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大的蟄伏而出、高教的社會公益 立足國際 放眼全球 接軌國際交流

近5年招生穩定 帶領學生表現亮眼 玄奘大學邁向創校第25週年,在高教少子女化的艱困時刻,招生穩定發展,致力於校務治理、院系特色及招生策略等面向的發展。2021年的院系自辦品保評鑑過程,各學院系的教學品質及系所經營一致獲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認可與肯定。玄大的校務治理不曾怠惰,積極投入預算於學生學習環境的優化及改造,藉由學院系創新跨域課程之規劃與產業鏈結,提供學生多元實習資源、畢業即就業之學用合一的實踐機會。細數玄大如上校務的投注,玄大學生的表現是最大的回饋,他們征戰國內外競賽屢獲佳績、證照高考成績亮眼,期盼透過以上踏實穩健的步伐,帶領玄大永續發展。 國際的辦學視野 異文化體驗活動 玄大鼓勵學生「立足國際,放眼全球」,連續5年獲教育部學海計畫,截至目前已有35名學生至日本關西大學、松山大學、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克拉克大學、韓國檀國大學等校交換遊學;108名學生前往日本大型國際滑雪場、渡假飯店、越南紡織廠實習;在校內移地教學計畫補助學生出國機票的政策推動中,目前已推派183位學生赴美國、日本、韓國、捷克、德國、義大利等國進行海外學習。近三年新冠疫情影響,玄大國際交流仍未間斷,轉以開設國際視訊合作課程。此外,校園內亦積極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透過外語比賽、異文化體驗活動,將國際元素在校(地)呈現。 深耕公益關懷 帶領弱勢學生翻轉人生 玄大推動「學習替代工讀」計畫,投注預算補助,提供弱勢學生工讀學習金,藉由參與指導老師課程的學習,讓弱勢學生安心就學、完成學業,翻轉人生。 玄大的校務治理政策中乃強調「學用合一」的實踐,近年積極與業界建立實習平台,自2018年起分別與54家大型機構簽訂MOU。近4年已有千位學生參與MOU機構相關課程學習,百位學生至相關機構實習,其中亦有許多學生留任正式獲聘;社會科學院學生考取社工師、心理師、律師、書記官、法警、禮儀師;餐旅管理學系學生管家、女裝、中西餐丙級;視覺傳達學系與大眾傳播學系學生獲得Unitys 3D、TQC+影像編輯製作、數位成音及數位剪輯等專業證照。 創新跨域與數位科技之教學環境推動 玄大為提供學生更多學習空間,秉持數位科技、跨領域結合實務理念,耗資千萬投資創新教學軟硬體,運用創新的教學設備與環境,參與企業跨域產學合作及創新創業團隊競賽。2016年斥資四億打造雲來會館,高級教學實習飯店後,陸續建置專業教室。2020年專題導向式學習教室虛擬攝影棚,實踐了「做中學/學中做」理念的創客生態育成基地。2021年斥資百萬打造「多功能和風情境教室」,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日本文化、沉浸學習日語的環境。應用心理學系建置多元團體活動專業教室,打造整合性的心理治療人員的超級培訓基地。 招生文章新聞聯結:https://www.hcu.edu.tw/newstu/newstu/zh-tw/hotnews/5F30FFD6BFDF4BC1881AA3EB248E4C0F

玄奘大學接軌國際提供學生出國圓夢的機會
應用心理學系具有多元團體活動專業教室。
玄奘大學斥資億元打造多元化教學教室。

 

