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殺》導演柯汶利回母校世新大學 分享商業電影創作歷程

圖說如下
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帶電影作品重返母校世新大學
圖說如下
柯汶利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指出系上專業課程與老師對他影響深遠

      榮獲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的話題電影《默殺:無聲之地》終於登上全台院線,畢業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上映前夕重返母校勤跑宣傳,吸引了眾多學弟妹的目光。 看見校內又多了許多專業教學攝影棚,尤其是全台唯一以教學為主的虛實整合攝影棚「LVS智能攝製基地」,柯汶利認為世新始終引領傳播教育發展與關注傳播科技趨勢,對他在觀眾心理及商業電影創作都有深遠影響,他也透露有業者曾與他接洽以虛擬製作模式製作廣告,將來有機會也想回到世新的課堂上,向學弟妹分享業界經驗。


圖說如下
世新校友導演柯汶利到訪LVS智能攝製基地

柯汶利執導的電影《誤殺》(2019)、《默殺》(2024),接連在中國大陸地區創下驚人票房,分別賣破13.33億人民幣與13.51億人民幣,約59.9億台幣與60.7億台幣,締造了屬於他的票房神話。比《默殺》更早拍完的台灣版本《默殺:無聲之地》,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劇本靈感源自他在研究生階段的一則社會新聞,講述了一名女兒放學後失蹤的案件,最終卻揭露了冷漠旁觀的悲劇。 曾以短片《自由人》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的柯汶利,向來擅長處理懸疑題材,對於社會新聞和話題的關注,給予了他許多創作靈感。《默殺:無聲之地》探討了「沉默」的後果,從連環失蹤命案揭開序幕,不安與恐懼宛如陰雨般滲入人心,眾人卻緘默無語,背後竟隱藏著校園霸凌、性侵、家暴、跟蹤偷拍等社會寫實議題。 對於緊湊的懸疑劇情與暴力畫面,柯汶利強調,身為導演的責任就是洞察觀眾的需求,並在電影中引發思考和討論。他特別提及在世新求學時,以四年時間完成了雙主修與雙輔修,對公廣系許安琪教授、蕭湘文教授和口傳系秦琍琍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也影響了他在觀眾心理學的研究與商業電影創作等應用。柯汶利也期許能透過導演的身分,在電影中傳遞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並在創作中融入社會責任,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柯汶利也特別跑了多個班級宣傳電影,並與公廣系師長,包括賴正能副校長、徐暄淯系主任、楊意菁教授與湯宗翰老師等人相見歡,並藉此了解不少世新大學碩士班的課程設計與新穎的頂尖設備,對於世新廣電碩士班「媒體應用組」增加程式設計等,符合AI傳播科技趨勢的課程大感興趣,他分享當年就是因為輔修廣電系的創作實務課程,才開始走往電影創作的道路,期待未來有機會回饋母校,在課堂上與學弟妹分享國際經驗與產業新知。   原文連接: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57  

《默殺》導演柯汶利回母校世新大學 分享商業電影創作歷程

圖說如下
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帶電影作品重返母校世新大學
圖說如下
柯汶利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指出系上專業課程與老師對他影響深遠

榮獲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的話題電影《默殺:無聲之地》終於登上全台院線,畢業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上映前夕重返母校勤跑宣傳,吸引了眾多學弟妹的目光。 看見校內又多了許多專業教學攝影棚,尤其是全台唯一以教學為主的虛實整合攝影棚「LVS智能攝製基地」,柯汶利認為世新始終引領傳播教育發展與關注傳播科技趨勢,對他在觀眾心理及商業電影創作都有深遠影響,他也透露有業者曾與他接洽以虛擬製作模式製作廣告,將來有機會也想回到世新的課堂上,向學弟妹分享業界經驗。


