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科技大學112學年度僑生及港澳生申請入學單獨招生簡章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原文網址: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文化大學鍛鍊學子跨領域 就業就靠「即戰力」

文化大學鍛鍊學子跨領域、多專長,一手接住變化球

不確定的未來,就業就靠「即戰力」

疫情不斷推高緊繃,各大學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教學不斷滾動式調整,最近連不少校系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面試也受到影響,考生家長難免惴惴不安,擔心結果會不如所願。所幸近年來大學的教育和訓練已不只是單一專業的養成,面對產業速變,更重視多元跨領域的整合式學習,重視學生洞悉問題、提出解方的能力。這趨勢意味著進大學的第一個系,未必是四年唯一所學,透過校內資源跨系、跨域、積極練功,將可讓未來就業即戰力更強大。

從新鮮人到畢業,文化大學多元培育學子的職場即戰力。圖/文化大學提供 新冠疫情的波濤洶湧,大幅改變了生活型態和產業經濟的樣貌。面對難以確定的未來,企業對社會新鮮人「即戰力」的期待已不只是專業技能,更是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的規畫執行軟實力,和隨時跟上科技演變的數位力。熱愛學習、樂意接受反饋、隨時修正的人,才能成為企業最渴望的當代人才。而這樣的潛質,需要在大學時代充分打開「識」野,替自己建立更多可互相串連的學習熱點,延展未來的職涯地圖。而跨領域學習,正是促成這一切的關鍵。 但「跨領域」並非所有大學都能游刃有餘,必須科系豐富,專業完整,才有足夠資源推動跨域的學習風氣。中國文化大學今年創校滿六十年,擁有13個學院、61個系組、2個學位學程的規模。跨領域教學型式也早從106學年度起步,在既有的通識課程、輔系、雙學位之外又新增「跨域專長」必修模組課,每個大二學生都修習本科系以外的6門12學分跨域課程;每個學院也都會開出適合其他院系的跨域模組課供學生選擇,至今已超過80門。

除了鍛鍊本科專業,大學生也要跨域學習,培養多職能。圖/文化大學提供

跨領域的特色育才,有效推進了文大畢業生在職場上的表現。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今年(2022年)針對2000大企業人資主管為對象進行的調查,在「企業最愛私立一般大學」畢業生排行榜中,文化大學穩站TOP10,排名第八。在1111人力銀行所做的「雇主最滿意大學」整體排行榜中,文化大學同樣是TOP10績優生,排名第九;並在「藝術時尚學群」大躍進排名第五。 不僅如此,文化大學的跨領域專長也在網路討論中得到關注,根據「網路溫度計」今年第一季發布的數據調查,過去一年針對新聞網站、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有10個院以上或40系以上的大學」相關文本進行網路聲量分析,文化大學在「跨領域人才」的討論熱度排名第五,聲量高居全國私校之首。 而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現實環境中,除了個人實力,「學長姐」校友群更是可貴的人脈資源。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學,全球校友已超過28萬人,一聲「我是華岡人」,各行各業都會有人舉手大喊「我也是!」,團結龐大的校友能量,對社會新鮮人是關鍵的加持。 不久前,文化大學新成立了永續創新學院,將對齊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指標,連結13個學院的特色,共同致力於永續教育的推展。其中內涵除了引導學子對新事物常保熱忱、樂於和他人協作,更要培養對社會環境的關注,思考解決困境的方案,踐行社會責任,將年輕人鍛鍊成有力且不可缺的社會中堅。   内文網站: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cooperation/646613.html