臺藝大校友頭角崢嶸、熠熠生輝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為國內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完整之藝術專業大學,創校66年培育無數傑出校友,囊括多次金馬、金鐘、金曲、金穗獎等各項殊榮,如:坎城與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2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金馬影展終身成就資深影人王童、金馬獎最佳短片導演沈可尚、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陳淑芳、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劉冠廷、創造公視戲劇收視最高記錄的《通靈少女》編導陳和榆、第一位在林肯中心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馬水龍、《橄欖樹》暢銷作曲家李泰祥、臺灣第一支專業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金曲與金鐘獎創作人黃韻玲、亞洲人在歐洲第一位終身駐院指揮簡文彬、專精模仿與詼諧的著名藝人邰智源、6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的方序中、亞洲藝術中心創辦人李敦朗、身兼藝術家與教育家的前政務委員黃光男等國內外知名人物。 目前臺藝大設有美術、設計、傳播、表演藝術、人文等五大學院,各學院囊括國際一流大學之藝術博士與專業知名師資,兼具創作與理論,富有多元完整的藝術類型,以傳統、在地的藝術為根基,整合科技領域,結合人文涵養,並於臺藝大第二校區打造出國內大學中佔地最大(2.7公頃)的「臺藝大文創園區」,除引進業界資源與創造文創產業育成環境外,亦在其中開創各式優質的教學研究空間,如:美術/設計學院大工坊、表演藝術學院實驗劇場等多功能工作基地。 藉由推動工作坊及多元學習課程等教學創新模式,為學生打造多元彈性的學習環境,同時導入產學資源,創造出師生共創共享的藝術舞臺。本校亦整合校內各項場域與教學研究資源,打造出科技藝術跨域的藝術實驗聚落,持續深化培育具國際競爭力之優質人才的教育基地及學創平臺。回首66年的藝術歷程,迄今已鑄就無數頭角崢嶸的藝術家及精銳人才,臺藝大將持續發揚藝術力量,實踐藝術扎根,致力培育新生代藝術創作的專業能力。

第50屆傑出校友10位當選人:(一)美術學院-周育正(美術系)、林徹人(雕塑系)、吳祥瑋(古蹟系)。(二)設計學院-艾怡良(視傳系)、高逸軍(多媒系)。(三)傳播學院-賴秀雄(電影系)、吳廷宏(廣電系)。(四)表演學院-劉冠廷(戲劇系)、江振豪(國樂系)、周怡(舞蹈系)。

臺藝大校友頭角崢嶸、熠熠生輝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為國內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完整之藝術專業大學,創校66年培育無數傑出校友,囊括多次金馬、金鐘、金曲、金穗獎等各項殊榮,如:坎城與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2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金馬影展終身成就資深影人王童、金馬獎最佳短片導演沈可尚、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陳淑芳、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劉冠廷、創造公視戲劇收視最高記錄的《通靈少女》編導陳和榆、第一位在林肯中心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馬水龍、《橄欖樹》暢銷作曲家李泰祥、臺灣第一支專業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金曲與金鐘獎創作人黃韻玲、亞洲人在歐洲第一位終身駐院指揮簡文彬、專精模仿與詼諧的著名藝人邰智源、6度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的方序中、亞洲藝術中心創辦人李敦朗、身兼藝術家與教育家的前政務委員黃光男等國內外知名人物。 目前臺藝大設有美術、設計、傳播、表演藝術、人文等五大學院,各學院囊括國際一流大學之藝術博士與專業知名師資,兼具創作與理論,富有多元完整的藝術類型,以傳統、在地的藝術為根基,整合科技領域,結合人文涵養,並於臺藝大第二校區打造出國內大學中佔地最大(2.7公頃)的「臺藝大文創園區」,除引進業界資源與創造文創產業育成環境外,亦在其中開創各式優質的教學研究空間,如:美術/設計學院大工坊、表演藝術學院實驗劇場等多功能工作基地。 藉由推動工作坊及多元學習課程等教學創新模式,為學生打造多元彈性的學習環境,同時導入產學資源,創造出師生共創共享的藝術舞臺。本校亦整合校內各項場域與教學研究資源,打造出科技藝術跨域的藝術實驗聚落,持續深化培育具國際競爭力之優質人才的教育基地及學創平臺。回首66年的藝術歷程,迄今已鑄就無數頭角崢嶸的藝術家及精銳人才,臺藝大將持續發揚藝術力量,實踐藝術扎根,致力培育新生代藝術創作的專業能力。

第50屆傑出校友10位當選人:(一)美術學院-周育正(美術系)、林徹人(雕塑系)、吳祥瑋(古蹟系)。(二)設計學院-艾怡良(視傳系)、高逸軍(多媒系)。(三)傳播學院-賴秀雄(電影系)、吳廷宏(廣電系)。(四)表演學院-劉冠廷(戲劇系)、江振豪(國樂系)、周怡(舞蹈系)。

一場與生命的對話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活著,不僅只是為了生存。 如果期待活出不一樣的生活;創造不一樣的生命,並且從種種框架中開解,建構無限可能的生機,投入生命教育,將是此刻創造「生存、生活、生命之三生有幸人生」的重要時機。 生命教育學程歡迎您!

