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科大跨國師生活力馬拉松慶賀教師節

發稿時間:2025/09/29 11:13:1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9 11:13:10)2025年教師節,桃園新屋湧入來自各地的跑者,空氣中瀰漫的不僅是汗水,更有滿滿的感恩之情。健行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處長曾曉萍親自帶領25位師生,參加「2025新屋馬拉松」,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教師的敬意。這支由國際學生與本校教師組成的隊伍,手持越南、印尼、泰國等國旗與校旗,邊跑邊喊「教師節快樂」,成為賽道上一道亮麗風景。

清晨時分師生們身著淺藍色參賽服,在起跑線集結。隨著槍聲響起,大家並肩邁步,象徵著師生攜手走過的學習旅程。曾曉萍處長表示:「教師節不僅是表達謝意的日子,更是提醒我們教育的價值在於陪伴與堅持。馬拉松的每一步,就如同教與學的過程,需要耐力、信念與互相支持。」

來自越南的學生代表則分享:「在台灣的求學路上,老師們像家人一樣支持我們。今天能與老師一起完成馬拉松,用汗水說謝謝,讓我們特別感動。」印尼學生也表示,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深刻體驗到「教育無國界,感恩最真誠」。

健行科技大學首屆五人制足球賽熱血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9 10:07:47)運動競賽結合多元文化,展現青春活力與團結精神

健行科技大學於10月27日首次舉辦「越南學生五人制足球賽」,活動結合運動競賽與多元文化表演,吸引眾多師生及國際學生參與,在熱情與歡笑中圓滿落幕。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從清晨開賽至夕陽西下,球員們在場上奮力奔跑、全力以赴,每一次傳球與射門都引發觀眾的熱烈歡呼,展現出健行學子堅毅不懈的運動精神與越南學生社群的團結能量。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本次賽事由健行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及國際學生聯誼會共同策劃,感謝健行商圈的贊助支持,以及裁判團、志工與播報團隊的熱情投入,使賽事過程專業又充滿活力。

國際合作處處長曾曉萍表示,透過舉辦足球賽等體育活動,不僅促進國際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也讓多元文化在校園中更加融合,體現「以運動連結友誼、以熱情凝聚力量」的精神。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境外生輔導組長彭雅琪指出,這是學校首次舉辦以越南學生為主的五人制足球賽,籌備過程雖充滿挑戰,但各單位通力合作使活動圓滿成功。未來將持續聽取意見、精進辦理流程,期望打造更完善、更具規模的國際學生運動平台。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無論勝負,最珍貴的收穫是團結的力量與青春的回憶。健行科技大學期盼這份運動熱情與友誼,能在國際學生社群中持續傳遞與發光。

健行科技大學首屆五人制足球賽熱血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9 10:07:47)運動競賽結合多元文化,展現青春活力與團結精神

健行科技大學於10月27日首次舉辦「越南學生五人制足球賽」,活動結合運動競賽與多元文化表演,吸引眾多師生及國際學生參與,在熱情與歡笑中圓滿落幕。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從清晨開賽至夕陽西下,球員們在場上奮力奔跑、全力以赴,每一次傳球與射門都引發觀眾的熱烈歡呼,展現出健行學子堅毅不懈的運動精神與越南學生社群的團結能量。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本次賽事由健行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及國際學生聯誼會共同策劃,感謝健行商圈的贊助支持,以及裁判團、志工與播報團隊的熱情投入,使賽事過程專業又充滿活力。

國際合作處處長曾曉萍表示,透過舉辦足球賽等體育活動,不僅促進國際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也讓多元文化在校園中更加融合,體現「以運動連結友誼、以熱情凝聚力量」的精神。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境外生輔導組長彭雅琪指出,這是學校首次舉辦以越南學生為主的五人制足球賽,籌備過程雖充滿挑戰,但各單位通力合作使活動圓滿成功。未來將持續聽取意見、精進辦理流程,期望打造更完善、更具規模的國際學生運動平台。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無論勝負,最珍貴的收穫是團結的力量與青春的回憶。健行科技大學期盼這份運動熱情與友誼,能在國際學生社群中持續傳遞與發光。

