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科大社工系師生遠赴馬來西亞 交流樂齡照顧服務

樹科大社工系師生遠赴馬來西亞  交流樂齡照顧服務  113.08.15 【高雄訊】樹德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社工系)師生,包括徐國慶主任、楊慧滿老師,以及五名隨行學生,前往馬來西亞進行為期五天的國際交流活動。本次參訪主要目的在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借取外國專業發展經驗,並進一步發展合作網絡及推動未來的海外實習計畫。交流內容涵蓋參訪當地不惑生命學苑、馬來西亞樂齡照護協會及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透過深入互動和學術交流,舉辦一系列專業研討會和工作坊,探討長者照顧技術與實務等議題。 為期五日的參訪期間,參訪團並與不惑生命學苑、馬來西亞樂齡照護協會聯合舉辦「2024老人照顧專業知能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聚焦社區健康照顧與失能、失智照顧,探討台灣與馬來西亞在老人照顧領域中的經驗與挑戰。會中,徐國慶主任發表《大學推動社區健康照顧網絡建構初探:以樹德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為例》報告,分享樹德科技大學如何通過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建構社區健康照顧網絡,並提升社區福祉和社會參與。楊慧滿助理教授也分享帶領照顧者支持團體的反思與經驗,並探討如何在社區中有效提供支持服務,幫助照顧者應對壓力和挑戰;陳宇嘉教授發表台灣老人失能、失智照顧議題,詳細探討如何在亞健康、失能、失智老人照護中,促進照顧者的自我照顧,確保照護的持續性與品質。三位老師報告受到與會人員高度評價,展現台灣推動社區健康照顧的領先經驗。除了舉辦研討會,參訪團也與不惑生命學苑共同舉辦「老人照顧技術工作坊」,針對當地照顧者和專業人士,分享照顧基本技術與實務,幫助參與者掌握如何在日常照護中減輕壓力並提升照護效果。 參與活動的大二生胡玉佳說,這次交流無論是專業上的還是馬來西亞的風土民情都讓自己收穫頗豐,看到學院與生命線夥伴的熱情和堅定信念,開拓對於社工、長照學術的新認知,也加固自身專業能力。吳佳珂同學說,這次的海外交流是很特別的體驗,印象最深刻的是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也是最想了解的一塊,希望領略其幫助別人成長自己的核心價值。 徐國慶主任說,此行不僅讓樹科大師生加深馬來西亞老人照顧與心理健康服務現況,也促進彼此社會工作專業交流,成功擴展在馬來西亞合作網絡,未來跨國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推動銀髮照顧服務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心力。圖說一 參訪團拜訪不惑生命學苑(左至右:高桂蓮執行長、賴志楓會長、徐國慶主任、陳宇嘉老師)。

圖說二 參訪團聽取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謝成執行長簡報介紹協會服務內容。

圖說四 老人照顧專業知能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大合照。

圖說五 樹德科大與不惑生命學苑馬來西亞樂齡照護協會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圖/樹科大提供

圖說六 參訪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後大合照(前排左起:謝成執行長、徐國慶主任、鐘佳玟會長、陳宇嘉老師、楊慧滿老師)