暨大、東海跨校研究果蠅登國際期刊 有望應用病媒防治

暨大、東海跨校研究果蠅登國際期刊 有望應用病媒防治

暨南國際大學與東海大學跨校研究果蠅,發現雄蠅間具有明顯的同性求偶行為,並證明果蠅具有明顯的夜間睡眠障礙和過度活動的行為反應,該研究也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藉基因操作操控生理反應,有望針對植病昆蟲的生理調節,提供新興的病媒昆蟲防治策略。 暨南國際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傅在峰、副教授曾惠芬,與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玉真等人,組成跨校的研究團隊,利用果蠅模式生物一窺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間緊密維繫複雜的求偶行為反應,登上Nature系列頂級期刊,研究成果斐然。 暨大表示,這項論文研究的開端起源於六年前,東海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玉真發現一基因轉殖品系的果蠅,具有明顯的夜間睡眠障礙與過度活動的行為反應,更意外地觀察到該轉殖品系雄蠅間具有明顯的同性間求偶行為。 蔡玉真迅速的與研究專長為神經網絡與行為科學的暨大應用化學系教授傅在峰組成研究團隊,又邀攬具有生化分析專長的暨大應用化學系副教授曾惠芬加入此研究,成功建立了跨校級且具備不同研究專業的合作團隊,加速開展此重要的科學研究。 研究發現,在雄果蠅大腦內參與胰島素生成的細胞簇(insulin producing cells; IPCs)中,若其中的wide awake (又稱wake)基因缺失,將使類胰島素神經激素的過度分泌,最終導致嗅覺感覺神經元對雄性特異之性費洛蒙11-cis-vaccenyl acetate (cVA)的感受力顯著降低,終至發生雄果蠅同性間的求偶行為發生。此一重要研究成果已於日前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傅在峰說,單一基因wake在神經分泌細胞主導一系列長距離且複雜的神經、內分泌網絡活動,影響著複雜的動物行為。透過基因操作能操控這些生理反應,希望能針對植病昆蟲的生理調節,提供新興的防治策略。未來更將進一步檢視人類或高等動物wake同源基因,是否也具此重要功能,進而理解脊椎動物胰島素分泌調節與後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控機制,在提升醫療需求上提供新法。     原文網址:https://rpage.ncnu.edu.tw/p/404-1000-5819-1.php?Lang=zh-tw

勇於挑戰不設限!校友蔣珮珮榮登大馬最高直播場數主持人

圖說如下

「我非常感恩,從來沒有後悔當初毅然決然轉換跑道,投入網路直播平台。」馬來西亞華語主持一姐蔣珮珮,畢業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現任eshoplive Asia主持人。電台DJ出身的她,縱橫主持界超過26年,還曾參與電視劇演出,身為世新人的她勇於嘗試,多年前從主持舞台轉戰電視購物台,短時間內即創造驚人銷售額。兩年前再從電視購物台跨界網路平台,在疫情逆勢下,創造個人生涯主持輝煌紀錄,一年內主持了892場直播,榮獲馬來西亞紀錄大全頒發「年度臉書直播場數最高主持人獎」,堪稱大馬華人影視圈主持一姊!