健行科技大學首屆五人制足球賽熱血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9 10:07:47)運動競賽結合多元文化,展現青春活力與團結精神

健行科技大學於10月27日首次舉辦「越南學生五人制足球賽」,活動結合運動競賽與多元文化表演,吸引眾多師生及國際學生參與,在熱情與歡笑中圓滿落幕。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從清晨開賽至夕陽西下,球員們在場上奮力奔跑、全力以赴,每一次傳球與射門都引發觀眾的熱烈歡呼,展現出健行學子堅毅不懈的運動精神與越南學生社群的團結能量。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本次賽事由健行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及國際學生聯誼會共同策劃,感謝健行商圈的贊助支持,以及裁判團、志工與播報團隊的熱情投入,使賽事過程專業又充滿活力。

國際合作處處長曾曉萍表示,透過舉辦足球賽等體育活動,不僅促進國際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也讓多元文化在校園中更加融合,體現「以運動連結友誼、以熱情凝聚力量」的精神。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境外生輔導組長彭雅琪指出,這是學校首次舉辦以越南學生為主的五人制足球賽,籌備過程雖充滿挑戰,但各單位通力合作使活動圓滿成功。未來將持續聽取意見、精進辦理流程,期望打造更完善、更具規模的國際學生運動平台。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無論勝負,最珍貴的收穫是團結的力量與青春的回憶。健行科技大學期盼這份運動熱情與友誼,能在國際學生社群中持續傳遞與發光。

健行科技大學首屆五人制足球賽熱血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9 10:07:47)運動競賽結合多元文化,展現青春活力與團結精神

健行科技大學於10月27日首次舉辦「越南學生五人制足球賽」,活動結合運動競賽與多元文化表演,吸引眾多師生及國際學生參與,在熱情與歡笑中圓滿落幕。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越南特色舞蹈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師生同樂開場表演。圖/健行科大提供

從清晨開賽至夕陽西下,球員們在場上奮力奔跑、全力以赴,每一次傳球與射門都引發觀眾的熱烈歡呼,展現出健行學子堅毅不懈的運動精神與越南學生社群的團結能量。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球員踢球專注全力以赴。圖/健行科大提供

本次賽事由健行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處及國際學生聯誼會共同策劃,感謝健行商圈的贊助支持,以及裁判團、志工與播報團隊的熱情投入,使賽事過程專業又充滿活力。

國際合作處處長曾曉萍表示,透過舉辦足球賽等體育活動,不僅促進國際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也讓多元文化在校園中更加融合,體現「以運動連結友誼、以熱情凝聚力量」的精神。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全體參賽球員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境外生輔導組長彭雅琪指出,這是學校首次舉辦以越南學生為主的五人制足球賽,籌備過程雖充滿挑戰,但各單位通力合作使活動圓滿成功。未來將持續聽取意見、精進辦理流程,期望打造更完善、更具規模的國際學生運動平台。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成績優異前3名奪獎同學大合影。圖/健行科大提供

無論勝負,最珍貴的收穫是團結的力量與青春的回憶。健行科技大學期盼這份運動熱情與友誼,能在國際學生社群中持續傳遞與發光。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攜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此項跨校、跨領域的合作,不僅彰顯嘉大在運動醫學、營養科學與跨領域健康促進研究上的深厚實力,更大幅提升嘉大在全球學術舞台的影響力與能見度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針對現代人普遍面臨的睡眠不足挑戰,提出了一套確切可行的營養增補方案,特別適合那些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與運動表現的族群,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該研究透過動物模型,模擬睡眠不足與運動訓練負荷對生理造成的影響,並探討益生菌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K6(克菲爾乳桿菌K6)補充,是否能有效緩解睡眠剝奪引發的生理失調、神經心理問題以及運動表現下降。研究團隊成功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此外,更能透過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晝夜節律基因及緩解壓力來全面提升整體健康,此研究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總結來說,益生菌K6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養補充策略,不僅能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還能提升身體面對睡眠剝奪與體能挑戰時的適應力與表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作為具有高度學術影響力與引用率的國際醫學期刊,刊登本次研究成果意義非凡。不僅彰顯嘉大「高等教育深耕計畫(C主軸)-多元健康促進」的卓越成效,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與福祉」及「優質教育」核心價值,突顯嘉大教師在跨校合作與國際學術交流上的重大突破

