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校友閃耀金鐘59 動人作品橫掃15項大獎

圖說如下
圖一:世新大學廣電系校友董奕陞(左二)擔任製作人之作品《綜藝玩很大》榮獲金鐘59【最具人氣綜藝節目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第59屆電視金鐘獎,世新大學多名校友成功敲鐘,卓越表現閃耀電視圈年度盛事,由眾多台前幕後世新校友齊心打造出的精彩作品,接連在18日頒發的金鐘獎節目類,與19日頒發的金鐘獎戲劇類,席捲各大獎項,這些成就不僅顯示了他們的才華,也彰顯了母校特色,年年穩坐傳播教育界霸主地位!

圖說如下
圖四:世新大學傳管系校友林心如擔任製作人之作品《有生之年》榮獲金鐘59【戲劇節目獎】等6項大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圖說如下
圖七:世新大學公廣系校友徐若瑄擔任製作人之作品《未來少女》榮獲【綜藝節目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巧合的是,兩日頒獎典禮的壓軸大獎作品,都有世新明星校友加入製作,貢獻傲人經驗!傳管系校友林心如帶領金獎團隊製作的原創影集《有生之年》,橫掃戲劇節目獎、男女主角獎、導演獎、男配角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等6項大獎,以及公廣系校友徐若瑄擔任製作人的人氣選秀節目《未來少女》榮獲綜藝節目獎。而交給觀眾投票的最具人氣綜藝節目獎,由廣電系校友董奕陞擔任製作人,播出十年的《綜藝玩很大》拿下,歷久不衰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圖說如下
圖二:世新大學廣電系校友林冠慧擔任編導之作品《不良執念清除師》榮獲金鐘59【戲劇節目編劇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圖說如下
圖三:世新大學傳管系校友許瑋甯以主演作品《不夠善良的我們》連莊榮獲金鐘59【迷你劇集女主角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圖說如下
圖六:世新大學傳管系校友楊謹華以主演作品《不良執念清除師》榮獲【戲劇節目女配角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高潮不斷!傳管系校友許瑋甯以《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一角脫穎而出,連續兩年抱走迷你劇集女主角獎。明星校友楊謹華與廣電系校友導演林冠慧合作的《不良執念清除師》,在7度入圍金鐘之後首次獲獎,將豐富又細膩的演技深植人心。身兼編劇的林冠慧也成功以《不良執念清除師》榮獲戲劇節目編劇獎。評審評語指出,該劇命題清晰,首尾呼應,情節兼具詼諧與反思,成功展露主旨的格局與高度。

圖說如下
圖五:世新大學社發所校友陳文彬(中)擔任編導之作品《客家電影院-唱歌給你聽》榮獲【電視電影獎】等4項大獎。(三立電視畫面提供)

畢業於世新社發所的知名校友陳文彬,在編導、演技、政治參與等領域都受到各界肯定,今年由他編劇及執導的客家電視台《唱歌給你聽》,橫掃電視電影獎、戲劇類節目攝影獎、戲劇類節目剪輯獎、戲劇類節目燈光獎等4項大獎,不只技術表現高超,評審也指出,該片是老派的家庭故事,但角色細膩鮮明,現代與回憶交錯順暢得宜,將家庭中的遺憾娓娓道來,從不諒解到放下,情感真摯豐沛,在影像調度上亦見著力。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這些成就不僅展現了世新校友的才華,也為世新大學增光添彩,期許世新人在各領域都能大放異彩、成就自我。 文章網址: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51

從競賽到實習的跨域先鋒!世新大學觀光系勇奪高中生最愛第一名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學生積極參與國際觀光大使活動

年終將至,各類型年度排行榜陸續出爐,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網站4日公布「高中生最愛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之觀光休閒學類」前20名學校科系,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拔得頭籌,獲得高中生最愛的熱門學系第一名!再次彰顯世新觀光系在國際觀光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辦學成效。 人氣最高的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設立以來培育眾多優秀觀光產業管理人才,並多次榮獲《遠見雜誌》調查的「九大學科領域畢業生企業評價」前5名。《大學問》此次統計站內3934萬筆使用數據(2024/1/3~2024/9/10),分析出高中生最愛的熱門學系,也為高中生選填志願、大考前夕,提早擇定目標、心無旁鶩,專注把握未來方向。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學生擔任國際觀光大使接待日本高中訪問團

