結束後更收到校友Ria Ervilita來訊,感謝本校各單位協助接待本次亞齊大學來訪,未來她也會持續向家鄉學子推廣宣傳東華大學。 參訪各系所及實驗室設施

            原文網址:https://b027.ndhu.edu.tw/files/14-1114-132065,r2360-1.php?Lang=zh-tw

阿中部長來了!聯合舉辦國際研討會

2021年「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用愛融合、追尋未來~」國際研討會(Family Support Services for Person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Reach with Love, Gazing into Futurity),由衛生福利部主辦,本校社工系承辦,於2021年9月23、24日透過線上視訊的方式直播舉辦,衛福部陳時中部長、李麗芬政務次長、本校潘維大校長,以及董保城副校長等多位重量級人物共襄盛舉。

首先由衛福部陳時中部長開幕致詞,講述如何推動「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及資源培力計畫」,例如:補助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推動藥癮者入監銜接、家庭轉銜預備、推動家屬自助團體、家庭維繫支持方案等,而這次委託本校辦理研討會是為精進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期望透過引介國際藥癮戒治專家學者、實務工作團隊的實務服務模式,強化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品質,有效促進藥癮者修補家庭關係,順利復歸社會。本校潘維大校長則表示此次研討會的報名人數踴躍,反應出討論議題的重要性與社會關心指數,相信國際間夥伴們相互切磋琢磨後,無論是政策制訂面或是實務面的服務,都能帶來啟發與助益。 研討會規劃六大研討主題,包括物質濫用之治療與社工人力整備、家庭中的酒藥癮問題、藥癮者家庭支持政策與實踐、藥癮者多元創新治療模式、重建藥癮者家庭功能的方案實施、藥癮新樣態及減少干預相關爭議等。每場討論互動都非常熱烈,並且為了增進實務界參與及交流,特地規劃壁報論文徵稿及發表,國內實務工作者彼此間藉此可以有更深入的互動,開創壁報論文的新式型態。後續將統整研討議題討論與建議,作為相關政策制定之參考。

最後由衛福部李麗芬政務次長及本校董保城副校長致閉幕詞,為本次線上國際研討會畫下了圓滿的句點。線上會議突破了時間、空間與場地的限制,與會報告的國內、外學者及實務界專家多達25人以上,報名人數高達950人,直播觀看在線人數最高時將近450人。刷新歷屆研討會的紀錄。成功搭起學術溝通及續緣橋樑,社會工作學系感到欣喜萬分,非常樂意再次辦理,亦歡迎助人專業者到本系進修,共同切磋助人專業。     原文網址:https://www-ch.scu.edu.tw/october/news/16150

印尼僑先部學長姐分享

臺灣一所兼具教育及理工商專業之綜合型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是一所綜合型大學,從教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技職學院、管理學院及社科體學院都供您選擇! 如未來想成為老師,本校亦提供專業的師培訓練及實習機會,畢業後可獲得修習證明。 本校從學費至生活費都是留學的首選!另外,本校特別保障僑外生就學的住宿,希望可以提供僑外生安心就學的環境。 欲了解詳情及申請本校學位如下: 單獨招生: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 外籍生:每年2月至3月底 負責招生專員:謝專員 [email protected] 歡迎你加入彰師大的大家庭!

亞太碩專班菁英來臺面授 瓜地馬拉外長也是淡江新鮮人

亞太碩專班菁英來臺面授 瓜地馬拉外長也是淡江新鮮人
瓜地馬拉外長布卡羅(前排左三)特地穿著到淡江的飛行夾克參加外交部歡迎午宴。(攝影/ 亞太碩專班提供)
亞太碩專班菁英來校面授 瓜地馬拉外長也是淡江新鮮人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亞太與拉美研究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14位新生在參與開學典禮後合影。(圖/亞太碩專班提供)

【記者許宥萱淡水校園報導】包括來自瓜地馬拉的外交部長布卡羅(Mario Adolfo Bucaro Flores)等來自拉丁美洲各國的14位政治菁英,1日抵臺進行「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亞太與拉美研究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一年級的實體面授課程,並由外交部於4日設宴款待,已於7日離臺。 布卡羅在就任瓜地馬拉外長後,曾於去年8月來訪,會晤蔡英文總統,與臺關係友好。此次來淡江當學生,在匆忙行程中,特地在外交部歡迎午宴上,穿著到淡江的校內商店選購印有「TKU」的飛行夾克和鴨舌帽,開心融入「淡江的一份子」。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分享:「淡江大學是很國際化的學校,在研究國際事務的課程上投注許多心力,也有許多來自瓜地馬拉的學子在這裡留學。」當提及臺灣的外交事務時,他表示:「臺灣是非常重視民主主義的國家,我們須向世界多傳達民主的價值,讓世界知道臺灣的重要性。」 此一專班為全國首創的跨國遠距碩士專班,來臺面授除了安排我國近代史、圖書館數位資源利用講習、研究方法、亞洲歷史與文化、臺灣及東亞國家發展與社會轉型、數位平台操作教學等課程,亦參與外交部午宴、故宮參訪、淡水老街品茗等校外行程。

亞太碩專班菁英來校面授 瓜地馬拉外長也是淡江新鮮人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亞太與拉美研究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14位新生來台參與實體面授。(攝影/揭維恆)
亞太碩專班菁英來臺面授 瓜地馬拉外長也是淡江新鮮人
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為亞太數位碩專班新生開設「亞洲歷史與文化」課程,到淡水老街品茗。(圖/亞太碩專班提供)

2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舉行開學典禮,瓜地馬拉駐台公使Daniela Ortiz、巴拉圭駐台大使費卡洛(Carlos José Fleitas Rodríguez)、外交部總領事陳昆甫、淡江大學學術副校長許輝煌以及國際事務副校長陳小雀出皆席致詞,淡江大學致贈每位新生淡江馬克杯、杯墊、鐫刻中文姓名的印章以及附有拉美風格設計的環保提袋予學生們,淡江國際事務院院長包正豪以及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周應龍亦與會。當天下午這些遠道而來的學生參訪淡江校園,留下與宮燈道、書卷廣場等淡江經典校景的合影。 14位學生來自拉丁美洲各國,皆為政治菁英,分別是來自瓜地馬拉的外交部長布卡羅、瓜地馬拉駐美國加州聖貝納迪諾副領事艾薇拉、瓜地馬拉駐紐約領事白心蒂、瓜地馬拉駐美國大使館參事雷雅娜、外交部國際合作處一等秘書裴安娜、瓜地馬拉駐印度公使古麥斯、巴拉圭總統府阿布鐸總統專屬新聞顧問魏麗卡、工商部產業政策司司長希何瑟、巴拉圭駐臺大使館上校武官艾斯特班、智利眾議員Juan Carlos Beltrán辦公室主任李艾倫、智利眾議員Felipe Camaño辦公室主任羅依薇、厄瓜多國會議員何沃頓、阿根廷臺阿國會友好小組主席Marcela Campagnoli議員顧問史菲德、墨西哥眾議員艾爾薩。 原文網址: 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6774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