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榮獲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醫學類龍頭

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有特色、校務發展表現卓越,今年蟬連醫科大學的龍頭,同時榮獲「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都名列全台第一,彰顯辦學治校的多元價值。 《遠見雜誌》2024典範大學贈獎典禮7月2日下午在遠東國際大飯店B1怡東園舉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愛思唯爾亞太區學術公關副總裁Anders Karlsson,Ph.D貴賓出席頒獎,葉次長致詞時,肯定榮獲〔綜合類〕、〔醫學類〕、〔人文社科類〕、〔技職類〕前五名的大學辛苦辦學成績亮眼;20位榮獲典範大學的校長和代表參與盛會,會場喜氣洋洋,場面歡欣。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向來關心高教發展,1992年起進行全台大學辦學治校的「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六大構面進行評比,同時與荷商艾斯維爾ELSEVIER合作,引用其資料庫Scopus來優化指標,每年發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2016年評比指標提昇至45項,以加高鑑別深度,也將單一榜單,依學校屬性不同進行分組,再針對辦學績效排序,以貼近價值多元的社會。 中國醫藥大學今年在《遠見雜誌》公布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在「醫學類」大學榜奪魁,其同時拿下「私立大學」、「中部大學」、「學生人數規模中型大學」第一名殊榮;在學術表現上,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平均英文論文數、大專生國科會專題計畫每師平均件數、國際合著活躍指數名列全台第一,也為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寫下新頁!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蔡輔仁副校長代表接受高希均創辦人贈獎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時,感謝《遠見雜誌》所做的台灣最佳大學評比,每年優化評比指標,精準反應社會對於高教的期待與需求,可以做為大學改善之依據,進而帶動台灣高等教育良性發展。 同時將各校的辦學特色與研究成果和師生優質表現,透過新聞媒體報導傳達給社會大眾知曉,對於促進台灣高教品質提升的貢獻,功不可沒。 蔡輔仁副校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辦學治校表現很榮幸獲得「醫學類」首獎的榮耀與肯定;本校是臺灣第一所同時培育中西醫藥以及健康科學人才的學府,創校65年以來,經歷了簍路藍縷的創業艱辛。 近年來,在蔡長海董事長「積極創新、鏈結國際」的高瞻遠矚,積極追求突破創新;以及歷任和現任校長洪明奇院士「追求卓越、讓世界更美麗」的雄心壯志卓越領導及全校師生同仁的努力下,近幾年在國際大學排名快速攀升崛起,這些榮耀得來不易,在董事會追求國際一流大學的發展願景,將致力邁向「更卓越優秀的世界一流大學」努力!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本校副校長蔡輔仁教授/醫師代表洪明奇校長領獎致詞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5661

樹科大產設系 獲2024德國紅點設計獎及A+文資創意銀獎

樹科大產設系 獲2024德國紅點設計獎及A+文資創意銀獎 113.06.14

【高雄訊】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簡稱:產設系)師生創作再度躍上國際舞台,堅強的設計實力備受矚目!由專任教師陳文亮主任及傅首僖老師指導學生創作成果《NESTBEES蜂閣》榮獲2024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的肯定,以及《MINI WOODKER桌上型木作四合一工作站》榮獲A+文化資產創意獎【文資產品設計及工藝類】銀獎,獲得國內外評審的高度肯定,再次展現該系充沛創作能量,更讓世界看見臺灣優異的設計實力! 校長王昭雄開心的表示,產設系師生於國內外各項設計競賽表現卓越,顯示學生充分發揮大學四年所學之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透過原創設計作品展現創意巧思,本次與來自各國企業、設計公司及研究機構的頂尖設計好手共同競爭,從全球上千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相當不容易! 榮獲2024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作品《NESTBEES蜂閣》由產設系日間部林恩嫻、林翃鋕、蔡沅展三位同學創作,傅首僖老師與陳文亮老師指導。全球蜂種約有80%以上是獨居蜂,因生態環境破壞與變化,團隊觀察到獨居蜂棲息地備受威脅的問題。《NESTBEES蜂閣》是一款友善獨居蜂的孵育裝置,結合馬賽克拼貼美學、DIY組裝互動及生態觀察之特色,產品導入臺灣六種常見的獨居蜂外型特色,讓使用者親⼿為獨居蜂打造住所,達到產品與使用者之間教育學習及親⼦互動的良好效益,並透過觀察獨居蜂的孵育過程,讓更多人瞭解獨居蜂對生態的重要價值。 同時呼應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優質教育」及「保育綠域生態」兩項指標。 榮獲A+文化資產創意獎【文資產品設計及工藝類】銀獎作品《MINI WOODKER桌上型木作四合一工作站》為產設系日間部楊晶淇、劉益照、粘育綾三位同學創作,傅首僖老師及陳文亮老師指導。工作站體積小巧,同時整合圓鋸、線鋸、鑽孔、修邊四大木作功能,並且具備集塵與降噪等功能,為使用者提供高效率且健康的工作環境,再次獲得評審委員青睞。本件作品已獲得教育部「大專校院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臺」10萬元獎勵、2024青春設計節(立體造型暨產品設計類)最佳設計獎,教育部「2024全國技專院校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工業設計群)佳作。本次再度獲得獎項肯定,並獲得獎金4萬元。