世新觀光系培育人才不僅進入企業服務擁有好表現,在校期間也常年參與各項競賽與國內外實習活動,今年10月至11月間,觀光系便甄選了54名學生參與「國際觀光大使」計劃,接待來自日本愛知、靜岡與奈良縣的約300名高中生訪問團。 學生們透過文化導覽服務,涵蓋台北的歷史古蹟、現代景點及地方文化體驗,展現跨文化溝通與接待能力,以數位傳播貫穿觀光學門,成功凸顯跨領域專業力。 活用觀光力的專業表現,讓世新觀光系學生備受國內外企業青睞,他們也樂於向同儕分享學習經驗。在本年度的「學海築夢」海外實習成果發表會上,學生們發表了前往帛琉老爺酒店、美國紐澤西州愛迪生皇冠假日酒店,以及日本最大連鎖旅店集團APA在美合開飯店的服務歷練與國際視野。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指出,世新觀光系的課程設計緊扣AI科技、數位行銷傳播與創新創業,碩士與碩專班的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具備跨學科與產學接軌的專業能力,再藉由多元學習與國際交流等機會,奠定學生成功職涯的堅實基礎。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優秀系友美國運通旅遊暨生活休閒服務部副總裁吳伯良發表新書,分享服務哲學。

畢業校友亦在業界扮演重要角色,諸如台北市旅遊公會理事長、品保協會副理事長、新板希爾頓飯店總經理、美國運通台灣區副總裁等皆畢業於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為觀光產業培育出眾多頂尖管理菁英。 競賽表現方面,世新觀光系學生的創新作品,在競爭激烈的2023年新北市「愛連網GIS創意活用競賽」中勇奪全國冠軍,以及2023年第28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獲得【教育開放資料組】佳作。學生們結合課程所學,創新應用政府開放圖資,設計出民宿經營方案,或建立水域安全觀念,獲得各界評審一致肯定,展現觀光系學生的跨領域學習成果及數據智能應用能力。 校內表現同樣不容小覷,觀光系學生近兩年在世新管理學院舉辦的AI數據分析師競賽中,皆在超過50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二名!學生們使用行動貝果的Decanter AI引擎進行數據分析,不僅靈活應用AI技術,更突顯觀光系課程在科技應用上的強勁實力。   文章網址: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78

《默殺》導演柯汶利回母校世新大學 分享商業電影創作歷程

圖說如下
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帶電影作品重返母校世新大學
圖說如下
柯汶利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指出系上專業課程與老師對他影響深遠

榮獲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的話題電影《默殺:無聲之地》終於登上全台院線,畢業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上映前夕重返母校勤跑宣傳,吸引了眾多學弟妹的目光。 看見校內又多了許多專業教學攝影棚,尤其是全台唯一以教學為主的虛實整合攝影棚「LVS智能攝製基地」,柯汶利認為世新始終引領傳播教育發展與關注傳播科技趨勢,對他在觀眾心理及商業電影創作都有深遠影響,他也透露有業者曾與他接洽以虛擬製作模式製作廣告,將來有機會也想回到世新的課堂上,向學弟妹分享業界經驗。