  原文網址:https://www.stu.edu.tw/focus_news_single.php?id=5176

淡江第一位 林傑東獲應屆僑生僑委會委員長獎

林傑東獲應屆僑生僑委會委員長獎
林傑東獲應屆僑生僑委會委員長獎

【記者何柏均淡水校園報導】本校國企系四,來自印尼的僑生林傑東,榮獲2024年應屆畢業僑生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獎,為本校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學生。5月17日與其他各校33位得獎者,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接受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頒獎。 該獎項申請資格除要求在學期間學業成績平均達88分以上,或均為該學系前5%,林傑東大學期間成績優異,已取得學士班先修碩士班課程資格並修習碩士班課程,將於今年9月繼續就讀本校經營管理全英語碩士班;平時熱心服務,積極參與社團事務,也常在境外生春節聯歡會活動中展現舞蹈才華,優異表現讓他獲得肯定。 林傑東表示,選擇就讀本校係因為有很多英文授課的課程,且淡江的商管學系的表現在臺灣名列前茅。「過去四年裡,我從課程中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淡江學習環境對國際學生非常友善,還有很多課外活動,讓我不僅專注於學業,還能透過參加課外活動提升其他職能。」 他十分推薦淡江的大學生先修研究所課程,是一個能更快完成碩士學位的絕佳機會。「選擇就讀經營管理全英語碩士班,是因為該班提供全英文授課,特別吸引我。從這裡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將幫助我在未來商業發展領域能有更成功的職業生涯。」 除了課業,林傑東也在校內外兼職,培養出對於時間管理的能力。他分享自己通常會提前一週準備考試,並在考試前一天再次複習,圖書館便成為考前的最佳去處,也是幫助他獲得優異成績的推手之一。對於獲獎,林傑東感到非常高興和感激,因為可以用來支付就讀碩士班學費;而且因為該獎學金每所大學只能提名一位學生能獲得,也激勵了他更加努力學習。 關於未來,林傑東規劃在完成碩士學位後,在臺灣工作兩三年以獲得相關經驗,之後可能到其他國家尋找工作機會,或繼續留臺工作和生活,直到獲得永久居留證(APRC)。   原文網址: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7941

公私立學費拉近 輔大校長: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政府學費補助政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老牌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申請人數不減反增,圖為私立大學龍頭輔仁大學。

私校學費補助政策上路,大幅拉近公私立大學差距,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申請人數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呼籲同學勇敢追夢,輔大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頂尖師資、國考通過率、多元跨域學習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畢業生更是企業熱門首選,「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已於2月上路,學生就讀私校每學年可減免3萬5000元,大幅拉近與國立大學間的學費差距,影響所及,位於臺北的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今年收到的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報名人數,均較往年多出約3000人,公私立大學恐掀起搶人大作戰。 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例如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等,這些學校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風氣、財政資源豐富,再加上靈活的管理制度,在數百年歷史傳承的氛圍下,奠定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輔大校長藍易振。(輔大提供)

藍校長認為,明年即將慶祝創校100周年的輔仁大學是臺灣最具國際優勢的學校,不僅是全臺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海外合作的姊妹校亦將近500所,家數高居全臺第三,僅次於臺大及政大。學生只要繳納輔大的學費,即可以申請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等不同語系國家當交換學生,不僅可增強自身語言能力,也能提升國際觀。 其次,輔大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學生入學後可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雙主修、輔系或學分學程等的跨域學習;學校教師陣容更是堅強,有高達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更是私校之冠。 再以國考通過率而言,過去五年輔大學生在高普考、司法特考、會計師、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高達80%以上,輔大校友在各行業中更已形成根深蒂固緊密的連結,這些優異的表現也勝過不少國立大學。 輔大交通位置優越,學生和教職員上下班以及來校活動都有多元便捷的選擇,不僅能聘請國內外頂尖師資到校授課,同時也能與市區企業合作連結,便利性十足。 藍易振校長強調,輔大的軟硬實力體現在各個領域中,相較於中南部國立頂尖大學毫不遜色,同學申請大學時不要受到排名左右,應從自我興趣出發來選系,依外界口碑選擇輔大,才是明智之舉。

公私立學費拉近 輔大校長: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政府學費補助政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老牌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申請人數不減反增,圖為私立大學龍頭輔仁大學。

私校學費補助政策上路,大幅拉近公私立大學差距,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申請人數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呼籲同學勇敢追夢,輔大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頂尖師資、國考通過率、多元跨域學習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畢業生更是企業熱門首選,「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已於2月上路,學生就讀私校每學年可減免3萬5000元,大幅拉近與國立大學間的學費差距,影響所及,位於臺北的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今年收到的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報名人數,均較往年多出約3000人,公私立大學恐掀起搶人大作戰。 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例如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等,這些學校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風氣、財政資源豐富,再加上靈活的管理制度,在數百年歷史傳承的氛圍下,奠定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輔大校長藍易振。(輔大提供)