工作遭遇瓶頸 赴世新深造重拾信心

蔣珮珮為世新大學第5屆傑出校友,自學校畢業已20個年頭,回憶當初暫離職場,一心一意只想進入世新求學的歷程,依然充滿感恩。1994年20歲的她進入馬來西亞廣播電臺,雖然當時待遇並不優渥,但憑藉著對廣播的熱愛及家人的支持,她仍接受挑戰堅持下去,期間也得到許多主持大型活動及頒獎典禮的兼職機會,漸漸打響知名度。工作5年後她遭遇到了瓶頸,「當時我覺得很迷茫,好像路越走越窄,所以便下定決心要去念書,既然要念,就要選最專業的學校。」為了實現念大學的心願,蔣珮珮遠渡重洋,到傳播教育龍頭世新大學深造。 1999年,蔣珮珮進入新聞學系二年制在職專班進修,課餘時光幾乎都在世新廣播電臺工讀,對於系上師長、同學和電臺指導老師林素蘭、馮文清、倪琇茹等人事物念茲在茲。「那時我每天早上6點半就去開門,原本只會主持,在世新電臺工讀一年多,最後連機器操作和維修都學會了,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機器哪裡出問題。」她認為在世新就讀期間,對她幫助很大,不僅重新建立了自信心,更清楚未來人生方向,也結交到許多知心好友,直到現在都仍和電臺老師保持密切聯繫。

主持節目游刃有餘 獲獎無數活躍大馬娛樂圈

圖說如下

從世新畢業後,蔣珮珮2001年回到大馬,即為劉德華、郭富城、黎明、王力宏等大牌明星主持記者會,活躍於大馬娛樂圈。她犀利的口條和風格,深受大馬民眾喜愛,是馬來西亞唯一參與最多官方活動的中文節目主持人,主持多屆大馬音樂盛事-娛協獎頒獎典禮,及大型公益慈善活動,包括:南亞大海嘯賑災活動、中國大陸四川賑災活動、Hope & Smile日本311地震海嘯慈善募款活動等,也曾專訪前副總統蕭萬長等政商名人。 蔣珮珮主持各類型節目皆游刃有餘,其中令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就屬尺度大膽的兩性節目。她也以現代新女性的形象,敢言、坦率、樂觀又不失幽默的性格,被大馬媒體封上「辣嘴主持人」的稱號,並於2014年入圍多項馬來西亞金視獎,包括:「最佳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五大最受歡迎女藝人」。而蔣珮珮也挾著其高人氣及過人實力,出演2009年偶像劇《咖啡戀人館》、NTV 7連續劇《平底高跟鞋》女主角。

從主持界轉戰購物台 勇於挑戰開創另一片天

圖說如下

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蔣珮珮毅然決然轉戰當時大馬剛興起的電視購物台,在短時間內屢創高銷售額,成為購物台一姐。2019年她再度轉換跑道,跨界到網路購物平台,當時周遭朋友都不看好,但她卻從未因此退卻。「遇到困難時,我都會在心裡告訴自己:Never give up,成功是留給堅持下去的人!」她抱持「永不放棄」的世新人精神,加入eshoplive Asia網路直播平台,成為虛擬主持世界的主持人,在疫情逆勢下,一年內共主持了892場網路直播,累積主持時間高達1070.58小時,讓她勇奪馬來西亞紀錄大全「年度臉書直播場數最高主持人獎」殊榮! 「雖然這兩年工作壓力很大,但對我來說收穫也很多,這些都是非物質帶給我的一種滿足感!」蔣珮珮將她的成功歸功於整個團隊,「感謝跟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團隊,還有我視為親朋好友的觀眾追隨者。」另外她也不忘感謝公司給予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她深刻體會到,「成就別人勝於成就自己,使命感有多大,路就有多遠」的道理。蔣珮珮堅定地說:「雖然疫情肆虐,只要我們相信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創一定贏!」

以世新為傲 延續老校長「我要說話」精神

圖說如下

除了在幕前綻放光彩,蔣珮珮亦經常受邀至馬來西亞大專校院、中學演講。「你會說話嗎?」在全球掀起學習華語熱潮的當下,蔣珮珮提醒有心朝傳播媒體業發展的學弟妹,掌握好發聲、說話的技巧,若在說話時說得不清楚、不夠生動,等於是傳達失效。她期盼延續世新創辦人成舍我先生的名言「我要說話」,勉勵學弟妹,「身為傳播人更要懂得說話,在展現自我之外,也為需要援助的人發聲。」勇於接受挑戰的她,也不忘提醒世新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積極投入,讓自己打從心底喜歡上這件事,從中找出樂趣,如此才能做得長遠。