圖說如下
世新校友導演柯汶利到訪LVS智能攝製基地

柯汶利執導的電影《誤殺》(2019)、《默殺》(2024),接連在中國大陸地區創下驚人票房,分別賣破13.33億人民幣與13.51億人民幣,約59.9億台幣與60.7億台幣,締造了屬於他的票房神話。比《默殺》更早拍完的台灣版本《默殺:無聲之地》,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劇本靈感源自他在研究生階段的一則社會新聞,講述了一名女兒放學後失蹤的案件,最終卻揭露了冷漠旁觀的悲劇。 曾以短片《自由人》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的柯汶利,向來擅長處理懸疑題材,對於社會新聞和話題的關注,給予了他許多創作靈感。《默殺:無聲之地》探討了「沉默」的後果,從連環失蹤命案揭開序幕,不安與恐懼宛如陰雨般滲入人心,眾人卻緘默無語,背後竟隱藏著校園霸凌、性侵、家暴、跟蹤偷拍等社會寫實議題。 對於緊湊的懸疑劇情與暴力畫面,柯汶利強調,身為導演的責任就是洞察觀眾的需求,並在電影中引發思考和討論。他特別提及在世新求學時,以四年時間完成了雙主修與雙輔修,對公廣系許安琪教授、蕭湘文教授和口傳系秦琍琍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也影響了他在觀眾心理學的研究與商業電影創作等應用。柯汶利也期許能透過導演的身分,在電影中傳遞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並在創作中融入社會責任,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柯汶利也特別跑了多個班級宣傳電影,並與公廣系師長,包括賴正能副校長、徐暄淯系主任、楊意菁教授與湯宗翰老師等人相見歡,並藉此了解不少世新大學碩士班的課程設計與新穎的頂尖設備,對於世新廣電碩士班「媒體應用組」增加程式設計等,符合AI傳播科技趨勢的課程大感興趣,他分享當年就是因為輔修廣電系的創作實務課程,才開始走往電影創作的道路,期待未來有機會回饋母校,在課堂上與學弟妹分享國際經驗與產業新知。   原文連接: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57  

《默殺》導演柯汶利回母校世新大學 分享商業電影創作歷程

圖說如下
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帶電影作品重返母校世新大學
圖說如下
柯汶利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指出系上專業課程與老師對他影響深遠

榮獲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的話題電影《默殺:無聲之地》終於登上全台院線,畢業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馬來西亞華人導演柯汶利,上映前夕重返母校勤跑宣傳,吸引了眾多學弟妹的目光。 看見校內又多了許多專業教學攝影棚,尤其是全台唯一以教學為主的虛實整合攝影棚「LVS智能攝製基地」,柯汶利認為世新始終引領傳播教育發展與關注傳播科技趨勢,對他在觀眾心理及商業電影創作都有深遠影響,他也透露有業者曾與他接洽以虛擬製作模式製作廣告,將來有機會也想回到世新的課堂上,向學弟妹分享業界經驗。


圖說如下
世新校友導演柯汶利到訪LVS智能攝製基地

柯汶利執導的電影《誤殺》(2019)、《默殺》(2024),接連在中國大陸地區創下驚人票房,分別賣破13.33億人民幣與13.51億人民幣,約59.9億台幣與60.7億台幣,締造了屬於他的票房神話。比《默殺》更早拍完的台灣版本《默殺:無聲之地》,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劇本靈感源自他在研究生階段的一則社會新聞,講述了一名女兒放學後失蹤的案件,最終卻揭露了冷漠旁觀的悲劇。 曾以短片《自由人》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的柯汶利,向來擅長處理懸疑題材,對於社會新聞和話題的關注,給予了他許多創作靈感。《默殺:無聲之地》探討了「沉默」的後果,從連環失蹤命案揭開序幕,不安與恐懼宛如陰雨般滲入人心,眾人卻緘默無語,背後竟隱藏著校園霸凌、性侵、家暴、跟蹤偷拍等社會寫實議題。 對於緊湊的懸疑劇情與暴力畫面,柯汶利強調,身為導演的責任就是洞察觀眾的需求,並在電影中引發思考和討論。他特別提及在世新求學時,以四年時間完成了雙主修與雙輔修,對公廣系許安琪教授、蕭湘文教授和口傳系秦琍琍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也影響了他在觀眾心理學的研究與商業電影創作等應用。柯汶利也期許能透過導演的身分,在電影中傳遞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並在創作中融入社會責任,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難得回到母校世新大學,柯汶利也特別跑了多個班級宣傳電影,並與公廣系師長,包括賴正能副校長、徐暄淯系主任、楊意菁教授與湯宗翰老師等人相見歡,並藉此了解不少世新大學碩士班的課程設計與新穎的頂尖設備,對於世新廣電碩士班「媒體應用組」增加程式設計等,符合AI傳播科技趨勢的課程大感興趣,他分享當年就是因為輔修廣電系的創作實務課程,才開始走往電影創作的道路,期待未來有機會回饋母校,在課堂上與學弟妹分享國際經驗與產業新知。   原文連接: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57  

