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屆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校區馬來西亞同學會


北藝大「動畫與新媒體大樓」於9月5日正式揭牌,此次教學空間改建計畫大幅提升了影新學院相關系所教學空間使用動能。於揭牌儀式上,陳愷璜校長、莊政典總務長、林于竝學務長、林亞婷國際長、美術學院劉錫權院長、鍾永豐主任秘書、環安室林宏源主任、電算中心孫士韋主任、營繕組林奕秀組長、動畫系趙瞬文主任、電影系滕兆鏘主任等多位系所教職員生皆一同出席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陳愷璜校長於致詞時,特別感謝總務處同仁們過去這一年多來的辛勞。影新學院史明輝院長則提到,十分感謝陳校長的大力支持,讓成立十多年的影新學院能如同其他學院般,擁有專屬教學空間大樓,讓逐年成長的學生數能獲得相關資源與空間之挹注。 「影新學院教學空間」規劃歷經一年多的討論設計,決定將前「藝大會館」進行改建工程,包括二樓至四樓空間。在二樓部分,主要規劃為新媒體藝術學系大二至大四的專屬學生工作室;三樓部分則改建成為動畫系教室,與教師研究室。四樓則是設有專業停格教室、會議室與研究生討論室。此外,在每一層樓也設有公共空間與茶水間,以便師生休憩與交流。 此外,影新學院院辦公室及部分新媒系教室也從藝文生態館五樓遷出,交由電影創作學系做為教學空間重新規劃使用。也因此,112學年度第二學期之院務會議中,經院方與三系教師代表共同商議後,最終決議通過將此棟大樓更名為「動畫與新媒體大樓」。 而為配合各單位校務發展需求,安排提供外賓含客座教師,以及駐校藝術家等住宿空間,位於研究生宿舍旁的學人會館也已於今年2月底正式啟用,取代了「藝大會館」之功能。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學院」(簡稱「影新學院」)於在2009年成立,包含電影創作學系(含碩士班)、新媒體藝術學系(含碩士班)、動畫學系。本學院匯集了電影、新媒體藝術以及動畫之影像創作專業和多種與當代潮流及產業趨勢連結的前瞻技術,具備極佳的跨領域教學創作與產學合作與研發的能力。而113年動畫學系也在成立14年後,今年正式迎接第一屆的碩士班新生。


天主教輔仁大學雖然同感物價壓力,但根據校內非正式統計,超過七成的學生表示,在父母收入並未提升的前提下,學費上漲恐將影響家中經濟,輔大身為天主教大學,並且考量教育為百年大計的社會責任,董事會決議再度「凍漲學費」! 輔大教務長蔡宗佑指出,97 學年度之後大學日間部就沒漲過學費,雖然年年苦撐會造成學校短期內的財務狀況受影響,但透過開源節流的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尚能因應凍漲學費的財務挑戰。 前幾年因為疫情加上歐美國家貨幣政策影響,導致不少國家通貨膨脹率急遽上升。蔡宗佑指出,臺灣也有不少許多學生家庭同樣面臨著收入沒變多但生活費用卻增加的壓力,所以輔大不只凍漲學費續撐,同時也提供安心就學的環境。 關於安心就學,蔡宗佑解釋,輔大提供非常多元的獎助方式,包括每年自籌超過一億元以上的獎助學金,是私校中最多的,學校將繼續提供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確保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夠獲得必要的資助。 其次,學校還計劃加強校園內的勤工儉學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校內工作機會,幫助他們減輕經濟負擔。同時,學校也將極力爭取教學和研究計畫,尋找更多的外部資助,減少對學生學費的依賴。 蔡宗佑強調,凍漲學費的決定,不僅有助於緩解學生的經濟壓力,也對學校的整體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他也希望藉此拋轉引玉,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典範,讓私校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為培育具備基本通識及專業能力之高階專業水產技職人才,使學生具有升學與就業的智識和能力,以符合未來需求。 培育內容為通識、基礎與實務訓練並重,包括通識、基礎課程、繁、養殖技術、維生系統、養殖環境管理與疾病防治、生物技術知識與應用、經營管理及產銷現況等,使學生擁有涵養人文關懷素養、宏觀視野以及勤儉、積極、敬業的工作態度;具備水產繁、養殖技術專業能力,擁有終身學習所需的智能,以符合企業及未來產業之需求。