圖說如下
世新校友導演柯汶利到訪LVS智能攝製基地

柯汶利執導的電影《誤殺》(2019)、《默殺》(2024),接連在中國大陸地區創下驚人票房,分別賣破13.33億人民幣與13.51億人民幣,約59.9億台幣與60.7億台幣,締造了屬於他的票房神話。比《默殺》更早拍完的台灣版本《默殺:無聲之地》,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劇本靈感源自他在研究生階段的一則社會新聞,講述了一名女兒放學後失蹤的案件,最終卻揭露了冷漠旁觀的悲劇。 曾以短片《自由人》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的柯汶利,向來擅長處理懸疑題材,對於社會新聞和話題的關注,給予了他許多創作靈感。《默殺:無聲之地》探討了「沉默」的後果,從連環失蹤命案揭開序幕,不安與恐懼宛如陰雨般滲入人心,眾人卻緘默無語,背後竟隱藏著校園霸凌、性侵、家暴、跟蹤偷拍等社會寫實議題。 對於緊湊的懸疑劇情與暴力畫面,柯汶利強調,身為導演的責任就是洞察觀眾的需求,並在電影中引發思考和討論。他特別提及在世新求學時,以四年時間完成了雙主修與雙輔修,對公廣系許安琪教授、蕭湘文教授和口傳系秦琍琍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也影響了他在觀眾心理學的研究與商業電影創作等應用。柯汶利也期許能透過導演的身分,在電影中傳遞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並在創作中融入社會責任,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柯汶利也特別跑了多個班級宣傳電影,並與公廣系師長,包括賴正能副校長、徐暄淯系主任、楊意菁教授與湯宗翰老師等人相見歡,並藉此了解不少世新大學碩士班的課程設計與新穎的頂尖設備,對於世新廣電碩士班「媒體應用組」增加程式設計等,符合AI傳播科技趨勢的課程大感興趣,他分享當年就是因為輔修廣電系的創作實務課程,才開始走往電影創作的道路,期待未來有機會回饋母校,在課堂上與學弟妹分享國際經驗與產業新知。   原文連接: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57  

中醫大學者入選史丹佛大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美國史丹佛大學最近發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分別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有洪明奇校長等59位學者入榜,充分展現校院教師和醫師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之深耕成就。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博士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一起合作,以Scopus資料庫數據為基礎,並使用以6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別為「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頂尖科學家,涵蓋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此數據提供了科學家長期研究表現的衡量指標。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共59位學者入榜「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同時亦有57位學者入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展現出本校在國際學術上的卓越貢獻與強大的研究量能。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如下: 薛博仁、洪明奇、吳佳煇、廖述盛、蘇冠賓、湯智昕、賴明詔、伍焜玉、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吳永昌、黃彬芳、陳持平、山口浩史、郭悅雄、殷梅津、賴世偉、陳得源、鍾景光、黃何雄、蔡輔仁、黃志揚、李光申、許游章、陳珊霓、葉漢根、林正介、趙坤山、林若婷、許榮茂、王紹椿、郭錦輯、謝明佑、林振文、姚俊旭、林詩鈞、林宥欣、陳怡文、林昭庚、謝慶良、林鴻志、萬磊、陳興忠、侯庭鏞、宋鴻樟、郭盛助、顏宏融、黃恆立、蘇百弘、謝佩伶、葉純甫、彭文煌、黃升騰、陳永祥、黃蕙君、江秀梅、謝嘉容、周立偉。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名單如下: 賴明詔、薛博仁、伍焜玉、洪明奇、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陳持平、鍾景光、鄭泰安、黃明祥、趙坤山、湯智昕、吳永昌、蔡輔仁、郭悅雄、殷梅津、張石生、許重義、蘇冠賓、黃何雄、廖述盛、葛應欽、吳佳煇、陳慶士、林昭庚、關超然、林清淵、李光申、謝慶良、張建國、陳宏基、黃秋錦、李威傑、王陸海、葉純甫、許秉毅、徐國強、王紹椿、蘇進成、賴世偉、李哲欣、郭盛助、陳悅生、許游章、梁育民、陳永祥、侯庭鏞、陳玉芳、彭文煌、徐武輝、宋鴻樟、張永勳、顏宏融、高尚德、黃升騰、江秀梅。 相關圖片: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765