有志於動物醫學相關工作者的最佳選擇-嘉大獸醫學院

嘉義大學獸醫學院是南臺灣最優秀的獸醫學院校,在教學品質與研究實力等均占領先地位,是有志於動物醫學相關工作者的最佳選擇。 一、教學品質卓越,畢業生就業選擇多元 獸醫學院擁有雲嘉南地區動物醫學領域最強的教學團隊,課程設置合宜、教學方法先進、教學環境一流,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完整的動物醫學專業訓練。 獸醫學作為一門專業,臨床實務能力對於畢業就業至關重要,因此,學生可於本院附設動物醫院與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從事常規性及系統性之獸醫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診斷學、公共衛生等之臨床實習。 在獸醫師專技人員高考和公務人員高考中,本院學生之通過率始終保持穩定的高水準,畢業後就業前景非凡。2023年,獸醫學系大學部應屆畢業生之獸醫師國考通過率高達57.45%,遠超過全國平均通過率。 獸醫學應用領域廣泛,涵括醫藥衛生產業、農漁畜牧業、食品產業、能源產業及污染防治等,畢業生就業選擇豐富多元。獸醫學與人類社會未來前景及地球環境息息相關,為未來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 二、科學研究成果豐碩 獸醫學院擁有臺灣頂尖的動物醫學科研團隊,在各類動物傳染病防控、中獸藥基礎研究與應用、快速檢驗之研發等領域開展著多項高水準的科研專案。例如,獸醫學系張耿瑞教授團隊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合作,在大細胞肺癌治療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上。本計畫研究發現花青素Cyanidin 3-O-glucoside可有效抑制大細胞肺癌腫瘤增長及腫瘤生長微環境,進而促使大細胞肺癌的凋亡,增加患者存活率並抑制大細胞肺癌轉移,為開發肺癌新藥提供理論基礎。 在動物傳染病防控方面,也持續展開系統性的科研工作。郭鴻志教授團隊針對臺灣地區豬隻的大腸桿菌和鏈球菌感染進行調查研究,解析這些致病菌的毒力機制、鑒定優勢血清型等,為預防和控制豬隻細菌性疾病提供科學依據。本院師生在亞洲豬獸醫師學會2023年國際研討會即發表10篇高品質論文,其中2篇更榮獲最佳論文獎項。

三、國際交流合作,視野國際化 獸醫學院非常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新加坡理工學院、泰國瑪希竇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 來自這些國家的學者專家經常受邀來院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座,與本院師生就動物醫學前沿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本院教師群也時常應邀前往國外進行學術訪問與交流,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學院的國際影響力。本院亦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國際交流項目,例如:申請海外機構實習、參加國際動物醫學會議等,與他國學生開展交流,學習不同思維與文化,擴展國際觀及動物醫學專業能力。自112年起,每年暑假皆有2名獸醫學系學生至日本神奈川縣的元氣動物醫院實習,研習內、外科、眼科、中獸醫及特寵等臨床治療方式。 四、優質的學習環境與學生生活 獸醫學院座落於嘉義市中心,生活機能便利,校園內充滿綠意,各類教學科研功能齊全,提供獸醫學專業學習的最佳環境。此外,新民校區新建宿舍即將落成,將可提供學生溫馨、舒適、優質及嶄新的住宿空間。 學院大力支持系學會與系隊舉辦各類聯誼與文體競賽,學生也積極參與臺灣獸醫學生會之運作,舉辦獸醫專業學習之討論交流活動。 本院教職員工氣氛和諧、治學嚴謹,對獸醫教學亟富熱情,學生可隨時向導師或系主任求助,獲得學習與生活方面之指導,以及升學就業方面之專業建議。 五、堅實的後盾傑出校友群 獸醫學院的前身為嘉義農專畜牧獸醫科,發展歷史悠久,不斷培育出在畜牧獸醫界表現卓越、成就非凡的優秀校友,為母校增光添彩。眾多傑出校友中不乏是臺灣動物醫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民間企業的管理高層或身居要職的政府部門官員,充分展現本院強大的辦學實力與社會影響力,其卓越表現所締造之口碑更是本院的無價資產,對於學弟妹未來就業有極大的助益。 綜上所述,嘉大獸醫學院提供卓越的教學品質、強大的科學研究、廣泛的國際交流環境、優質的校園設施與人文,以及傑出的校友資源。 原文網址:https://www.ncyu.edu.tw/ncyu/Subject/Detail/191722?nodeId=835  

