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亞洲大學最新排名出爐 中山大學頂大進步最多

(圖片提供:校務研究辦公室)
(圖片提供:校務研究辦公室)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公布最新2022亞洲大學排名,本次排名共有亞洲687所大學,臺灣共有46所學校入榜。中山大學獲得亞洲第68名,相較去年名次進步5名,為全國頂尖大學進步最多。臺灣進入亞洲百大的頂大中,僅中山大學與政治大學(亞洲第90)有較大的進步幅度。 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國立中山大學連續三年與台大、成大、清大及交大名列全國前五強。中山共有17個學科入榜,創歷年最多。自2018年以來,4年成長幅度更高居全國之冠,年年皆有新學科入榜,共計有5個新學科搶進榜內。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強調,中山大學在本次QS亞洲大學排名中,國際化的指標均較去年進步,除了肯定全校師生的努力,更強調國際化是學校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透過國際排名,提升國際能見度,也吸引優秀外籍師生一同加入中山大學。目前共有九個碩博士全英語學程,110年也增設大學部全英語學程。此外,中山甫獲教育部核定為全台4所「重點培育雙語大學」之一,更在今年成立全國首座「南區雙語教育區域資源中心」,與文藻外語大學攜手,一同協助南區大學提升英語授課水準。 中山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主任郭紹偉表示,中山大學有厚實的學術研究能量,除了多位教師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也有將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獲得高被引學者等傑出表現。相較於其他頂大學校,中山規模較小,但每師平均論文引用次數和領域權重引用影響力(FWCI)的表現不俗,名列全國前五強。 郭紹偉主任進一步指出,在台灣排名方面,中山大學排名全國前五強的學科包括石化工程(全國第一)、英語文學(全國第二)、經濟與計量經濟(全國第二)、農業與林業(全國第三)、數學(全國第四)、教育(全國第四)、現代語言(全國第四),其中石化工程更是全國唯一入榜。 除了學術表現亮眼,中山大學也重視教學創新,並鼓勵社會責任的實踐。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更入圍 2021《亞洲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獎》最佳教學策略獎。透過跨領域共學群,結合教師、學生、業師、社區及相關團隊組織,以多個創意實踐基地做為共學的場域,並打破學科的疆界與藩籬,培養成為具跨領域綜整能力並解決問題的人才。

ImgDesc

  原文網址:https://news.nsysu.edu.tw/p/406-1120-270361,r2910.php?Lang=zh-tw

長庚大學:全臺綜合大學私校第一

長庚大學(Chang Gung University,簡稱 CGU)為具國際特色的一流私立大學,由台塑企業辦學設置醫、工以及管理三學院在各項國際知名的指標評比中,長庚大學的國際排名屢創佳績。2022英國泰晤士(THE)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長庚大學在「產學收入」項目為全球第114名英國QS「2022世界大學排名」,長庚大學為世界前500大;更於荷蘭萊頓大學科學技術中心(CWTS)公布 2022世界大學排名「科學影響力」,長庚大學為全球前330大、臺灣第二名。在上海軟科(ARWU)「2021世界一流學科排名」,長庚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及醫學技術等學科,更是位居全臺灣私校第一 。 長庚大學在教學研究面不但有優質的教學研究環境大學部師生比1:8,並透過跨領域學程、暑期實習與國際交流等多元學習管道,培養學生國際競爭力。並藉由獨特「台塑企業公費生 計畫」、「師生創業孵化計畫」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長庚大學致力基礎及前瞻研究,如人工智能(AI)、綠能、半導體及太空領域,於通識課程新增相關課程,以因應未來社會各項機會與挑戰,在新世代中搶得先機。 長庚大學布局與推動頂尖特色研究中心,實現創新翻轉教學,同時帶動產學合作與跨域研究,在新興病毒、分子醫學、健康老化、人工智慧、綠色科技、生醫工程、放射醫學及管理經營分析等重點領域具備高度的研發量能與成果,推動一體多面跨領域、跨機構、跨國際產學研合作與發展。長庚大學延攬國內外優秀人才,塑造創新特色、以研究帶動教學及產創,培育更多優質高階人力,形成良性循環,擴大研究轉譯效能,落實回饋社會之大學責任。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長庚大學相關資訊,歡迎參考