圖說二:《NESTBEES蜂閣》榮獲2024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

獲獎學生雀躍地表示,透過前期獨居蜂觀察、專家學者訪談至產品打樣實驗等發展過程,不斷設法瞭解獨居蜂習性,讓自己成為該領域專家,執行期間經歷不少挫折及方向調整,團隊憑藉著不服輸的毅力,善用彼此專長共同努力達到目標,很開心團隊堅持下來,並將產品實體創作完成。感謝老師的悉心指導,以及學校提供的獎助機制,讓作品得以參與國際競賽,很高興能獲得獎項加持,激勵大家未來在設計領域持續深耕。 指導老師傅首僖提到,回顧每件作品創作歷程發現,好的作品需經過反覆檢視與設計優化,調整過程就是最好的學習,考驗學生專業能力及鍛鍊心智強度,本次兩件獲獎團隊與作品即是最佳寫照,感謝評審委員給予作品認可,感謝王昭雄校長、蘇中和副校長、前院長翁英惠講座教授對學生創作支持與勉勵。 產設系陳文亮主任表示,本次學生獲得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紅點設計獎,也是教育部設計戰國策認列的國際第一等獎項,再次為產設系創下佳績。學生透過在校期間習得的各項專業技能,在團隊合作下發揮的淋漓盡致,值得讚許!感謝系上師長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讓全球看見樹德科大與產設系的設計創意。

圖說三:《NESTBEES蜂閣》獲獎團隊(左起)林恩嫻、蔡沅展、林翃鋕
圖說四:王昭雄校長(中)、陳文亮主任(左一)、傅首僖老師(右二)與獲獎學生合影
圖說五: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左)與《MINI WOODKER桌上型木作四合一工作站》獲獎團隊合影(右起)楊晶淇、粘育綾、劉益照

             

樹德科技大學校簡介&境外生獎助學金

更多獎助學金請查閱:https://www.oica.stu.edu.tw/%e6%a0%a1%e5%85%a7%e7%8d%8e%e5%8a%a9%e5%ad%b8%e9%87%91/