改變「貼牌」柚子命運 提高農民收益 榮獲APYE首獎

林子晴、錢宜宙、李玟欣分別參加Bang Sa Kae(BSK)、Plean Yot Tarn(PYT)、Huai Khakhaeng(HKK)社區,深入觀察及分析社區問題,也運用設計思維、社交商業模式,結合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議題及領導力。

2019-11-01 明明柚子質量俱佳,但為何得「貼牌」才能賣得出去?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學生林子晴與各國青年腦力激盪,以永續經營商業模式,為泰國柚子產地「Bang Sa Kae」提出改善方案,包括打造新品牌形象,提升村落知名度、設計觀光行程及產品,其團隊榮獲本屆「亞太青年永續發展訓練(APYE)」首獎。 林子晴以及錢宜宙、李玟欣等3名高雄大學學生,經校內「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APYE台灣代表曾華翊挑選,今年暑假赴泰國參與該訓練營,與亞洲19國近130名年輕人、企業界人士共同關心全球永續發展議題。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_羅品婕;公共事務組編修 】

該訓練營由非營利組織包括「韓國城市青年學院(Urban Youth Academy)」、「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Thailand Social Innovation Platform、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等共同舉辦,每年選定1國家城市1主題進行。 本屆主題永續旅遊,將參與學員分配至4個不同社區、為期7天寄宿生活,深入體驗當地居民日常生活與文化,最後1天舉辦分組提(改善)案競賽。 林子晴團隊發現,「Bang Sa Kae」栽種柚子質量俱佳卻相對沒沒無聞,為求銷售只得「貼牌(冠以其他名產地)」,所得利潤有限,因此團隊嘗試創新品牌「O-pong」,不只行銷柚子也推廣BSK,實際作法如規劃農村觀光體驗行程,以及將柚皮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製作環保清潔劑等,提高柚農收益、創造當地特色兼具環保永續精神。 錢宜宙所屬團隊,則透過重新規劃社區閒置空間,營造村落長者休憩及遊客來訪之永續旅遊環境。李玟欣所屬團隊則協助村民設計Logo及銷售策略、建立社區知名度。 原文網址:https://www.nuk.edu.tw/p/406-1000-26135,r430.php?Lang=zh-tw

資管系林杏子副教授榮獲2021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第三名

2021-06-10 隨著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大學應該如何把永續融入教學?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林杏子老師,以大二必修課「電子商務」進行課程的永續設計,讓電子商務從獲利導向轉化提升為永續商務。令學子從教育紮根,長養獲利與永續並重、人我環境互為關連的體察,以此利他利己思惟並重的永續精神,打造電子商務課程的進化版,並以此參與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中鼎教育基金會(CTCIEF)共同籌辦,台灣企業永續學院(TACS)執行全國性的「第一屆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該競賽共有來自 46 所大專院校的 89 件教學計畫書報名,因永續教學而受惠的學生高達 9,300 位。

文字、照片提供: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
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把永續融入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榮獲『第一屆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第三名

本項永續教學實踐與成果競賽旨在提升大學教師在永續發展領域之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對永續發展的學習成效,盼大學教師從觀察教育現場或從既有文獻資料中挖掘問題,並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教具、運用科技媒體等方式,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恭禧林杏子老師以SDG-8「尊嚴勞動與經濟成長」為核心,讓電子商務這項經濟與交易活動的教學能深度的展現其正向意義。本競賽經歷長達半年期的初審、入圍,最終獲得了全國第三名的殊榮,讓高雄大學能在全國性的永續教學裡扮演示範的角色,更祈願藉此喚起更多老師共同將永續發展的內涵融入於課程中,培養學子在學習階段就能建立個人與大環境互為連結的一份生命教育知見,並以此知見在未來踏出校園,進入社會時,成為一份讓未來永續,讓社會更好的正向力量。 競賽獲獎頁面:https://2020etsa.weebly.com/29554295182151721934.html 原文網址:https://www.nuk.edu.tw/p/406-1000-46519,r430.php?Lang=zh-tw