圖說如下

心繫母校的蔣珮珮,儘管人在馬來西亞,仍經常幫忙世新校友會的活動,協助招生宣傳,提高世新大學在馬來西亞的知名度。「身為世新人的我,永遠以世新為傲!希望透過校友會的努力,讓更多大馬有志青年一起加入世新大家庭!」 原文網址: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28557  

玄奘大學值得你來 在這裡你將被看見

玄奘大學為重視教學品質、學習績效及關懷學生的大學,近年來屢獲教育部與衛福部等多項競爭型計畫,是一所重視教學、研究與實務的精緻教學型大學。為配合社會新興產業人才需求及教育部「提升就業競爭力、強化學用合一」的政策方向,玄大打破地理及學科的界線,力求產學無縫接軌。 境外移地教學 放眼世界 玄大鼓勵學生「立足國際,放眼全球」,自106年獲教育部學海計畫或本校豐厚獎助金,已有 27 名學生至日本關西大學、松山大學、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克拉克大學、韓國檀國大學等校交換研修取得學分;海外實習亦成果豐碩,連續4年推薦45名學生前往日本大型的國際滑雪場、渡假飯店及越南紡織廠實習,除了增強語言溝通能力之外,已有數名學生獲聘於畢業後至該相關企業任職;透過移地教學計畫,全額補助機票費用,推派183 位學生赴美國、日本、韓國、捷克、德國、義大利等國進行海外學習,刺激學習欲望,壯大跨國學習勇氣。

創新教學大樓X跨域學習 玄大更耗資千萬投資創新教學軟硬體及空間,培養新世代技術觀念與實務能力並濟的優秀T型人才。藉由創新雲端教室的業界先進AR/VR(虛擬/擴增實境)課程設備、互動式教學系統與創客中心「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搭配專題導向式學習教室(PBL),使玄大學生持續參與企業跨域產學合作計劃及創新創業團隊競賽!

產業實習平台 專技高考亮眼 玄大積極與業界建立實習平台自107年度起與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紡拓會、台灣博迪公司等31家大型機構簽訂MOU,近三年來已有522位學生參與MOU機構相關課程學習,86位學生至相關機構實習,其中有24位優秀學生正式獲聘,315位學生考取社工師、心理師、律師、書記官、法警、禮儀師、管家、女裝、SCA咖啡烘焙、 Unitys 3D、數位成音及數位剪輯等專業證照,其中社工師考取54位 、心理師44位、律師4位、禮儀師16位。為人才培育一條龍樹立了成功典範。

厚植實力 成就夢想 玄大四大學院各有專擅,如社會科學院應心系、社工系、法律系及宗教系重視培育學生參加國家考試,學生專技高考成績亮眼,值得一提的是已培育超過180位社工師、128位心理師。傳播學院與紐約電影學院簽署雙聯學制及媒體產業簽訂MOU,打造畢業即就業的專業能力,而傳播學院大傳系與廣電系於2020第四屆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榮獲長片組與短片組優等獎,已連續3年獲得此獎項的殊榮,影劇系108年度榮獲第三屆海峽兩岸校園歌手總冠軍、十佳歌手及最佳風采三大殊榮,並有學生入選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2020 GAP YEAR 兩廳院壯遊駐館藝術家」。 藝術設計學院藝創系、視傳系及時尚系鏈結產業名師匯集,厚植學生設計美學實戰能力,109年度教育部指導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所主辦的「全國學生美展」藝術設計學院於平設、漫畫、西畫、版畫類別再創佳績,榮獲特優一名、優等二名、甲等二名、佳作八名,總積分領先全國大專美術科系,學院目前累計拿下三屆的「全國學生美展」及「全國學生繪本創作奬」雙料總冠軍,持續於全國競賽中顯露頭角。 國際餐旅暨管理學院餐旅系及應日系方面,玄大斥資四億打造高級教學實習飯店雲來會館,整合跨系軟實力,積極推動境外實習,拓展學生國際學習移動力,此外餐旅系於109年度第十四屆「菩提金廚獎」擊敗眾多高手,勇奪社會組及學生組雙金牌。應日系於109年度有14位學生申請海外實習,全數皆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獎學金補助,前往日本長野縣、岐阜縣、新潟縣進行約3個月的帶薪實習,這些孩子勇氣改變自己的世界、與豐富他們的求學生涯。