高餐大辦學有成獲國際認定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穩坐38名

依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於2024年4月最新發佈QS世界大學之學科排名,國立高雄餐大學在「餐旅暨休閒管理」學科評估中,連續四年入榜全球五十頂尖大學,在國際名校激烈競爭中穩坐第38名,身為國內唯一餐旅與觀光的專業大學,顯見辦學成效獲得國際高度認同,為亞洲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學府,學生不用遠赴海外留學,高餐大畢業證書如鍍金,全球皆採用認同,就業市場更為廣大。 QS機構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餐旅暨休閒管理學科評估中多達2千多所參與競逐,最後能上榜大學僅160名。在如此激烈競逐中,高餐大能脫穎而出位居全球第38名,殊屬可貴。 高餐大在QS世界大學之學科排名不斷創新高,且與知名大學並駕齊驅,例如2021年高餐大與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並列第50名(克大是美國二十所頂尖公立大學之一),2022年則攀升至第49名,2023年更躍進至第38名,超越多所餐旅與觀光領域的國際知名大學,逐步將高餐大推進國際頂尖餐旅大學之列。 高餐大向來堅持「人文化、專業化、企業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在學校過去堅實的人文與專業基礎上,校長陳敦基特別重視學校國際化與企業化兩個面向的發展,持續推動翻新築底的系列改革,從「三新運動」提出新課綱、新服儀、新宿舍的翻新;另針對學務更新的「三服教育」,從服務勞作、服儀端莊到服從紀律,為立校以來的教育傳統,使學生與業界無縫接軌。高餐大為國內唯一由國家設立的餐旅大學,肩負著為國家、企業培育餐旅菁英人才的使命。 觀光與餐旅業本質上即具國際性,其人才養成自然須以國際化為導向,復配合教育部「雙語大學」政策的推動,高餐大邁向國際頂尖大學行列。 國際頂尖大學的聲望向來是招攬國際師生、學生海外實習及就業的最佳利器。高餐大赴海外實習學生佔比達1/4之多,遍及四大洲17國。高餐大與近百間國際姊妹校,國際交流研習頻繁,展現高度國際移動力。 在企業化方面,高餐大本身即以培育產企業界所需人才為旨,近年來結盟餐旅界知名企業,如洲際酒店集團(IHG)、萬豪酒店集團(Marriott) 、雄獅旅遊集團、乾杯餐飲集團、麥當勞等開設「企業學苑」系列,修課學生實務性密集課程學習且優先錄用,未來將持續與多家知名奢華酒店,如台北文華東方酒店、W Hotel等簽約結盟;而每年國內約有180家企業爭相提供實習機會,畢業後留用者佔有2/3之多,畢業即就業且薪資比同業平均水平高出一至兩成,顯示高餐大畢業生確為企業界所青睞,而創業有成的校友亦遍及臺灣各地,使高餐大成為企業最佳夥伴、創業家搖藍。 當前旅遊市場欣欣向榮,觀光餐旅產業需人孔急,高餐大畢業生更加炙手可熱,國內外業者紛紛調高薪資爭搶人才。如新加坡金沙酒店集團(Sands)即開出高薪招攬高餐大學生,如此翻轉景象,必將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餐旅服務業,高餐大將秉持「培育餐旅菁英,躍升國際頂大」的目標,持續為企業作育英才,創新永續經營,以不負國立大學使命。 原文網址:https://www.nkuht.edu.tw/p/406-1000-32121,r18.php?Lang=zh-tw

高餐大辦學有成獲國際認定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穩坐38名

依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於2024年4月最新發佈QS世界大學之學科排名,國立高雄餐大學在「餐旅暨休閒管理」學科評估中,連續四年入榜全球五十頂尖大學,在國際名校激烈競爭中穩坐第38名,身為國內唯一餐旅與觀光的專業大學,顯見辦學成效獲得國際高度認同,為亞洲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學府,學生不用遠赴海外留學,高餐大畢業證書如鍍金,全球皆採用認同,就業市場更為廣大。 QS機構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餐旅暨休閒管理學科評估中多達2千多所參與競逐,最後能上榜大學僅160名。在如此激烈競逐中,高餐大能脫穎而出位居全球第38名,殊屬可貴。 高餐大在QS世界大學之學科排名不斷創新高,且與知名大學並駕齊驅,例如2021年高餐大與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並列第50名(克大是美國二十所頂尖公立大學之一),2022年則攀升至第49名,2023年更躍進至第38名,超越多所餐旅與觀光領域的國際知名大學,逐步將高餐大推進國際頂尖餐旅大學之列。 高餐大向來堅持「人文化、專業化、企業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在學校過去堅實的人文與專業基礎上,校長陳敦基特別重視學校國際化與企業化兩個面向的發展,持續推動翻新築底的系列改革,從「三新運動」提出新課綱、新服儀、新宿舍的翻新;另針對學務更新的「三服教育」,從服務勞作、服儀端莊到服從紀律,為立校以來的教育傳統,使學生與業界無縫接軌。高餐大為國內唯一由國家設立的餐旅大學,肩負著為國家、企業培育餐旅菁英人才的使命。 觀光與餐旅業本質上即具國際性,其人才養成自然須以國際化為導向,復配合教育部「雙語大學」政策的推動,高餐大邁向國際頂尖大學行列。 國際頂尖大學的聲望向來是招攬國際師生、學生海外實習及就業的最佳利器。高餐大赴海外實習學生佔比達1/4之多,遍及四大洲17國。高餐大與近百間國際姊妹校,國際交流研習頻繁,展現高度國際移動力。 在企業化方面,高餐大本身即以培育產企業界所需人才為旨,近年來結盟餐旅界知名企業,如洲際酒店集團(IHG)、萬豪酒店集團(Marriott) 、雄獅旅遊集團、乾杯餐飲集團、麥當勞等開設「企業學苑」系列,修課學生實務性密集課程學習且優先錄用,未來將持續與多家知名奢華酒店,如台北文華東方酒店、W Hotel等簽約結盟;而每年國內約有180家企業爭相提供實習機會,畢業後留用者佔有2/3之多,畢業即就業且薪資比同業平均水平高出一至兩成,顯示高餐大畢業生確為企業界所青睞,而創業有成的校友亦遍及臺灣各地,使高餐大成為企業最佳夥伴、創業家搖藍。 當前旅遊市場欣欣向榮,觀光餐旅產業需人孔急,高餐大畢業生更加炙手可熱,國內外業者紛紛調高薪資爭搶人才。如新加坡金沙酒店集團(Sands)即開出高薪招攬高餐大學生,如此翻轉景象,必將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餐旅服務業,高餐大將秉持「培育餐旅菁英,躍升國際頂大」的目標,持續為企業作育英才,創新永續經營,以不負國立大學使命。 原文網址:https://www.nkuht.edu.tw/p/406-1000-32121,r18.php?Lang=zh-tw