東華大學境外生國境之南逐夏巡禮

夏日的腳步在四處熱情的邁開步伐,窗外蟬聲大作,蔚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結束一個學期的緊張忙碌,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特別為境外生安排3天2夜的海洋之旅,一起領略東台灣和南臺灣深度海洋生態巡禮,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境外生,看見臺灣的美好。 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位於臺灣最南端墾丁校區,學生平日與壽豐校區較少互動,本次特別安排海生所境外生,自東華大學出發全程參與,沿著臺灣東部海岸11號公路一路往南,透過導覽解說,走訪隱藏在髮夾灣中的芭崎瞭望臺,美麗的海灣盡收眼底,以及因火山噴發形成的石梯坪,壯闊的景象令人敬畏。沿途中遇到熱情的臺灣旅客,知道有來自泰國的學生,也熱情的以泰語來與學生們say Hello!讓境外生們感受到臺灣最美麗的人情風景。 在經過第1日的悠閒漫步之後,第2日特別安排位於臺東與屏東之間的阿塱壹古道,在解說員帶領下,以徒步的方式,時而穿出林間,走在佈滿礪石的海岸邊,解說員請大家閉起眼睛,聆聽因海浪拍擊,礪石的滾動聲以及來自腳底的震動。時而竄入樹木林立的樹叢裡,感受樹木、草叢輕拂在臉頰的輕柔;時而攀附著繩索往上爬升,一回望竟是美麗的大武山,遠眺著輪廓模糊的蘭嶼。歷經5個小時的徒步,境外生互相打氣及支援飲水與糧食,在拉長的隊伍中,逐漸拉近國籍的陌生感。解說員也透過阿塱壹古道的歷史,道出人與土地間互利共生的狀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永續經營這片美景,讓親自走訪的同學留下深刻的省思。最後抵達終點之完成證明的立牌前,心中充滿成就感,也是一堂高度震撼的環境教育。 此行另一個重頭戲就是拜會遠在恆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內之東華大學海洋研究所。境外生在海生館所打造繽紛的海底世界裡,認識許多海洋動物與生態,同行的3位海研所同學也盡地主之誼,帶領大家參觀平日埋首研究的各式實驗室,與海洋生物的飼養池。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好奇的詢問各式各樣的問題,海研所的境外生也做詳盡的解說,更引領大家去跟巨大但相當可愛的海龜打招呼。大家也關心詢問境外生在恆春就學生活之細節,頓時之間南北兩端的東華學子們,少了物理上的距離感,更增加許多親切感。 行程最後與海研所老師、同學與助理在海研所門口前合照留影,並且相互擁抱與相約下次再見,旅程雖然到尾聲,卻在彼此的心中搭起友誼的橋樑。熱情的南臺灣,火辣辣的為大夥的心中烙下深刻而溫暖的回憶。

原文網址:https://www.ndhu.edu.tw/p/406-1000-168378,r4956.php?Lang=zh-tw

為什麼選擇慈濟大學

為什麼選擇慈濟?

 

  原文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8GtIykkehuFw8EVnrfFlrTuf94FOHh5/view

為什麼選擇慈濟大學?

為什麼選擇慈濟?

 

  原文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8GtIykkehuFw8EVnrfFlrTuf94FOHh5/view

113學年度僑港澳生單獨招生

網路報名時間:2023年10月2日至11月13日 報名系統:https://exam.utaipei.edu.tw/enroll/index.jsp?enrollid=12

2023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亞大排名大躍進,世界第384名、全台第4名、私校排名第3、非醫學類私大第1)