台灣首創國際課證合一學制大學,學生專業多國學習與國際認證

面對E世代青年需要與全球人才共同競爭就業機會,產業重視專業實務能力的展現,現在大學高等教育需要走出教室與校園,與國際教育組織與國際企業合作,共同攜手培育能在國際就業市場具備競爭力與獲得產業青睞的人才。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為了培養學生畢業時具備就業競爭力,除了全校所有系所與學制都安排與提供學生國內醫療院所或優秀企業進行專業實習課程外,更與全球超過60所國際教育組織與國際企業合作,設置7門國際雙學位、28門海外實習課程與5門國際專業職業學程等海外銜接課程(bridging program ) ,提供所有學生其專業能力能在國內與國際專業環境同時養成之學習管道,並且每年提供700萬的出國獎學金,以鼓勵國內外學生到海外學習先進知識與取得國際實務技能與認證。讓北護學生在畢業時不是只取得一張學位文憑與國內實務經驗,而是具備國際認可之專業實務能力,幫助學生能躋進全球就業市場之實力與讓就業職場與選擇能最大化。

原文網址:https://rnd.ntunhs.edu.tw/files/90-1004-190.php?Lang=zh-tw

少糖保護您的胰臟∼教授李文華院士研究團隊發現胰腺癌的關鍵原因

李文華院士與傑出團隊發表研究成果。
李文華院士與傑出團隊發表研究成果。

“糖”是損傷胰臟的危險因子!中央研究院李文華院士偕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又有新發現,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避免攝取「高糖」可保護胰臟免於因代謝異常而造成損傷,降低罹患胰腺癌的風險。這項預防人類重大疾病的研究成果,於3月7日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文華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中研院登峰計劃、科技部卓越團隊計劃支持下,為解決國人重大疾病「胰腺癌」醫學難題,結合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胡春美、陳玉如、陳怡如博士團隊、中國醫大潘玉華院士研究團隊、台大醫院章明珠、張毓廷、鄭永銘醫師團隊共同攜手合作,近年投入基礎與臨床研究終於獲得關鍵性的研究成果。 李文華院士於八日上午偕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他強調,這項臨床研究新發現,對預防人類健康的貢獻,可以打「世界杯」,要預防癌中之癌「胰腺癌」找上門 少糖就對了! 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李文華院士表示,有「癌中之癌」之稱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八成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更只占二成;即便手術成功,也有近八成病患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然而,過往研究只知胰腺癌和糖代謝異常有關,並不確定其因果關係。研究團隊成員、基因體中心研究助技師胡春美表示,80%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因此,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 胡春美博士表示,有科學研究指出,名為KRAS的基因能促進細胞生長與存活,然而當KRAS突變時,細胞可能異常分裂,進而導致生成腫瘤癌細胞。此次研究李文華團隊也與臺大醫院張毓廷、章明珠和鄭永銘醫師合作,採集、檢驗四種非癌細胞: 1. 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之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 2. 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 3. 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之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 4. 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的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

民眾日報
民眾日報

研究結果顯示,KRAS基因突變只發生在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正常胰臟細胞內,可以明顯觀察到其基因組受損,另三種組織則無此現象。胡春美說:「幾乎94%的胰腺癌病人檢體裡都能發現有致癌KRAS基因的突變」。 因此,李文華院士研究團隊推論,胰臟在執行代謝作用時出了問題,才導致基因組受損,造成KRAS基因突變。為了證實此假設,研究團隊在正常的胰臟細胞中使用高濃度劑量的糖、蛋白質、以及脂肪類代謝的產物,結果顯示,只有糖會讓胰臟細胞產生基因變異。 基因體研究團隊表示,dNTP(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是人體攝取葡萄糖後產生的核苷酸,也是基因組生成和複製不可或缺的材料。處在高糖環境的胰臟細胞,合成基因組所需的dNTP量明顯降低。 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葡萄糖,會增加胰臟細胞內蛋白質醣化狀況,進而導致調節dNTP量的重要酵素RNR(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的R1亞基(RRM1)會被O-連結乙醯葡萄氨糖(O-GlcNAc)修飾,最終降低RNR的活性,使細胞內dNTP產量不足,大幅降低良率。 研究團隊表示,少了dNTP,胰臟細胞的基因組複製、修補過程中,有損傷需要修補時,便會因原料不足而使修補過程發生錯誤,導致KRAS基因突變,便可能導致胰臟細胞癌化。 至於高糖飲食對其他器官細胞的癌化有無影響?研究團隊也長期餵食小鼠高糖高脂食物,造成高血糖症狀後,檢查其胰臟、大腸、小腸、肝臟、肺臟、腎臟等器官。結果顯示僅有胰臟組織明顯出現基因組受損和KRAS基因突變。 研究團隊證實,因高糖增加蛋白醣化而失去自身DNA修補的現象,只發生在胰臟細胞。雖然肺癌和大腸癌與糖尿病有關聯,但是與糖攝取的多寡無直接關聯。 李文華院士團隊繼2015年發表抗體IL-17RB證明可減緩胰臟癌的轉移後,此研究把胰臟癌的生成機制作更完整的表述。論文第一作者為胡春美,通訊作者為李文華。 完整論文連結: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19)30069-5。