              原文網址:https://www.hcu.edu.tw/HCU/hcu/zh-tw/-masterhcunews/C951EAB4587C462EA916779D6D4EA014

輔英科大接軌醫護大未來 「智慧護理-創新學習中心」啟用

輔英科大創校63年,培育我國醫護人才逾六萬人,為因應「自我學習」和「智慧學習」的教育發展趨勢,首創建置「智慧護理-創新學習中心」,並於5月14日正式揭牌啟用。為因應目前國內二級疫情,校方依防疫規定,控制觀禮人數,室內採梅花座並以直播方式呈現簡單隆重的儀典。

1

校長顧志遠表示智慧護理中心的設立,為輔英護理開啟新紀元,也是該校科技醫護理念拼圖之一,期許師生善用科技與臨床實境結合的虛實整合的擬真教學,為需才孔急的醫療產業培育「未來護理師」。 智慧護理中心設在護理大樓六樓共250坪,校方自籌工程款、教學設備則主要教育部補助款購置,規劃理念包含:虛實整合及專業互動的學習,分置「實務技能學習」、「虛擬實境學習」和「智慧問診學習」等三個場域,昨天上午由顧志遠校長偕護理學院黃芷苓院長、護理系黃如萍主任等校內主管共同啟用。

1

顧志遠表示,輔英為台灣護理人才搖籃,校友遍及全國各大醫療院所,校方近年來為呼應護理教育典範革新,重新裝修護理臨床技能檢定中心,並設置如:婦產兒護理、急重症情境、精神護理情境模、手術室護理情境、跨領域護理教學等專業實技演練教室,108年6月啟用全國最大的「高齡全程照人才培育中心」,如今「智慧護理-創新學習中心」的揭牌啟用,將護理教學帶入智慧醫療新拼圖。亦期許師生善加運用,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智慧照顧解決方案,為護理專業做好萬全準備。

1

黃芷苓院長指出,傳統護理臨床模擬情境有其極限,例如新冠肺炎造成醫院人滿為患,而實習也面臨醫院防疫限制,過去絕無法擬真教學,如今有了VR智慧護理設備,學生可模擬患者湧入醫院的情境,以學習如何緊急安置病患與運用正確護理技術快速處理大量患者。黃如萍主任強調,校方引進VR與AR智慧教學與學習設備,提供各種實際醫護照護的擬真情境,學生透過AR及VR病房及虛擬病人,呈現出立體視覺效果,再以沉浸式體驗學習護理臨床思辨和決策,顛覆傳統的臨床教育,達到學用合一的目標。

1

護理系負責規劃的葉蕙芳副主任指出,中心將運用國際最新穎的「實務與科技結合之實虛臨床擬真教育」,設有AV解剖台、各科高階擬真病人、高效率3D建模與自然語言的互動式虛擬病人、AR虛擬醫院護理站、手術室、加護病房等;另有VR三十多項護理情境教案,如靜脈注射、大量傷患以及電子書和AR/VR教案學習編輯模組,校方並配合增設碩士班醫護科技組,同時與醫院、企業產學合作,引領智慧護理發展。

1

原文網址:https://epo.fy.edu.tw/p/406-1058-40338,r1009.php?Lang=zh-tw

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成大名列台灣第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依據,公布最新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國立成功大學在全台35所入榜學校中,排名第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2019年首度公布,今年是第3年,排名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評比依據,包括消滅貧窮、零飢餓、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氣候行動等17項目標。台灣今年破紀錄有35所學校上榜,比去年24所大幅上升,並多項名列前茅。 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今年共有1240校參與,針對各項目都有排行榜,其中台灣的大學在第3項目標(SDG3,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福祉)表現優異,總體排名全台今年有35所大學進榜,成功大學名列台灣第一,在全球排名101至200名區間。 成大在第9項目標(SDG9,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表現傑出,於680所大學中排名第5。 成大主任秘書呂佩融表示,成大一直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列為校務發展的中長期計畫和高教深耕計畫的目標,每年製作SDGs年報,並把SDGs作為國際合作、國際對接的共同語言。 台灣入榜學校第2名為台灣大學,全球排名在101至200名區間;清華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名列全球201至300名區間;雲林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東海大學名列全球301至400名區間。 高雄醫學大學在SDG3項目排行榜的871所大學當中名列第10名,慈濟大學 (第32名)、台北醫學大學(第37名)、台灣大學(第50名)、長庚大學(第64名)和中國醫藥大學(第74名)也排名前100。 原文網址: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20770,r3095.php?Lang=zh-tw