中醫大學者入選史丹佛大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美國史丹佛大學最近發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分別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有洪明奇校長等59位學者入榜,充分展現校院教師和醫師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之深耕成就。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博士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一起合作,以Scopus資料庫數據為基礎,並使用以6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別為「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頂尖科學家,涵蓋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此數據提供了科學家長期研究表現的衡量指標。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共59位學者入榜「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同時亦有57位學者入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展現出本校在國際學術上的卓越貢獻與強大的研究量能。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如下: 薛博仁、洪明奇、吳佳煇、廖述盛、蘇冠賓、湯智昕、賴明詔、伍焜玉、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吳永昌、黃彬芳、陳持平、山口浩史、郭悅雄、殷梅津、賴世偉、陳得源、鍾景光、黃何雄、蔡輔仁、黃志揚、李光申、許游章、陳珊霓、葉漢根、林正介、趙坤山、林若婷、許榮茂、王紹椿、郭錦輯、謝明佑、林振文、姚俊旭、林詩鈞、林宥欣、陳怡文、林昭庚、謝慶良、林鴻志、萬磊、陳興忠、侯庭鏞、宋鴻樟、郭盛助、顏宏融、黃恆立、蘇百弘、謝佩伶、葉純甫、彭文煌、黃升騰、陳永祥、黃蕙君、江秀梅、謝嘉容、周立偉。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名單如下: 賴明詔、薛博仁、伍焜玉、洪明奇、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陳持平、鍾景光、鄭泰安、黃明祥、趙坤山、湯智昕、吳永昌、蔡輔仁、郭悅雄、殷梅津、張石生、許重義、蘇冠賓、黃何雄、廖述盛、葛應欽、吳佳煇、陳慶士、林昭庚、關超然、林清淵、李光申、謝慶良、張建國、陳宏基、黃秋錦、李威傑、王陸海、葉純甫、許秉毅、徐國強、王紹椿、蘇進成、賴世偉、李哲欣、郭盛助、陳悅生、許游章、梁育民、陳永祥、侯庭鏞、陳玉芳、彭文煌、徐武輝、宋鴻樟、張永勳、顏宏融、高尚德、黃升騰、江秀梅。 相關圖片: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765

中醫大學者入選史丹佛大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美國史丹佛大學最近發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分別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有洪明奇校長等59位學者入榜,充分展現校院教師和醫師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之深耕成就。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博士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一起合作,以Scopus資料庫數據為基礎,並使用以6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別為「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頂尖科學家,涵蓋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此數據提供了科學家長期研究表現的衡量指標。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共59位學者入榜「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同時亦有57位學者入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展現出本校在國際學術上的卓越貢獻與強大的研究量能。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如下: 薛博仁、洪明奇、吳佳煇、廖述盛、蘇冠賓、湯智昕、賴明詔、伍焜玉、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吳永昌、黃彬芳、陳持平、山口浩史、郭悅雄、殷梅津、賴世偉、陳得源、鍾景光、黃何雄、蔡輔仁、黃志揚、李光申、許游章、陳珊霓、葉漢根、林正介、趙坤山、林若婷、許榮茂、王紹椿、郭錦輯、謝明佑、林振文、姚俊旭、林詩鈞、林宥欣、陳怡文、林昭庚、謝慶良、林鴻志、萬磊、陳興忠、侯庭鏞、宋鴻樟、郭盛助、顏宏融、黃恆立、蘇百弘、謝佩伶、葉純甫、彭文煌、黃升騰、陳永祥、黃蕙君、江秀梅、謝嘉容、周立偉。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名單如下: 賴明詔、薛博仁、伍焜玉、洪明奇、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陳持平、鍾景光、鄭泰安、黃明祥、趙坤山、湯智昕、吳永昌、蔡輔仁、郭悅雄、殷梅津、張石生、許重義、蘇冠賓、黃何雄、廖述盛、葛應欽、吳佳煇、陳慶士、林昭庚、關超然、林清淵、李光申、謝慶良、張建國、陳宏基、黃秋錦、李威傑、王陸海、葉純甫、許秉毅、徐國強、王紹椿、蘇進成、賴世偉、李哲欣、郭盛助、陳悅生、許游章、梁育民、陳永祥、侯庭鏞、陳玉芳、彭文煌、徐武輝、宋鴻樟、張永勳、顏宏融、高尚德、黃升騰、江秀梅。 相關圖片: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765