運健休系田曉雯、林姿妤帕運亮眼成績接受表揚

表揚2024帕運桌球選手精彩表現
表揚2024帕運桌球選手精彩表現-1

校長陳啓仁12日接見表揚王明月、田曉雯、林姿妤、蘇晉賢高大師生,致贈獎金讚許此次巴黎帕運桌球賽事精彩表現,為台灣「拍」出女雙WD20級銀牌、女單TT10級銅牌佳績。

陳啓仁代表校方慰勉王明月師徒4人辛勞,帕運期間每次出賽他都緊盯螢幕掌握狀況,讚許精彩表現「讓世界看到台灣、看到高大」;也強調高雄大學積極發展特色運動,持續發掘與培育更多優秀學子前進世界舞台發光發熱。行政副校長吳行浩、主任秘書潘欣泰、體育室主任暨運技系主任林季嬋、運健休系主任張志成共同出席祝賀。 運動競技學系(運技系)教授兼學務長王明月長期指導田曉雯等3位徒弟,此次更擔任我國桌球代表隊總教練重責,帶領全隊摘下3銀2銅亮眼成績。王明月說,由於大會安排女雙賽程最早登場,因此田曉雯、林姿妤率先打頭陣,「壓力山大」但不只扛住,更頻頻告捷帶動全隊士氣,其心理素質與韌性值得嘉許。 田曉雯、林姿妤雙姝搭檔,獲得女子雙打WD20級銀牌,曉雯個人再拿下TT10級銅牌,兩人繼續攻讀運健休系碩士班;學弟蘇晉賢為運技系大二,此次擔任陪練員協助兩位學姐賽前最後衝刺、奪牌功不可沒。

表揚2024帕運桌球選手精彩表現
表揚2024帕運桌球選手精彩表現
表揚2024帕運桌球選手精彩表現

  原文網址:https://rdc.nuk.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showlist&id=394&index=1

管理學院培育多元跨域永續商業管理之優質人才

嘉義大學管理學院設有企業管理學系、應用經濟學系、科技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財務金融學系、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管理學院外籍生全英文授課觀光暨管理碩士學位學程(MTM),以及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近期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與管理中心」,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教育與研究,在國內外產業中樹立出實踐導向的商管教育領導地位。