本校QS亞洲區大學排名再入百大 疫情期間仍為國際交換生首選!

本校QS亞洲區大學排名再入百大,國際學生數量、國際薦外及外薦交換生數量此三項指標,更是持續在此區域中位列前5%(圖片來源:國合處)(另開新視窗/jpg檔)
本校QS亞洲區大學排名再入百大,國際學生數量、國際薦外及外薦交換生數量此三項指標,更是持續在此區域中位列前5%

日前,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公布最新2022年亞洲區大學排名,本校於675所高校機構中居90名,為亞洲區前13%最佳大學,也是本校歷年來最佳表現。其中,國際學生數量、國際薦外及外薦交換生數量此三項指標,更是持續在此區域中位列前5%,可見在全球疫情緊繃期間,本校仍為國際學生求學或交換之首選。 而近期,本校在國際化的表現亦有亮眼成果,於今年五月成功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締結姐妹校,並擇定維吉尼亞大學為「台灣優華語計畫」合作對象,未來將可藉由此計畫,協助維吉尼亞大學生赴台學習華語文,及支援該校華語文教學,並可進一步培養本校華語文師資,加深兩校之間更密切的交流與對話。再者,近兩學期來,透過外交部所補助的「台歐連結獎學金」計畫,已有來自歐洲17國78位受獎學生來台,他們在學習華語之餘,也深入體驗文山風華與台灣之美。 此外,本校目前積極推動亞洲研究國際聯盟,並以Asian Studies Plus (縮寫AS+)為名,整合政大十一個學院與研究中心,鏈接亞洲與歐美地區多所頂尖大學,期能建立深遠的夥伴關係。AS+目前規劃MINDS五大面向,分別包含「多元文化的亞洲」(Multicultural Asia)、「創新的亞洲」(Innovative Asia)、「培育人才的亞洲」(Nurturing Asia)、「民主的亞洲」(Democratic Asia)以及「永續的亞洲」(Sustainable Asia),期望透過此聯盟共同解決地區與全球問題,並對亞洲地區的繁榮與文化交流有所貢獻。 QS機構自2009年推出亞洲區大學排行,其總排名的評比依據一向引起諸多爭議,歐盟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此排名的適切性亦時常提出質疑,因排名之量化指標注重以英文為主的論文產量及引用次數,不利於深耕在地研究的人文社科大學,而以工程、醫學、生化等領域為主的高校機構則較具優勢。對此,本校將於今年11月舉辦兩場探討大學排名之國際會議,首場將邀請來自德國、法國、日本等地的大學校長,偕同本校郭明政校長,共同討論現有排名機制之缺憾,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在此機制中所面臨的處境,並尋求可資改進的方向。第二場會議將邀請來自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英國等地的學者,由校務治理、學科專業、疫後展望三層面,共同探討大學排名對高等教育政策和校務之影響,以及疫情對大學評比指標所帶來的衝擊。 縱使大學排名機制對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多有不利,本校仍深獲國際肯定,國合長林美香表示,政大與全球540多所大學簽訂姐妹校協議,亞洲的夥伴大學更多達26國247校。未來本校將繼續深化國際交流,推動跨國、跨校、跨領域學習,建置數位學習環境與無國界校園,同時促進學術研究資源共享,使政大在數位人文、亞洲研究、永續發展等各門重要人文社科領域,發揮強大國際影響力。   原文網址:https://www.nccu.edu.tw/p/405-1000-10370,c87.php?Lang=zh-tw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