中醫大學者入選史丹佛大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美國史丹佛大學最近發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分別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有洪明奇校長等59位學者入榜,充分展現校院教師和醫師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之深耕成就。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中國醫藥大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榮譽表現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博士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一起合作,以Scopus資料庫數據為基礎,並使用以6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別為「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頂尖科學家,涵蓋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此數據提供了科學家長期研究表現的衡量指標。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共59位學者入榜「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同時亦有57位學者入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展現出本校在國際學術上的卓越貢獻與強大的研究量能。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如下: 薛博仁、洪明奇、吳佳煇、廖述盛、蘇冠賓、湯智昕、賴明詔、伍焜玉、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吳永昌、黃彬芳、陳持平、山口浩史、郭悅雄、殷梅津、賴世偉、陳得源、鍾景光、黃何雄、蔡輔仁、黃志揚、李光申、許游章、陳珊霓、葉漢根、林正介、趙坤山、林若婷、許榮茂、王紹椿、郭錦輯、謝明佑、林振文、姚俊旭、林詩鈞、林宥欣、陳怡文、林昭庚、謝慶良、林鴻志、萬磊、陳興忠、侯庭鏞、宋鴻樟、郭盛助、顏宏融、黃恆立、蘇百弘、謝佩伶、葉純甫、彭文煌、黃升騰、陳永祥、黃蕙君、江秀梅、謝嘉容、周立偉。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3)」名單如下: 賴明詔、薛博仁、伍焜玉、洪明奇、高嘉鴻、蔡東湖、姚任之、陳持平、鍾景光、鄭泰安、黃明祥、趙坤山、湯智昕、吳永昌、蔡輔仁、郭悅雄、殷梅津、張石生、許重義、蘇冠賓、黃何雄、廖述盛、葛應欽、吳佳煇、陳慶士、林昭庚、關超然、林清淵、李光申、謝慶良、張建國、陳宏基、黃秋錦、李威傑、王陸海、葉純甫、許秉毅、徐國強、王紹椿、蘇進成、賴世偉、李哲欣、郭盛助、陳悅生、許游章、梁育民、陳永祥、侯庭鏞、陳玉芳、彭文煌、徐武輝、宋鴻樟、張永勳、顏宏融、高尚德、黃升騰、江秀梅。 相關圖片: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舉辦《追蹤共識營》團隊合影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學者入榜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765

中醫大榮獲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醫學類龍頭

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有特色、校務發展表現卓越,今年蟬連醫科大學的龍頭,同時榮獲「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都名列全台第一,彰顯辦學治校的多元價值。 《遠見雜誌》2024典範大學贈獎典禮7月2日下午在遠東國際大飯店B1怡東園舉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愛思唯爾亞太區學術公關副總裁Anders Karlsson,Ph.D貴賓出席頒獎,葉次長致詞時,肯定榮獲〔綜合類〕、〔醫學類〕、〔人文社科類〕、〔技職類〕前五名的大學辛苦辦學成績亮眼;20位榮獲典範大學的校長和代表參與盛會,會場喜氣洋洋,場面歡欣。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向來關心高教發展,1992年起進行全台大學辦學治校的「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進行評比,同時與荷商艾斯維爾ELSEVIER合作,引用其資料庫Scopus來優化指標,每年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2016年評比指標提昇至45項,以加高鑑別深度,也將單一榜單,依學校屬性不同進行分組,再針對辦學績效排序,以貼近價值多元的社會。 中國醫藥大學今年在《遠見雜誌》公布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在「醫學類」大學榜奪魁,其同時拿下「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名列全台第一,也為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寫下新頁!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時,感謝《遠見雜誌》所做的台灣最佳大學評比,每年優化評比指標,精準反應社會對於高教的期待與需求,可以做為大學改善之依據,進而帶動台灣高等教育良性發展。 同時將各校的辦學特色與研究成果和師生優質表現,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傳達給社會大眾知曉,對於促進台灣高教品質提升的貢獻,功不可沒。 蔡輔仁副校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治校表現很榮幸獲得「醫學類」首獎的榮耀與肯定;本校是臺灣第一所同時培育中西醫藥以及健康科學人才的學府,創校65年以來,經歷了簍路藍縷的創業艱辛。 近年來,在蔡長海董事長「積極創新、鏈結國際」的高瞻遠矚,積極追求突破創新;以及歷任和現任校長洪明奇院士「追求卓越、讓世界更美麗」的雄心壯志卓越領導及全校師生同仁的努力下,近幾年在國際大學排名快速攀升崛起,這些榮耀得來不易,在董事會追求國際一流大學的發展願景,將致力邁向「更卓越優秀的世界一流大學」努力!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661