教育理念乃在發掘學生之潛能,培育成為德術兼修之優質專業管理人才,對產業以至對社會帶來正面貢獻;教學目標強調以「學生學習效果」為中心,培養學生重視群我倫理關係,具備領導統御、明辨性思維、溝通協調、團隊合作、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之核心能力。發展特色為建構學生專業管理知識系統,從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中,創造學生就業競爭優勢;整合學院豐沛資源,教師教學與課程規劃採用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與工具應用能力三者並重,以跨(院)系支援發揮綜效;進而強化產學合作能量,透過在地產業與地方政府相關機構連結、深耕服務,注重企業實習,落實理論與實務應用,縮短學用落差;並致力於專業輔導與產業創新,推廣社會創新理念,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為因應未來商管教育發展,結合企業經營與資訊科技,藉由科技整合、資源共享概念,綜整各學系(所)特色教學與研究領域,運用學分學程模式,提供食農產業管理學程、金融科技與巨量資料分析管理學程及國際行銷觀光學程等,鼓勵學生跨域學習多元創新;獎勵教師全英語授課,強化學生外語訓練,積極促成姊妹校交換學生、雙聯學制(日本尾道市立大學、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國斯托克頓大學),提升學生國際移動力,增進國際交流學習與文化體驗(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簽訂「亞洲商業教育聯盟」(Asian Business Education Network, ABEN) MOU)。 企業管理學系 注重通才教育,教學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在人資、財務、行銷、策略及物流等專業領域,聘有具備國內外(美、日、泰)頂尖大學管理博士之優秀多元背景師資,提供基礎至進階之系列完整課程;並推動企業實習,縮短學用落差。歷年來培養出無數傑出系友貢獻所學,服務於產官學各界。為因應未來商管發展趨勢,本學系除持續強化資訊科技運用(如:大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外語訓練、溝通表達能力外,增設服務業與高科技事業相關管理課程,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使其順利接軌職涯。期能造就學生成為兼具專業知識、敬業態度、創業精神且能善盡社會責任的成功經理人。 應用經濟學系 以培育學生具備宏觀視野的基礎經濟分析人才,建立畢業生發展所需之競爭力與獨立思考能力。本學系國際化成效在嘉大名列前茅,包括鼓勵在學生選修第二外語、參加國際交換生、國際雙聯學位生之申請,提供相關活動獎助學金。產業關聯分析為研究特色,本學系已有多位教師從事相關領域研究。歷年來之人才培育方面,在研究所考試、公職人員考試、國營事業考試之表現亮眼;未來鼓勵畢業生亦能朝往製造業求職。本學系之未來具前瞻發展特色,係將課程結合傳統經濟數量分析方法、統計相關課程與程式設計、資料庫管理、巨量資料分析等課程,成為一系列資料分析課程,增強畢業生未來發展就業之競爭力。 科技管理學系 以培育具備創意思考、創新管理及創業家精神之全方位永續經營人才。課程上,建構科技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利用辦理永續相關議題之培訓課程以及系列性創業專題講座等方式,與產業現場實務連結。本學系教師團隊中擁有科技與創新政策、新產品開發與設計、永續發展、專利檢索與分析等專長,提供學生多元領域學習,增進畢業生在未來升學或就業之彈性。透過教師指導學生畢業專題製作,激發學生整合應用所學,提升未來職場競爭力。升學方面,可依據個人興趣及專長,申請或報考本校或其他國內外大學科技管理、智慧財產等相關研究所。就業方面,可朝高科技產業及生物相關產業從事產品管理、專案管理、行銷企劃、大數據分析、企業永續性議題管理工作,亦可投入新創事業,成就與眾不同的人生。 資訊管理學系 生成式AI、人工智慧、元宇宙、自動駕駛及智慧醫療等科技領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貫穿未來生活的每項新技術,都與資訊管理息息相關,而資管系的教育理念,正是培養兼具「資訊管理涵養」及「資訊科技知識」的專業人才,輔以金融科技與巨量資料分析、電子商務及雲端運算等趨勢,訓練學生整合學習理論與技術實務應用,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資訊系統開發專案,藉由實作提升自我競爭力,致力滿足社會及企業需求。並與國際大廠微軟、思科、甲骨文等建立產學合作計畫,輔導學生參與各項資訊證照認證考試與實習。此外,資管系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SU)、日本尾道市立大學(OCU)合作1+1碩士雙聯學位,可在較短的修業年限同時取得兩校之學位,不只具有跨領域職場競爭力,更能拓展國際視野,贏在起跑點。 財務金融學系 財金系提供「證券投資」、「公司理財」與「金融市場與機構」三大主要課程,並與金融科技趨勢同步,與資訊管理學系共同開設金融科技與巨量資料分析管理學程,以強化學生金融資訊跨領域訓練。師資團隊擁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財務金融博士學位,並具備多領域專長,包括財務、經濟、會計和保險。而師資團隊中擁有會計師、(副)精算師,全國唯一,滿足各類金融知識學習之管道。近年來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2023年主辦台灣風險與保險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且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有許多校友在各大金融機構、跨國企業和政府機構擔任要職,例如:臺灣銀行、第一銀行、台積電、台塑、可成、中華電信、台鐵、台電、長榮航空、調查局、國稅局及百大上市櫃公司等。 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 以行銷與觀光休閒領域專業聞名,強調培養具競爭力的多元能力人才,並提供學生實地考察、產學合作和國際交流等實踐機會,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以備未來社會競爭。針對學士、碩士和博士發展路徑完整規劃,設有五年一貫學程,以及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雙聯碩士學位,提供學生國際化學習機會。2018年本學系在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獲得臺灣旅遊休閒類第一名;2020年全球排名位列51-75名;2023年再度榮獲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臺灣第一。此外,本系致力於人工智慧、數位行銷、智慧觀光等跨領域專業學程,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符合未來社會需求的行銷與觀光管理專業人才為使命,積極推動行銷與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 全英文授課觀光暨管理碩士學位學程MTM 本學程為嘉大第一個全英語授課的碩士學位學程,外籍學生來源多元化,由院內畢業於歐美知名大學之教授授課。課程規劃分為兩主要領域:觀光休閒領域及企業管理領域。為落實所學理論與實務之結合,分別邀請國際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及安排校外參訪行程,使學生體驗臺灣觀光休閒產業文化與風土人情,亦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了解產業與學術新知,並與世界潮流接軌,期培育出具有就業競爭力之觀光休閒產業及企業管理國際專業人才。畢業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可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於國內外大學擔任教職;或於觀光遊憩事業、觀光旅行業、觀光飯店業、一般企業、多國籍企業中,擔任中高階經理人職位或自行創業。 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 為順應企業競爭條件之變遷、配合企業界人力資源需求,EMBA係以培育國內外各級企業、醫療資訊產業、創意產業及觀光休閒產業之中高階管理人才。本專班教師團隊兼納校內各系所師資共同授課,以發揮最大之整合效益。EMBA校友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畢業後多數晉升為中高階主管。在發展方向與課程設計上,強調培養基本的企業五管專業能力;課程安排針對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培養表達與溝通技巧、以及強化邏輯分析能力,並著重於實務診斷及個案研討,訓練學生解決企業問題之能力。除注重學術理論,也強調對企業經營之管理實務,進行國內外企業參訪及業界高階主管演講,藉由各領域之經驗交流分享,獲得跨產業知識、拓展寬廣視野。本專班透過前瞻規劃與職場實務導向之課程設計,進而增進學生於職場上晉升或轉職時所需之專業知識、能力與人脈。