跨域AI學習正夯 雲科大教你善用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

智動化及監控研究中心吳先晃主任指出善用AI助手就能事半功倍。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AI浪潮來襲,雖然AI不能取代人類,但不會AI的人,在AI時代中很難不被取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洞悉AI的飛速發展將引爆學習危機,不將AI學習侷限於資工系或電機系這些傳統意義上屬於AI的領域,而是在五大學院中都規劃了AI課程指引,由初階、進階到高階的課程安排,帶領各領域學生跨域學習,使YunTech所有畢業生在AI應用不只不落人後,更是得心應手。

各學院畫重點 聚焦產業需求

YunTech AI「學習地圖」包含6大人才培育路徑:人工智慧系統平台人才、電腦視覺人才、自然語言處理人才、應用領域人才、電腦對局人才及機器人人才。引導學生了解AI技術及其應用領域,掌握AI的相關技術與工具;能夠將AI技術應用於各領域中,解決現實問題。 進一步看YunTech各學院AI相關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數位語音助理系統、LabVIEW圖控程式應用、智慧型控制、深度學習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管理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導論、智慧物聯網應用…等課程;設計學院開設如智慧生活設計概論、Open AI程式撰寫、人工智慧圖像建構…等課程;人文與科學學院開設如計算材料學、AI人工智慧與法律專題、AI數位建築修復課程…等課程;未來學院開設如Python程式設計、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整合、大數據與雲端計算…等課程,不難看出各學院聚焦各自領域相應產業應具備之AI技能,不遺餘力培育YunTech AI人才。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5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4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專業團隊與師資 獲獎及技轉成果豐碩

YunTech專業AI師資與團隊,110年完成技轉案5件399萬元、111年完成技轉案7件392萬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中心)張傳育主任、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共90萬元、IRIS中心王斯弘教授團隊榮獲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112年校慶活動中,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更是發表了無方向盤智慧未來車YunTech ONE,諸多系所及研究中心投入AI教學,承接企業產學合作的師生團隊輩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還能獲得實戰經驗的傳承,AI時代來臨,YunTech畢業生擁有跨領域AI實力,不僅不會被AI取代,還能善用AI工具解決企業疑難雜症,歡迎各領域人才到雲科大學習,給自己有智慧的未來。 原文網址: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10-08-06-20/item/10448-ai-ai

跨域AI學習正夯 雲科大教你善用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

智動化及監控研究中心吳先晃主任指出善用AI助手就能事半功倍。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AI浪潮來襲,雖然AI不能取代人類,但不會AI的人,在AI時代中很難不被取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洞悉AI的飛速發展將引爆學習危機,不將AI學習侷限於資工系或電機系這些傳統意義上屬於AI的領域,而是在五大學院中都規劃了AI課程指引,由初階、進階到高階的課程安排,帶領各領域學生跨域學習,使YunTech所有畢業生在AI應用不只不落人後,更是得心應手。