藍校長認為,明年即將慶祝創校100周年的輔仁大學是臺灣最具國際優勢的學校,不僅是全臺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海外合作的姊妹校亦將近500所,家數高居全臺第三,僅次於臺大及政大。學生只要繳納輔大的學費,即可以申請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等不同語系國家當交換學生,不僅可增強自身語言能力,也能提升國際觀。 其次,輔大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學生入學後可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雙主修、輔系或學分學程等的跨域學習;學校教師陣容更是堅強,有高達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更是私校之冠。 再以國考通過率而言,過去五年輔大學生在高普考、司法特考、會計師、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高達80%以上,輔大校友在各行業中更已形成根深蒂固緊密的連結,這些優異的表現也勝過不少國立大學。 輔大交通位置優越,學生和教職員上下班以及來校活動都有多元便捷的選擇,不僅能聘請國內外頂尖師資到校授課,同時也能與市區企業合作連結,便利性十足。 藍易振校長強調,輔大的軟硬實力體現在各個領域中,相較於中南部國立頂尖大學毫不遜色,同學申請大學時不要受到排名左右,應從自我興趣出發來選系,依外界口碑選擇輔大,才是明智之舉。

公私立學費拉近 輔大校長: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政府學費補助政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老牌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申請人數不減反增,圖為私立大學龍頭輔仁大學。

私校學費補助政策上路,大幅拉近公私立大學差距,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申請人數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呼籲同學勇敢追夢,輔大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頂尖師資、國考通過率、多元跨域學習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畢業生更是企業熱門首選,「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已於2月上路,學生就讀私校每學年可減免3萬5000元,大幅拉近與國立大學間的學費差距,影響所及,位於臺北的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今年收到的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報名人數,均較往年多出約3000人,公私立大學恐掀起搶人大作戰。 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例如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等,這些學校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風氣、財政資源豐富,再加上靈活的管理制度,在數百年歷史傳承的氛圍下,奠定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輔大校長藍易振。(輔大提供)

藍校長認為,明年即將慶祝創校100周年的輔仁大學是臺灣最具國際優勢的學校,不僅是全臺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海外合作的姊妹校亦將近500所,家數高居全臺第三,僅次於臺大及政大。學生只要繳納輔大的學費,即可以申請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等不同語系國家當交換學生,不僅可增強自身語言能力,也能提升國際觀。 其次,輔大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學生入學後可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雙主修、輔系或學分學程等的跨域學習;學校教師陣容更是堅強,有高達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更是私校之冠。 再以國考通過率而言,過去五年輔大學生在高普考、司法特考、會計師、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高達80%以上,輔大校友在各行業中更已形成根深蒂固緊密的連結,這些優異的表現也勝過不少國立大學。 輔大交通位置優越,學生和教職員上下班以及來校活動都有多元便捷的選擇,不僅能聘請國內外頂尖師資到校授課,同時也能與市區企業合作連結,便利性十足。 藍易振校長強調,輔大的軟硬實力體現在各個領域中,相較於中南部國立頂尖大學毫不遜色,同學申請大學時不要受到排名左右,應從自我興趣出發來選系,依外界口碑選擇輔大,才是明智之舉。

公私立學費拉近 輔大校長: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政府學費補助政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老牌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申請人數不減反增,圖為私立大學龍頭輔仁大學。

私校學費補助政策上路,大幅拉近公私立大學差距,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申請人數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呼籲同學勇敢追夢,輔大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頂尖師資、國考通過率、多元跨域學習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畢業生更是企業熱門首選,「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已於2月上路,學生就讀私校每學年可減免3萬5000元,大幅拉近與國立大學間的學費差距,影響所及,位於臺北的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今年收到的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報名人數,均較往年多出約3000人,公私立大學恐掀起搶人大作戰。 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例如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等,這些學校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風氣、財政資源豐富,再加上靈活的管理制度,在數百年歷史傳承的氛圍下,奠定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輔大校長藍易振。(輔大提供)

藍校長認為,明年即將慶祝創校100周年的輔仁大學是臺灣最具國際優勢的學校,不僅是全臺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海外合作的姊妹校亦將近500所,家數高居全臺第三,僅次於臺大及政大。學生只要繳納輔大的學費,即可以申請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等不同語系國家當交換學生,不僅可增強自身語言能力,也能提升國際觀。 其次,輔大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學生入學後可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雙主修、輔系或學分學程等的跨域學習;學校教師陣容更是堅強,有高達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更是私校之冠。 再以國考通過率而言,過去五年輔大學生在高普考、司法特考、會計師、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高達80%以上,輔大校友在各行業中更已形成根深蒂固緊密的連結,這些優異的表現也勝過不少國立大學。 輔大交通位置優越,學生和教職員上下班以及來校活動都有多元便捷的選擇,不僅能聘請國內外頂尖師資到校授課,同時也能與市區企業合作連結,便利性十足。 藍易振校長強調,輔大的軟硬實力體現在各個領域中,相較於中南部國立頂尖大學毫不遜色,同學申請大學時不要受到排名左右,應從自我興趣出發來選系,依外界口碑選擇輔大,才是明智之舉。