中醫大榮獲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醫學類龍頭

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有特色、校務發展表現卓越,今年蟬連醫科大學的龍頭,同時榮獲「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都名列全台第一,彰顯辦學治校的多元價值。 《遠見雜誌》2024典範大學贈獎典禮7月2日下午在遠東國際大飯店B1怡東園舉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愛思唯爾亞太區學術公關副總裁Anders Karlsson,Ph.D貴賓出席頒獎,葉次長致詞時,肯定榮獲〔綜合類〕、〔醫學類〕、〔人文社科類〕、〔技職類〕前五名的大學辛苦辦學成績亮眼;20位榮獲典範大學的校長和代表參與盛會,會場喜氣洋洋,場面歡欣。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向來關心高教發展,1992年起進行全台大學辦學治校的「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進行評比,同時與荷商艾斯維爾ELSEVIER合作,引用其資料庫Scopus來優化指標,每年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2016年評比指標提昇至45項,以加高鑑別深度,也將單一榜單,依學校屬性不同進行分組,再針對辦學績效排序,以貼近價值多元的社會。 中國醫藥大學今年在《遠見雜誌》公布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在「醫學類」大學榜奪魁,其同時拿下「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名列全台第一,也為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寫下新頁!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時,感謝《遠見雜誌》所做的台灣最佳大學評比,每年優化評比指標,精準反應社會對於高教的期待與需求,可以做為大學改善之依據,進而帶動台灣高等教育良性發展。 同時將各校的辦學特色與研究成果和師生優質表現,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傳達給社會大眾知曉,對於促進台灣高教品質提升的貢獻,功不可沒。 蔡輔仁副校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治校表現很榮幸獲得「醫學類」首獎的榮耀與肯定;本校是臺灣第一所同時培育中西醫藥以及健康科學人才的學府,創校65年以來,經歷了簍路藍縷的創業艱辛。 近年來,在蔡長海董事長「積極創新、鏈結國際」的高瞻遠矚,積極追求突破創新;以及歷任和現任校長洪明奇院士「追求卓越、讓世界更美麗」的雄心壯志卓越領導及全校師生同仁的努力下,近幾年在國際大學排名快速攀升崛起,這些榮耀得來不易,在董事會追求國際一流大學的發展願景,將致力邁向「更卓越優秀的世界一流大學」努力!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661

中醫大榮獲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醫學類龍頭

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有特色、校務發展表現卓越,今年蟬連醫科大學的龍頭,同時榮獲「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都名列全台第一,彰顯辦學治校的多元價值。 《遠見雜誌》2024典範大學贈獎典禮7月2日下午在遠東國際大飯店B1怡東園舉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愛思唯爾亞太區學術公關副總裁Anders Karlsson,Ph.D貴賓出席頒獎,葉次長致詞時,肯定榮獲〔綜合類〕、〔醫學類〕、〔人文社科類〕、〔技職類〕前五名的大學辛苦辦學成績亮眼;20位榮獲典範大學的校長和代表參與盛會,會場喜氣洋洋,場面歡欣。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向來關心高教發展,1992年起進行全台大學辦學治校的「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進行評比,同時與荷商艾斯維爾ELSEVIER合作,引用其資料庫Scopus來優化指標,每年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2016年評比指標提昇至45項,以加高鑑別深度,也將單一榜單,依學校屬性不同進行分組,再針對辦學績效排序,以貼近價值多元的社會。 中國醫藥大學今年在《遠見雜誌》公布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在「醫學類」大學榜奪魁,其同時拿下「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名列全台第一,也為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寫下新頁!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時,感謝《遠見雜誌》所做的台灣最佳大學評比,每年優化評比指標,精準反應社會對於高教的期待與需求,可以做為大學改善之依據,進而帶動台灣高等教育良性發展。 同時將各校的辦學特色與研究成果和師生優質表現,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傳達給社會大眾知曉,對於促進台灣高教品質提升的貢獻,功不可沒。 蔡輔仁副校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治校表現很榮幸獲得「醫學類」首獎的榮耀與肯定;本校是臺灣第一所同時培育中西醫藥以及健康科學人才的學府,創校65年以來,經歷了簍路藍縷的創業艱辛。 近年來,在蔡長海董事長「積極創新、鏈結國際」的高瞻遠矚,積極追求突破創新;以及歷任和現任校長洪明奇院士「追求卓越、讓世界更美麗」的雄心壯志卓越領導及全校師生同仁的努力下,近幾年在國際大學排名快速攀升崛起,這些榮耀得來不易,在董事會追求國際一流大學的發展願景,將致力邁向「更卓越優秀的世界一流大學」努力!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661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