胰臟癌小檔案

李文華院士解說“糖”是損傷胰臟的危險因子。
李文華院士解說“糖”是損傷胰臟的危險因子。

胰臟是一個深深地藏在我們的腹腔裡面的一個臟器,它被肝臟、腸、胃、膀胱環繞,擔負提供消化系統「酵素」和「胰島素」的工作。當我們吃下食物後,消化系統的任務在於把食物磨碎,分解,最終的目的,在於去蕪存菁,篩選產生出各式代謝產物,再經血液循環系統送達各個器官。 以功能來區分,胰臟主要分成兩部分,一個屬於「外分泌」類,這部分的功能在於產生「胰液」,經過胰臟的腺管送出到小腸,用來幫助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另一部分,在胰臟內好像許多獨立的小島般的,所以稱之為「蘭氏小島」,胰島被歸類為「內分泌」類,因為它所產生的荷爾蒙,包括胰島素和升糖素,會直接經由血管送到身體各處。 以目前的醫療數據來說,在胰島產生癌細胞所造成的癌症,約佔胰臟癌百分之五;而另外百分之九十五多發生在胰臟腺管的癌症,稱之「胰腺癌」,在治療上,後者更為棘手,病人平均存活率為3-6個月。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成員分享重大研究成果的喜悅。
李文華院士團隊接受媒體記者聯訪。
李文華院士團隊接受媒體記者聯訪。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4264  

本校至在港友校辦理新生說明會 互動熱絡

為促進與香港、澳門中學之交流,提升在當地知名度,東華大學去年首度進入香港中學招生宣講,今年賡續辦理,由幼兒教育學系石明英教授、國際處宋之華組長及王韻蘋組員代表前往招生,於5月3-6日前往港澳中學招生宣講,並參加教育園遊會及辦理新生輔導說明會。 招生宣講分為香港、澳門兩場次,除國際處人員介紹學校特色及招生資訊外,香港場次由石明英教授介紹系所課程、師資及未來就業方向,另安排香港學生吳棋俊分享在東華求學心得;澳門場次則有澳門學生黃浩廉分享在東華就讀經驗。 香港方面,分別由北角協同中學李志成校長、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升學及就業輔導李振宇主任接待,兩校皆對我方人員熱誠歡迎,亦對宣講抱持正面態度,有助於學生升學規劃。另招生團參加由香港校友會聯合總會辦理之教育園遊會,有別於教育展,希望透過輕鬆互動方式,增進香港家長、學生及公眾對臺灣高等教育之認識。 澳門方面,由浸信中學韋明月老師接待,雙方交流氣氛良好,互動熱絡。韋老師表示未來有意帶學生到東華參訪,期盼促進兩校師生交流。浸信中學現有7名畢業學生就讀東華,另有3名將於今年入學。 在港澳新生輔導說明會,由國際處宋之華組長、香港學生吳棋俊及澳門學生黃浩廉代表,針對錄取且有意來校就讀之新生,介紹東華特色、入學相關資訊,港澳新生及家長反映熱烈、發問踴躍。透過東華招生團親自到場說明,加上學生以粵語分享入學經驗,大幅拉近與學生和家長距離,加深對東華之肯定,有望提高新生來校就讀意願。 東華大學目前有香港學生104名、澳門學生64名,居僑生來源地區第2、3位,人數穩定成長。國際處將持續透過辦理中學招生宣講、透過邀請師生來校參訪、參加教育展及辦理新生輔導說明會等方式,深化與中學之連結,增強學生對東華之認同,期盼未來有更多港澳學子到東華就讀。