輔仁大學境外華語暨文化中心拓點:開啟海外華語學習與校中校模式

▲輔仁大學境外華語暨文化中心揭牌(印尼雅加達UPH校區)。右二: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左二:印尼UPH College首席執行長廖珮宏校友Wiginy Kusliawan、右一:輔仁大學林耀南國際長、左一:Pelita Harapan教育基金會董事李明校友Minny Riady 

本校國際處籌備了二個月的華語文中心境外拓點,先於2024年4月由國際處馬明傑副國際長、國際學生中心黃渼婷主任與印尼UPH College 首席執行長,亦是輔仁大學英文系校友的廖珮宏學姊Wiginy Kusliawan進行初步會談,其後與跨文化研究所對外華語教學學程李子瑄召集人以及朱曼妮老師進行討論,議定學生實習合作細項。6月17日則由跨文化研究所周岫琴所長與UPH College簽訂實習合約,而後於7月12日正式在印尼雅加達UPH College校區由藍易振校長以及林耀南國際長親自簽訂二校合作協議,正式掛牌,名為【輔仁大學境外華語暨文化中心】(Fu Jen Overseas Cente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輔仁大學第一個境外華語中心,歷經兩個月的密集討論後,展現豐碩具體的成果,並具有相當代表性。 這一切須感謝創辦UPH College的希望之光基金會Yayasan Pendidikan Pelita Harapan(YPPH)。此基金會於印尼創辦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研究所等多所基督教學校,提供優質專業及全人教育。與國際間有著相當優良的連結並具備多元且無限的發展潛力。此次兩校的合作在UPH College首席執行長廖珮宏校友以及Pelita Harapan教育基金會董事李明校友Minny Riady(管院校友)的大力支持之下,不僅於未來能提供輔大有志於赴海外教授華語的學生更多實習機會,同時也能在印尼當地培養學生具備更好的華語能力、來台就讀,以及華語師資,因應印尼未來對於華語師資的需求。 此中心揭牌後,本校跨文化研究所將於113學年度陸續派遣實習生以及教師,至印尼雅加達UPH College校區以及錫江(SDH Makassar)實習、教授華語。未來將邀請校內相關系所加入後續拓點,俾使此境外華語文中心更能夠發揮更多功能。 此次的掛牌對於輔仁大學華語教學境外拓點具有重要意義。雅加達的模式將會成為印尼後續境外華語暨文化中心設立的標竿。此境外中心的設立也呼應校長的治校策略,建立【校中校】發展模式。期盼相關系所一起加入華語教學海外實習,以及本校境外華語中心拓點的行列,在本校印尼校友的支持之下,得以擴大規模。

 ▲國際長林耀南偕同國際處同仁協助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跨文化研究所與UPH College簽訂學生實習協議,中文系王欣慧主任以及林郁迢老師前來聽取UPH學校簡介。由右至左:林耀南國際長、跨文化研究所周岫琴所長、UPH College 首席執行長廖珮宏校友Wiginy Kusliawan、中文系王欣慧主任、國際學生中心黃渼婷主任、中文系林郁迢老師。
 ▲國際處同仁、民生學院院長與印尼校友廖珮宏商討兩校合作以及設立華語文中心事宜。 由右至左:馬明傑副國際長、UPH College首席執行長廖珮宏校友Wiginy Kusliawan、國際學生中心黃渼婷主任、民生學院郭孟怡院長。