       

原文網址:https://www.ncyu.edu.tw/ncyu/Subject/Detail/191337?nodeId=835

《高大英雄:超能地球尋石記》遊戲中環境教育融入自主學習

2023-10-11 自主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國立高雄大學結合PaGamO遊戲化線上學習平台,宣布推出一場引人入勝的環境保育遊戲式課程——《高大英雄:超能地球尋石記》。本課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數位自主學習,激勵學生們主動參與並關心地球環境。 遊戲10月1日啟動,並一直持續到12月15日,為期兩個半月的超能冒險。課程的主軸圍繞在自主學習,讓高雄大學的學生們沈浸於充滿樂趣和意義的學習體驗。 高雄大學深耕計畫團隊與PaGamO遊戲化線上學習平台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了這款引人入勝的遊戲式課程。遊戲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五大主題,共計103題、42道關卡。玩家們將隨著角色賴琵侯和小明一同進入虛擬實境,展開一連串挑戰環境議題的刺激冒險。 在遊戲中,玩家們需要蒐集石頭,以召喚地球超人,改變世界環境。每一個關卡都設計得充滿挑戰,玩家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各種環保問題,例如氣候變遷、能源危機、生態平衡等等。 不僅如此,遊戲也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玩家們將進行自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掌握更多關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藉此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並了解他們的行動如何能夠影響地球的未來。 教學發展中心與PaGamO遊戲化線上學習平台開發合作並結合大學入門課程,主要在將教育和遊戲化學習相結合,提供一個有趣且充實的學習體驗。學生們將透過遊戲,深入了解環保議題,並開啟他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解決的能力。 參與超能環保之旅遊戲的高雄大學學生將有機會贏得豐富的精美禮物,激勵他們積極參與這場拯救地球環境的冒險。 讓我們一起加入《高大英雄:超能地球尋石記》,成為改變世界的超級英雄吧!這是一個結合自主學習、環保教育兼具趣味性的獨特課程,和柯教授一同迎接地球環境的挑戰。     原文網址:https://www.nuk.edu.tw/p/406-1000-68614,r83.php?Lang=zh-tw

全力以赴,你所種下的種子,終會盛開

出國留學是認識世界最有效的方法,這句話成就今天的我。 四年前,我只是一位和同儕有著不同目標的印尼女生,從小就知道海外學習能夠實現旅居海外的夢想。選擇逢甲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不僅是因為學校提供全額獎學金,還要爭取大四出國交換的機會。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最令人摸不清頭緒的交換申請手續,也在師長協助下變得更容易。 第一年在BIBA的生活充滿愉悅和驚喜,學程的其中一項特色是,班上同學來自不同國家,有南非、韓國、巴西、墨西哥、泰國、越南、日本和哈薩克等,從課堂中認識異國文化非常有趣;為讓國際生快速融入逢甲生活,學校提供免費中文課程,加上所有BIBA課程都是全英授課,讓我的英文實力與中文能力同步提升。