(1) 以科技應用與研發為主的人才培訓理念。 (2) 優質繁養殖技術與種苗研發、創新有善技術的開發與流程建構。 (3) 精緻化、高效能的新型態維生系統應用技術之研發與應用。 (4) 建構完善多元的教學設備,如淡、海水繁養殖場、室外實習場或室內外試驗場、繁養殖中心。 (5) 培育學生食物技能與產業經驗之累積,同時具備國際觀與國際移動能力。 (6) 挹注師生研發與教學能量,共同推動本系成為國內頂尖水產繁養殖學府。



Feneubrina Bainirad(Brina) is a lovely girl with hijab from Indonesia. She graduated from 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Urban Governance(IPUG) at NTPU and is a friend of Team:) Brina is satisfied with Taiwan’s educational system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is more like friend-to-friend. What’s more, she also praises NTPU’s Muslim-friendly environment.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ow Brina spent a day of her life at NTPU? Let’s watch it togeth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nEpLY3Pqg
佛教學系: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的課程不但能帶我們進入多重文明遺產的歷史時空,體驗不同的古代亞洲文明與佛教撞擊下所產生的哲理、經典、文學、藝術等多層次、多面向之文化瑰寶,同時,也將帶我們進入國際上最先進的佛教教育與佛學相關研究。隨著全球化腳步的邁進,佛教獨特的智慧與價值觀,還有包括禪修在內的多元「修行法門」,逐漸受到全球現代社會所重視,並積極地運用在心理學、心智科學、企業管理、安寧療護等領域,以期提升個人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增進社會幸福、幫助人類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人工智慧專家鄭憲宗接棒國立臺東大學第16任校長,剛到任就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簽署學研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推動「智慧感知系統強化產業韌性發展計畫」,鄭憲宗校長表示,經由雙方合作,臺東大學將培育人才參與服務建置,以此建立東部數位轉型能量。 在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數位產業署副署長胡貝蒂見證下,臺東大學校長鄭憲宗與資策會副院長蔡澤銘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攜手推動「智慧感知系統強化產業韌性發展計畫」,林明裕次長表示,鄭憲宗校長剛就任,數位部就送給臺東大學一份大禮,為數位發展人才培育注入強心針。 蔡澤銘副院長指出,智慧感知計畫是以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技術進行感知觀察與模擬建議,透過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等技術強化韌性應變體驗,在多元領域展現數位應用,過去包括在元宇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及智慧養殖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果。 鄭憲宗校長表示,東大與資策會將攜手培育人才參與服務建置,以此建立東部數位轉型能量,並形塑韌性應用示範案例,擴大技術應用版圖到2024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空間感知)、臺東大學日照中心(醫護感知)以及臺東建農平交道(運輸感知)等場域,促成東部數位應用服務發展,提升產業韌性、強化應變能力。
佛教學系: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的課程不但能帶我們進入多重文明遺產的歷史時空,體驗不同的古代亞洲文明與佛教撞擊下所產生的哲理、經典、文學、藝術等多層次、多面向之文化瑰寶,同時,也將帶我們進入國際上最先進的佛教教育與佛學相關研究。隨著全球化腳步的邁進,佛教獨特的智慧與價值觀,還有包括禪修在內的多元「修行法門」,逐漸受到全球現代社會所重視,並積極地運用在心理學、心智科學、企業管理、安寧療護等領域,以期提升個人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增進社會幸福、幫助人類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