原文網址:https://b027.ndhu.edu.tw/files/14-1114-139968,r2360-1.php?Lang=zh-tw

十月起邀您共賞 2021關渡藝術節「關渡30」

迎接即將到的光輝十月,由北藝大主辦之2021「關渡藝術節」今年適逢「出蘆(洲)入關(渡)」遷校30週年,特以「關渡30」為主題,藉由13個團隊,50檔多元展演節目,展開為期兩個月的熱鬧慶典,呈現北藝大紮根關渡30年間,著力於經典傳承,追求創新發展的路程與豐碩成果;同時也讓身處於備受挑戰的疫情時代每位民眾,透過藝術正面能量,支持與豐富日常生活。

陳愷璜校長表示,在疫情嚴峻的這一年,很感謝各界好友的協助才能促成北藝大如期舉辦今年的關渡藝術節。北藝大依舊保有30年前『出蘆入關』的初衷與勇氣,持續讓藝術在關渡的山頭發光發熱。

為此次「關渡30」,特別設計其中一項活動《風華再現XR虛實互動》,運用了擴增實境技術,將30年前北藝大「出蘆入關」藝術大移動儀式劇場的校史盛事風華再現,讓觀眾能在校園中透過手機遇見「藝院八大仙」,以輕鬆的心情,體驗科技帶來的時空校園巡禮。而這項活動將持續在校園各地進行,展期長達三年。

而以「舞蹈」演出為主軸的2021「關渡藝術節」,藝術總監-舞蹈學院何曉玫院長說明,除了舞蹈展演外,另也結合不同創新媒材,推出嶄新的演出活動。其中,《舞蹈GPS》,節目以GPS導航為概念,邀請觀眾戴上耳機、穿梭在北藝大校園中,觀賞舞蹈肢體與場域的互動,同時一覽北藝大校園的清幽環境,體驗一場如小旅行的移動式展演。 此外,《舞影繪輯 x 舞動360》結合舞蹈與影像,由舞蹈學院與電影與新媒體學院策動《舞影繪輯》,透過鏡頭語彙,跨頁媒介、重疊視角,打破既定的創作架構;並與臺灣數位藝術中心共同策劃《舞動360》,透過360度攝影機打開新的創作視角,激發年輕世代創作者面對世界、人群時所提出的詰問與感受。另一檔《極東之隅:馬崗故事》,讓藝術與生活更緊密結合,以表演藝術為載體,經由詳實的田野調查與藝術轉化,帶領觀眾認識馬岡地區的故事,並深化對於自身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此外,今年的音樂節目,邀請到來自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的雙簧管首席諾拉‧西斯蒙迪(Nora Cismondi)與法國國家管弦樂團的英國管首席洛朗‧德克(Laurent Decker),一同與北藝大教授們演奏多樣風格的雙簧管室內樂作品。而去年備受好評,由新媒系與音樂系共同合作之《後花園》,今年再度推出《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期讓科技、新媒體與音樂的多重融合、產生對話,進行多層次的虛擬與真實之互動,再次震撼觀眾們的感官體驗。 至於在戲劇節目方面,由北藝大戲劇學院帶來《The Passion of Medea 米蒂亞的受難》,取材自希臘神話中,伊阿宋尋找金羊毛、以及其後米蒂亞的故事。劇本圍繞在捕捉這趟孤兒出走伊甸園的旅程,也捕捉人類的情感,在命運的舞台上,所展現的張力與動能。