校園異國美食,印尼營多麵擺攤

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美食週,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聚集在育樂館的紅磚道擺攤,分享家鄉美食。能在學校擔任印尼招牌泡麵「營多麵」推廣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驕傲。活動期間,我們將「營多麵」裝入小杯子提供試吃,意外的受到台灣和日本學生的好評,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推廣活動。


擔任Hult Prize志工

全力以赴,你所種下的種子,終會盛開

2019年,逢甲大學的學生自主發起在學內舉辦 Hult Prize,我受到主辦學生的邀請,擔任採訪參賽者和評審的志工,紀錄他們參加Hult Prize的過程。Hult Prize是於2009年創立的全球性學生個案競賽,競賽目的是解決全球面臨的社會問題,獲獎者會得到一百萬元美金的啟動資金,完成他的競賽提案。 2020年,逢甲再次擔任主辦學校,我加入核心團隊,負責文書處理,相比第一年的不熟悉,這一年更有參與感。擔任文書可以學習到的是,整理資料時,吸收參賽者和評委的想法,將好的題材納入日常和家人朋友腦力激盪的話題之中。連續兩年擔任Hult Prize志工,我認識了非常多逢甲其他學系的學生,雖然來自不同領域,我們合作的非常愉快。


英文自主學習計畫 MELP (My English Learning Program)

因為家裡因素,我休學一學期回到印尼,再重返課堂中卻發現,要跟上課程進度變得很吃力,逢甲提供英文自主學習計畫:MELP (My English Learning Program)給跟不上學科進度的學生,廖芳瑜老師是我的MELP課程導師,我們一起擬定學習計畫,老師淺顯易懂的文法教學,讓我的英文實力提升不少,最後用Podcast、YouTube 影片和三篇報告完成MELP課程。


全力以赴,你所種下的種子,終會盛開

博屋瑪國小文化交流 在一位朋友的邀約下,我和幾位BIBA學生有了介紹家鄉給博屋瑪國小原住民學生的交流機會。博屋瑪國小位於山區,整個校園被群山環繞,建築充滿年代感,不過每層樓的空間都相當整潔,牆壁上有許多繪畫和泰雅族語。全英班共有七位不同國籍的學生分享自己的家鄉,輪到我的印尼語教學時,小學生精準的印尼語發音令我非常驚艷;作為交換,他們教導我們泰雅族語。博屋瑪國小的學生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每一個人都很和善,這是一生中難忘的回憶。


因為有所收穫,我學會分享

全力以赴,你所種下的種子,終會盛開

照片中的Christopher Day先生是逢甲的眾多演講中,我最喜歡的講者。Christopher Day先生是聯合國國際非政府組織工作的職員,他和我們講解如何培養自己的世界觀。他也提到,工作需要常常出差,與家人聚少離多,所以非常渴望能夠有個安定的生活。從他身上學到,若要獲得一項東西,必須有所犧牲。 大三擔任國貿全英班新生入學面試的工作人員時,為新生舒緩面試的緊張情緒,我和四位不同背景的學生,並和其中一位學生成為朋友,他放棄了別所學校的兩年學業,來到逢甲大學商學院,重新找回對學習的熱情,這位朋友的親身經歷也讓我更珍惜在逢甲學習的時光。 很幸運自己能夠參與各種校內活動,認識不同學系的學生;回想起在印尼的求學階段,我不是一個活躍的學生,來到台灣之後,在逢甲夜市附近打工,交了許多朋友;環境迫使自己經歷許多第一次,但我從來不後悔。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每一個走入我們生命的人都為更好的自己帶來不同的課題。 經過幾年在逢甲大學的學習,知道自己想要一樣東西時,必須非常努力,竭盡所能地爭取,即便結果並非我們心中期待,記得最重要的是過程。   原文網址:https://www.fcu.edu.tw/share/biba004/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