亞大排名大躍進,世界第384名、全台第4名、私校排名第3、非醫學類私大第1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2023世界大學排行榜,台灣有11所大學入榜前1000排名,其中「中亞聯大」系統大學的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均入榜,中醫大排名世界第265名、全台第2名、私大第1;亞大排名世界第384名、全台第4名、私校排名第3、非醫學類私大第1,較去年進步202名,排名大躍進。 THE此次納入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獲選上榜的有104個國家地區的1799所大學,較前一年增加137所,是THE世界大學排名長達19年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項排名依據各大學1550萬份研究出版品、1億2100萬次相關引用、超過4萬份年度學術聲譽調查回函、數十萬筆數據分析結果等,涵蓋教學環境、國際展望、產業連結等評分項目。 台灣共有43所大學上榜,有11所排前1000名,亞大排名從2022年排名第586名、國內第6名、私校第3名,躍升到2023年世界第384名、全台第4名、私校排名第3,同樣是私校非醫大第1,挺進前400名之列。 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AI人工智慧與醫療、永續發展議題正夯,亞大與亞馬遜AWS設立的雲端學院,正全力推展智慧醫療的大健康產業人才;並推動AI、元宇宙、數位學習教學,因應現代科技、及科技醫療所需技能。亞大全校1460門課程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的17項SDGs目標,從師資、課程、社團,應用AI、元宇宙、數位、雲端科技學習與應用,針對有關產業在能源、環境、碳排、碳價、碳稅、碳交易等管理與因應,增設跨領域「淨零碳排」學程。學生透過數位學習,每年分赴國內外企業實習,全力培育未來全球所需的「綠金人才」。 蔡校長說,檢視亞大建校21年的表現,在少子化困境中,連續9年獲國際「世界最佳大學」排行,被視為一所逆勢成長的「韌性」大學。全校將持續努力提升論文學術研究能量,提高學生的國際就業力。為永續發展盡社會責任,希望在國際排名更上層樓。 亞大國際學院長陳英輝說,亞大今年有600多位國際生,其中,資電學院的「半導體產研專班」,12年來培育印尼、印度高材生,畢業後進入台灣或國外電子大廠服務,如台積電、蘋果⋯等,甚至有榮獲歐洲最佳年輕科學家獎。目前又有30位印度生,由印度TATA電子贊助,指名到亞大讀半導體雙聯碩士。 亞大研發長殷湄晶指出,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世界大學排名的參考指標,包括: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率、企業合作收入、國際聲望等5項評分,中亞聯大也雙雙入榜,辦學受國際肯定。亞大今年排名躍升的主因之一,就是國際論文引用率高。亞大的論文引用率、國際聲望成長幅度高,是亞大強項。

圖為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2023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亞聯大」系統大學的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均入榜,中醫大排名世界第265名、全台第2名、私大第1;亞大排名世界第384名、全台第4名、私校排名第3、非醫學類私大第1

原文網址:https://www.asia.edu.tw/zh_tw/more_announcement/%E8%8B%B1%E5%9C%8B%E6%B3%B0%E6%99%A4%E5%A3%AB%E5%A0%B1%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7%89%B9%E5%88%8A%E5%85%AC%E5%B8%83-2023%E4%B8%96%E7%95%8C%E5%A4%A7%E5%AD%B8%E6%8E%92%E8%A1%8C%E6%A6%9C-28927150

招生系所簡介

原文網址:https://recruit.ksu.edu.tw/dept-list

LINK鏈國際刊第五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馬來西亞在學經驗分享

  為提升大專校院教師重視教學品質,教育部107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13年度審查結果已於7月16日公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計通過35件計畫,通過率達61.4%,總補助金額為新臺幣1,243萬523元,再次突破千萬,通過件數與補助金額雙雙創下本校歷年新高紀錄。 依學院統計來看,本次獲得補助的計畫主持人含括臺師大7個學院以及3個其他教學單位,其中教育學院通過件數最多,達到9件;理學院及科技與工程學院各以通過件數5件並列第2;其他學院通過件數分別為:運動與休閒學院4件、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4件、文學院3件、師資培育學院2件、音樂學院1件、僑生先修部1件、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1件。 依教師個人獲補助情形來看,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方進義老師連續7年通過計畫,成為全國少數每年皆獲得補助的主持人之一;其次為機電工程學系陳順同老師以及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掌慶維老師各通過6次;物理學系駱芳鈺老師、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丁玉良老師、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吳崇旗老師、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李良一老師、特殊教育學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張千惠老師等則分別通過5次計畫,另有5位教師通過4次計畫。 113年度本校通過的35件計畫當中,有9位教師為首次通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其中曾金金老師曾獲得校內「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鼓勵教師藉由校內教學精進計畫進行課程規劃與學習數據收集,累積教學研究經驗,再行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盼臺師大更多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出更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為年度計畫,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提出申請,相關資訊可參閱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網站公告(網址:https://reurl.cc/e9GjaQ),歡迎有興趣提出計畫申請的老師及早開始準備。另歷年計畫成果報告皆公開於計畫官網,歡迎教師參閱(網址:https://tpr.moe.edu.tw/achievement/report)。(撰稿:教學發展中心提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原文網址: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2705

招生系所簡介

原文網址:https://recruit.ksu.edu.tw/dept-list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