此外,緊接登場的為影新學院三個學系分別籌辦的第13屆「關渡電影節」(10月7日至15日)、2021「關渡國際動畫節」(11月1日到7日)與 2021「關渡光藝術節」(12月3日至31日)。其中,由電影創作學系主辦之「關渡電影節」除邀請國內大專校院影視相關系所學生投件參展,透過「關渡電影節」這個平台,成為臺灣學生影展的指標和優秀作品展現的平台外,今年也將與姐妹校東京藝術大學交流作品,並在剝皮寮、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展前展」,誠摯邀請各界民眾共同參與。 另由動畫學系舉辦的2021「關渡國際動畫節」,今年不畏疫情影響,共計收到來自100多個國家、逾1200件作品投稿參與徵選競賽,故除了線上辦理影展外,也會在新落成的科技藝術館內進行實體放映。而最後登場由新媒體藝術學系主辦的「關渡光藝術節」,將挑戰在以新媒體藝術介入生活場域,特別設計以「吃」為主題,於達文西廚房進行沈浸式影像演出。 就從10月起到年底,歡迎各界民眾一起跟著北藝大各藝術節的腳步, 一同走進和體驗多元的藝術慶典生活。


● 2021關渡藝術節 時間:2021/10/2-11/28 官網:https://kdaf.tnua.edu.tw/2021/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UANDU 宣傳片:https://youtu.be/mPNOUKAoThc 購票請上OPENTIX購票系統、ACCUPASS購票系統 攝影 王世邦 原文網址: https://w3.tnua.edu.tw/%e5%8d%81%e6%9c%88%e8%b5%b7%e9%82%80%e6%82%a8%e5%85%b1%e8%b3%9e-2021%e9%97%9c%e6%b8%a1%e8%97%9d%e8%a1%93%e7%af%80%e3%80%8c%e9%97%9c%e6%b8%a130%e3%80%8d/ 

亞大博班生陳郭益言連獲12項國際設計大獎

亞大博班生陳郭益言連獲12項國際設計大獎

「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獲得美國NYX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創作海報獲美國VEGA白金獎!

圖說:陳郭益言的作品「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拿下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數媒系博士班同學陳郭益言,近期設計7件作品,連續獲得美國等共12項國際大獎肯定。其中「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獲得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這項比賽今年有57個國家共 4876 件作品參賽,評審團由25個國家46名評審組成,陳郭益言博班指導老師謝省民教授表示,能獲得獎項實屬不易。

陳郭益言的作品「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拿下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
圖說:陳郭益言的作品「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拿下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

陳郭益言的3件作品獲5項國際獎:①創作論文「世界人權宣言海報設計創作研究」的30張海報作品,獲得美國VEGA國際數位設計獎,學生類組最高榮譽白金獎;②「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獲得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金獎;③「IT IS NOT A GAME」海報作品,分別獲得刊登在美國創意季刊第65期優勝組、2021年澳門設計大獎入選、2021烏克蘭COW國際設計雙年展入選等獎項肯定。

另外4件作品,獲7項國際獎:①「Love & Peace in Kinmen」字體設計海報作品,入選第32期日本國際字體設計年鑑、入圍了2022年美國字體傳達藝術作品;②「韓國印象」作品,獲得韓國駐台北代表處所舉辦「韓國設計徵件比賽」優等獎;③「Towards Peace」海報作品,入選伊拉克建國100年國際海報展;④「Know Love, Know Peace」海報作品,入選了2021第一屆韓國舉辦的B.I國際海報藝術雙年展,以及西班牙Signú Concurso大學生國際平面設計,及烏克蘭COW國際設計雙年展。

陳郭益言同學的「世界人權宣言海報設計創作研究」30張海報作品,獲美國VEGA國際數位設計最高榮譽白金獎。
圖說:陳郭益言同學的「世界人權宣言海報設計創作研究」30張海報作品,獲美國VEGA國際數位設計最高榮譽白金獎。