永續•未來 淡江的DNA 永續營引領學員感受AI魅力

TVBS永續報導研習營淡江場

【記者林育珊淡水校園報導】本校與TVBS信望愛基金會7月6日、7日在淡江校園舉辦「AI+SDGs=∞ 2024 TVBS永續報導研習營」,吸引上百人報名參加,從高中生到創生團隊農民,年齡橫跨50年。成員有學生、教育工作者、傳播業,及來自各行業的社會人士,他們在營隊中認識建設性新聞的影響力,對於新聞報導角度有了積極負責任的態度。同時學習到運用AI科技將素材組合,落實SDGs目標,感受到AI與永續未來對於人類生活巨大的影響力。 研習營講師以本校教師為主力,包括秘書長兼淡江時報社社長馬雨沛、永續中心「淡水好生活」USR計畫主持人黃瑞茂、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文學院院長紀慧君、資訊處資訊長石貴平、網路管理組組長張維廷,將淡江AI能量導入,並引介學員與淡江版的ChatGPT「淡小虎」協作,報導大淡水地區創生團隊的成果。還有以VR專題甫獲得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的大傳系校友、鏡傳媒READr專題製作人李又如以創新的報導模式,從資料新聞、新聞遊戲、開放式新聞專題互動建構、VR新聞報導專題各類型分享,讓參與者大開眼界。

TVBS永續報導研習營淡江場

兩天營期以「永續・未來」為題安排三部曲活動,黃瑞茂以創辦人2003年的名言「未來不是預見,而是如何實現(The Future is not foresee but how to enable it.)」開場,告訴學員淡江的未來觀緊扣永續,經營大淡水就是未來化的實踐。 營隊邀請大淡水地區的10個地方團隊進行「永續・未來」二部曲RoadShow,讓上百名參與者掌握地方團隊於永續發展指標(SDGs)投入與關心的議題。由學員分組實地採訪地方創生團隊,包括:無論如河、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正德里小阿德課後照顧班、淡水社區大學、香草街屋、頂田寮有機農場、旅學堂、淡水商圈觀光文化協會、新北巿智慧綠能社區化合作社、淡水南北軒。並媒合小組與創生團隊進行採訪,採集永續於地方創生的脈絡為實作題材。 第二天學員實際與「淡小虎」協作,在3小時內產出永續報導,10組作品在研習營成果發表,運用所學以地方創生團隊故事發揮創意,製作影片、規劃融媒體報導形式。在「永續・未來三部曲」與全員分享成果,由評審給予建議,並頒發優等獎、人氣獎。採訪「香草街屋」的第五組學員們獲得營隊競賽第一名,他們在營期第一晚就相約討論作品方向,並試用淡小虎生成圖片,使用文字敘事稿生成影音作品,不斷修改下,終於完成作品,得到評審嘉許。 學員張協源肯定活動成效,給予「淡江大學x TVBS,AI + SDGs =無限可能」的評價。之前參與許多AI演講都無法理解的徐寶龍分享,這次聽到淡江大學AI創智學院李院長幽默又宏觀的分享,讓他「終於知道什麼是AI」,也經由參訪「AI實境場域」看到AI多元的呈現方式。   原文網址:https://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58031

無懼少子化 東海斥資五億打造兩棟全新宿舍

無懼少子化的浪潮,甫站上世界百大的東海大學仍逆向操作斥資近五億打造兩大棟全新綠建築宿舍。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即將於八月落成的全新宿舍,從建材、建造到室內設備選擇皆以綠建築指標設計,作為全台首座長住型綠建築之男女混住宿舍,這兩棟全台最新的綠建築透過城市綠廊的概念連結臺灣大道,將校園與城市景觀進行連結,也為台中市容再添新意。  

東海新建宿舍外貌示意圖

無懼少子化,甫站上世界百大的東海大學仍逆向操作斥資近五億打造兩大棟全新綠建築宿舍,將於八月落成。   東海大學近年來喊出翻轉校園的口號,除了從教學開始突破大學教育圍欄,更耗資近五億興建全新的長住型宿舍,打破過去封閉式宿舍型態,將校園與社區連結,新宿舍外庭園的造景設計是延續東海傳統四合院學生宿舍氛圍,以廊道、階梯廣場休憩區與舊宿舍區銜接,並設計階梯廣場休憩區,提供住宿生在課餘時有更寬廣的戶外休閒空間。東海大學總務長柯耀宗表示,新型宿舍共兩棟,每棟9層樓高,共計700個床位。  