各學院畫重點 聚焦產業需求

YunTech AI「學習地圖」包含6大人才培育路徑:人工智慧系統平台人才、電腦視覺人才、自然語言處理人才、應用領域人才、電腦對局人才及機器人人才。引導學生了解AI技術及其應用領域,掌握AI的相關技術與工具;能夠將AI技術應用於各領域中,解決現實問題。 進一步看YunTech各學院AI相關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數位語音助理系統、LabVIEW圖控程式應用、智慧型控制、深度學習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管理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導論、智慧物聯網應用…等課程;設計學院開設如智慧生活設計概論、Open AI程式撰寫、人工智慧圖像建構…等課程;人文與科學學院開設如計算材料學、AI人工智慧與法律專題、AI數位建築修復課程…等課程;未來學院開設如Python程式設計、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整合、大數據與雲端計算…等課程,不難看出各學院聚焦各自領域相應產業應具備之AI技能,不遺餘力培育YunTech AI人才。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5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4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專業團隊與師資 獲獎及技轉成果豐碩

YunTech專業AI師資與團隊,110年完成技轉案5件399萬元、111年完成技轉案7件392萬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中心)張傳育主任、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共90萬元、IRIS中心王斯弘教授團隊榮獲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112年校慶活動中,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更是發表了無方向盤智慧未來車YunTech ONE,諸多系所及研究中心投入AI教學,承接企業產學合作的師生團隊輩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還能獲得實戰經驗的傳承,AI時代來臨,YunTech畢業生擁有跨領域AI實力,不僅不會被AI取代,還能善用AI工具解決企業疑難雜症,歡迎各領域人才到雲科大學習,給自己有智慧的未來。 原文網址: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10-08-06-20/item/10448-ai-ai

跨域AI學習正夯 雲科大教你善用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

智動化及監控研究中心吳先晃主任指出善用AI助手就能事半功倍。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AI浪潮來襲,雖然AI不能取代人類,但不會AI的人,在AI時代中很難不被取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洞悉AI的飛速發展將引爆學習危機,不將AI學習侷限於資工系或電機系這些傳統意義上屬於AI的領域,而是在五大學院中都規劃了AI課程指引,由初階、進階到高階的課程安排,帶領各領域學生跨域學習,使YunTech所有畢業生在AI應用不只不落人後,更是得心應手。

各學院畫重點 聚焦產業需求

YunTech AI「學習地圖」包含6大人才培育路徑:人工智慧系統平台人才、電腦視覺人才、自然語言處理人才、應用領域人才、電腦對局人才及機器人人才。引導學生了解AI技術及其應用領域,掌握AI的相關技術與工具;能夠將AI技術應用於各領域中,解決現實問題。 進一步看YunTech各學院AI相關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數位語音助理系統、LabVIEW圖控程式應用、智慧型控制、深度學習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管理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導論、智慧物聯網應用…等課程;設計學院開設如智慧生活設計概論、Open AI程式撰寫、人工智慧圖像建構…等課程;人文與科學學院開設如計算材料學、AI人工智慧與法律專題、AI數位建築修復課程…等課程;未來學院開設如Python程式設計、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整合、大數據與雲端計算…等課程,不難看出各學院聚焦各自領域相應產業應具備之AI技能,不遺餘力培育YunTech AI人才。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5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4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專業團隊與師資 獲獎及技轉成果豐碩

YunTech專業AI師資與團隊,110年完成技轉案5件399萬元、111年完成技轉案7件392萬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中心)張傳育主任、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共90萬元、IRIS中心王斯弘教授團隊榮獲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112年校慶活動中,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更是發表了無方向盤智慧未來車YunTech ONE,諸多系所及研究中心投入AI教學,承接企業產學合作的師生團隊輩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還能獲得實戰經驗的傳承,AI時代來臨,YunTech畢業生擁有跨領域AI實力,不僅不會被AI取代,還能善用AI工具解決企業疑難雜症,歡迎各領域人才到雲科大學習,給自己有智慧的未來。 原文網址: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10-08-06-20/item/10448-ai-ai

跨域AI學習正夯 雲科大教你善用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

智動化及監控研究中心吳先晃主任指出善用AI助手就能事半功倍。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AI浪潮來襲,雖然AI不能取代人類,但不會AI的人,在AI時代中很難不被取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洞悉AI的飛速發展將引爆學習危機,不將AI學習侷限於資工系或電機系這些傳統意義上屬於AI的領域,而是在五大學院中都規劃了AI課程指引,由初階、進階到高階的課程安排,帶領各領域學生跨域學習,使YunTech所有畢業生在AI應用不只不落人後,更是得心應手。