陳郭益言指出,「陸羽居-數位山水詩境」作品以中國詩句的意境,轉化成數位山水的繪畫;:「韓國印象」是以韓國地標「南山塔」創作的海報作品;「Towards Peace」以伊拉克國旗在空中飄揚創作;「Love & Peace in Kinmen」以國字「金門」,加上金門風獅爺的造型創作;「Know Love, Know Peace」海報作品,以放下手中武器,握手言和為設計理念。

美國NYX 國際市場營銷設計大獎,和美國VEGA國際數位設計獎都是2016年創辦於美國紐約,隸屬於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針對重點設計賽事,集結全球跨領域設計思維,以發掘全球頂尖設計為宗旨,成就未來設計新潮。

博班生陳郭益言表示,今年他參加了40多個比賽,但真正獲得獎項的也不過10多項,期望亞大的同學能積極去為自己爭取獲獎。

陳郭益言的博士班指導教授、亞大設計學院教授謝省民指出,非常鼓勵同學自發性的投稿競賽,除是對自己設計能力測試,也是增加自己就學經歷,得獎也是對於所學的一項肯定,亞大會全力支援同學們透過競賽來讓自身所學,學以致用。

原文網址:https://www.asia.edu.tw/zh_tw/more_announcement/%E4%BA%9E%E5%A4%A7%E5%8D%9A%E7%8F%AD%E7%94%9F%E9%99%B3%E9%83%AD%E7%9B%8A%E8%A8%80%E9%80%A3%E7%8D%B212%E9%A0%85%E5%9C%8B%E9%9A%9B%E8%A8%AD%E8%A8%88%E5%A4%A7%E7%8D%8E-86754441

南應大視傳系勇奪2023 德國iF學生設計獎

照片出處: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榮獲2023 iF學生設計獎(iF DESIGN STUDENT AWARD 2023),在國際舞台上再次展現出色的才華與創意。該系蔡庭宇、陳冠霖、林尚誼、楊若彤、潘俞含等五名學生,於這項全球性的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本年度2023 iF學生設計獎共有7,068件作品參與評選,最終只有76件作品獲得獎項,獲獎比例僅約為1.07%。

iF學生設計獎是一項享譽國際的設計競賽,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旨在表彰青年設計師的創意和專業能力。該獎項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學生參與,提供了一個展示年輕學子設計才華的平台。 校長楊正宏教授對於學生獲獎感到相當欣慰,其表示:學生為了能做出理想的作品時常挑燈夜戰,無不希望能夠在世界舞台上讓人看見,他們的獲獎不僅代表了他們個人的成就,更凸顯了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在培養設計人才方面的優勢。這些學生以優秀的設計作品在國際專業競賽上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創造力、專業素養和對設計的熱愛。

照片出處: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學生們的獲獎作品為「蝕光影像館」,以解決臺灣偏鄉孩童教育不平等問題為設計理念。這組三合一的STEAM光影體驗教具,以投影機為主軸,結合了視覺暫留和萬花筒的科學實驗,提供了偏鄉孩童更多學習資源和機會。 同時,透過開源共享平台,他們也鼓勵使用回收廢棄物來製作相同的教具,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指導老師王聖文表示,「蝕光影像館」的設計理念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契合,尤其是在落實平等教育方面。其通過科技和設計,為弱勢、資源不足的孩童提供了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促進了親子共讀,孩童不僅能夠在學習上得到支持,還能夠培養親子間互相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學生代表蔡庭宇興奮的說:收到獲獎通知的那一刻,真的十分激動與開心,感謝學校、老師對我們的指導與支持,也提供很豐富的資源,讓我們能夠充分發揮創意和設計能力。這次的獲獎是我們整組人努力的結果,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也有很多的挫折,但經過一次次的修正,才有如今的成果。 這次的獲獎是對學生們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肯定,也是南應大持續培養優秀設計師的成果。校方表示將繼續鼓勵學生們參與各項國際競賽,為他們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平台,並不斷提升教學品質,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設計專業人才。   原文網址:https://www.tut.edu.tw/p/406-1000-33069,r13.php?Lang=zh-tw

南開科技大學112學年度僑生及港澳生申請入學單獨招生簡章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原文網址: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