東海新建宿舍外貌示意圖

全新宿舍從建材、建造到室內設備選擇皆以綠建築指標設計,作為全台首座長住型綠建築之男女混住宿舍,更透過城市綠廊的概念連結臺灣大道,為台中市容再添新意。   總務長柯耀宗指出,東海新型學生宿舍採用永續建築設計,從回收建材、設計、水資源系統設置,以及基地的綠化及保水等都符合綠建築標準,目前也已拿到內政部頒發的候選綠建築證書。 柯耀宗說,新宿舍具有「家」的氛圍,透過群組式空間設計,從個別寢室到群組生活空間,包含共用廚房、起居室、交誼廳、研討室、健身活動空間等,空間規劃也搭配東海住宿主題村、博雅書院等住宿學習方式,讓學生從生活中共膳、跨系共學,落實博雅生活教育。   學務長龍鳳娣表示,新建宿舍一學期四人房租金為2萬7800元,兩人房為4萬1300元,寒假可繼續留宿使用,以減少搬遷的困擾,目前預計以大一新生為優先入住對象,學校多出的700個床位將全面整修,提供給大二以上學生使用,解決宿舍不足與老舊的問題。張國恩校長表示,少子化的衝擊下,東海大學仍無懼的斥資近五億打造國內最新的宿舍,說明東海大學是一所以學生為主,對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極為重視的大學,目前為了解決校內其它男女宿舍老舊問題,已向教育部申請補助,經費核撥後將進行全面老舊宿舍整修,以優化校內宿舍,提供最優質的住宿學習環境。   原文網址:https://www.thu.edu.tw/web/news/news_detail.php?cid=8&id=4136

無懼少子化 東海斥資五億打造兩棟全新宿舍

無懼少子化的浪潮,甫站上世界百大的東海大學仍逆向操作斥資近五億打造兩大棟全新綠建築宿舍。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即將於八月落成的全新宿舍,從建材、建造到室內設備選擇皆以綠建築指標設計,作為全台首座長住型綠建築之男女混住宿舍,這兩棟全台最新的綠建築透過城市綠廊的概念連結臺灣大道,將校園與城市景觀進行連結,也為台中市容再添新意。  

東海新建宿舍外貌示意圖

無懼少子化,甫站上世界百大的東海大學仍逆向操作斥資近五億打造兩大棟全新綠建築宿舍,將於八月落成。   東海大學近年來喊出翻轉校園的口號,除了從教學開始突破大學教育圍欄,更耗資近五億興建全新的長住型宿舍,打破過去封閉式宿舍型態,將校園與社區連結,新宿舍外庭園的造景設計是延續東海傳統四合院學生宿舍氛圍,以廊道、階梯廣場休憩區與舊宿舍區銜接,並設計階梯廣場休憩區,提供住宿生在課餘時有更寬廣的戶外休閒空間。東海大學總務長柯耀宗表示,新型宿舍共兩棟,每棟9層樓高,共計700個床位。  

東海新建宿舍外貌示意圖

全新宿舍從建材、建造到室內設備選擇皆以綠建築指標設計,作為全台首座長住型綠建築之男女混住宿舍,更透過城市綠廊的概念連結臺灣大道,為台中市容再添新意。   總務長柯耀宗指出,東海新型學生宿舍採用永續建築設計,從回收建材、設計、水資源系統設置,以及基地的綠化及保水等都符合綠建築標準,目前也已拿到內政部頒發的候選綠建築證書。 柯耀宗說,新宿舍具有「家」的氛圍,透過群組式空間設計,從個別寢室到群組生活空間,包含共用廚房、起居室、交誼廳、研討室、健身活動空間等,空間規劃也搭配東海住宿主題村、博雅書院等住宿學習方式,讓學生從生活中共膳、跨系共學,落實博雅生活教育。   學務長龍鳳娣表示,新建宿舍一學期四人房租金為2萬7800元,兩人房為4萬1300元,寒假可繼續留宿使用,以減少搬遷的困擾,目前預計以大一新生為優先入住對象,學校多出的700個床位將全面整修,提供給大二以上學生使用,解決宿舍不足與老舊的問題。張國恩校長表示,少子化的衝擊下,東海大學仍無懼的斥資近五億打造國內最新的宿舍,說明東海大學是一所以學生為主,對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極為重視的大學,目前為了解決校內其它男女宿舍老舊問題,已向教育部申請補助,經費核撥後將進行全面老舊宿舍整修,以優化校內宿舍,提供最優質的住宿學習環境。   原文網址:https://www.thu.edu.tw/web/news/news_detail.php?cid=8&id=4136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