各學院畫重點 聚焦產業需求

YunTech AI「學習地圖」包含6大人才培育路徑:人工智慧系統平台人才、電腦視覺人才、自然語言處理人才、應用領域人才、電腦對局人才及機器人人才。引導學生了解AI技術及其應用領域,掌握AI的相關技術與工具;能夠將AI技術應用於各領域中,解決現實問題。 進一步看YunTech各學院AI相關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數位語音助理系統、LabVIEW圖控程式應用、智慧型控制、深度學習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管理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導論、智慧物聯網應用…等課程;設計學院開設如智慧生活設計概論、Open AI程式撰寫、人工智慧圖像建構…等課程;人文與科學學院開設如計算材料學、AI人工智慧與法律專題、AI數位建築修復課程…等課程;未來學院開設如Python程式設計、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整合、大數據與雲端計算…等課程,不難看出各學院聚焦各自領域相應產業應具備之AI技能,不遺餘力培育YunTech AI人才。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5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4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專業團隊與師資 獲獎及技轉成果豐碩

YunTech專業AI師資與團隊,110年完成技轉案5件399萬元、111年完成技轉案7件392萬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中心)張傳育主任、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共90萬元、IRIS中心王斯弘教授團隊榮獲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112年校慶活動中,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更是發表了無方向盤智慧未來車YunTech ONE,諸多系所及研究中心投入AI教學,承接企業產學合作的師生團隊輩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還能獲得實戰經驗的傳承,AI時代來臨,YunTech畢業生擁有跨領域AI實力,不僅不會被AI取代,還能善用AI工具解決企業疑難雜症,歡迎各領域人才到雲科大學習,給自己有智慧的未來。 原文網址: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10-08-06-20/item/10448-ai-ai

跨域AI學習正夯 雲科大教你善用AI工具「提升職場競爭力」

智動化及監控研究中心吳先晃主任指出善用AI助手就能事半功倍。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AI浪潮來襲,雖然AI不能取代人類,但不會AI的人,在AI時代中很難不被取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YunTech)洞悉AI的飛速發展將引爆學習危機,不將AI學習侷限於資工系或電機系這些傳統意義上屬於AI的領域,而是在五大學院中都規劃了AI課程指引,由初階、進階到高階的課程安排,帶領各領域學生跨域學習,使YunTech所有畢業生在AI應用不只不落人後,更是得心應手。

各學院畫重點 聚焦產業需求

YunTech AI「學習地圖」包含6大人才培育路徑:人工智慧系統平台人才、電腦視覺人才、自然語言處理人才、應用領域人才、電腦對局人才及機器人人才。引導學生了解AI技術及其應用領域,掌握AI的相關技術與工具;能夠將AI技術應用於各領域中,解決現實問題。 進一步看YunTech各學院AI相關課程,工程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數位語音助理系統、LabVIEW圖控程式應用、智慧型控制、深度學習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管理學院開設如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大數據分析導論、智慧物聯網應用…等課程;設計學院開設如智慧生活設計概論、Open AI程式撰寫、人工智慧圖像建構…等課程;人文與科學學院開設如計算材料學、AI人工智慧與法律專題、AI數位建築修復課程…等課程;未來學院開設如Python程式設計、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分析與整合、大數據與雲端計算…等課程,不難看出各學院聚焦各自領域相應產業應具備之AI技能,不遺餘力培育YunTech AI人才。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5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40萬元。圖/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專業團隊與師資 獲獎及技轉成果豐碩

YunTech專業AI師資與團隊,110年完成技轉案5件399萬元、111年完成技轉案7件392萬元,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IRIS中心)張傳育主任、林建州教授團隊勇奪2023 AI+新銳選拔賽獎金共90萬元、IRIS中心王斯弘教授團隊榮獲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最佳潛力獎、112年校慶活動中,智慧電動車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中心更是發表了無方向盤智慧未來車YunTech ONE,諸多系所及研究中心投入AI教學,承接企業產學合作的師生團隊輩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還能獲得實戰經驗的傳承,AI時代來臨,YunTech畢業生擁有跨領域AI實力,不僅不會被AI取代,還能善用AI工具解決企業疑難雜症,歡迎各領域人才到雲科大學習,給自己有智慧的未來。 原文網址: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10-08-06-20/item/10448-ai-ai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