嘉大表示,將持續支持教師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致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促進公共健康與社會福祉的強大動能,持續為全球健康議題注入創新力量。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國際醫學期刊。(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嘉大體健休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右一)與研究團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黃文經教授(左一)等人合影。(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國立嘉義大學入口網 國立嘉義大學 新聞櫥窗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攜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此項跨校、跨領域的合作,不僅彰顯嘉大在運動醫學、營養科學與跨領域健康促進研究上的深厚實力,更大幅提升嘉大在全球學術舞台的影響力與能見度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針對現代人普遍面臨的睡眠不足挑戰,提出了一套確切可行的營養增補方案,特別適合那些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與運動表現的族群,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該研究透過動物模型,模擬睡眠不足與運動訓練負荷對生理造成的影響,並探討益生菌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K6(克菲爾乳桿菌K6)補充,是否能有效緩解睡眠剝奪引發的生理失調、神經心理問題以及運動表現下降。研究團隊成功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此外,更能透過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晝夜節律基因及緩解壓力來全面提升整體健康,此研究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總結來說,益生菌K6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養補充策略,不僅能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還能提升身體面對睡眠剝奪與體能挑戰時的適應力與表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作為具有高度學術影響力與引用率的國際醫學期刊,刊登本次研究成果意義非凡。不僅彰顯嘉大「高等教育深耕計畫(C主軸)-多元健康促進」的卓越成效,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與福祉」及「優質教育」核心價值,突顯嘉大教師在跨校合作與國際學術交流上的重大突破

嘉大表示,將持續支持教師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致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促進公共健康與社會福祉的強大動能,持續為全球健康議題注入創新力量。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國際醫學期刊。(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嘉大體健休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右一)與研究團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黃文經教授(左一)等人合影。(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國立嘉義大學入口網 國立嘉義大學 新聞櫥窗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攜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此項跨校、跨領域的合作,不僅彰顯嘉大在運動醫學、營養科學與跨領域健康促進研究上的深厚實力,更大幅提升嘉大在全球學術舞台的影響力與能見度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針對現代人普遍面臨的睡眠不足挑戰,提出了一套確切可行的營養增補方案,特別適合那些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與運動表現的族群,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該研究透過動物模型,模擬睡眠不足與運動訓練負荷對生理造成的影響,並探討益生菌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K6(克菲爾乳桿菌K6)補充,是否能有效緩解睡眠剝奪引發的生理失調、神經心理問題以及運動表現下降。研究團隊成功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此外,更能透過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晝夜節律基因及緩解壓力來全面提升整體健康,此研究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總結來說,益生菌K6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養補充策略,不僅能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還能提升身體面對睡眠剝奪與體能挑戰時的適應力與表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作為具有高度學術影響力與引用率的國際醫學期刊,刊登本次研究成果意義非凡。不僅彰顯嘉大「高等教育深耕計畫(C主軸)-多元健康促進」的卓越成效,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與福祉」及「優質教育」核心價值,突顯嘉大教師在跨校合作與國際學術交流上的重大突破

嘉大表示,將持續支持教師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國際合作,致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促進公共健康與社會福祉的強大動能,持續為全球健康議題注入創新力量。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國際醫學期刊。(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嘉大體健休系陳建瑋助理教授(右一)與研究團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黃文經教授(左一)等人合影。(照片由嘉大研究發展處提供)

國立嘉義大學入口網 國立嘉義大學 新聞櫥窗 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焦慮提升運動表現及整體健康 嘉大教師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2022 世界大學影響力 成大全球排名 33 全臺居冠

成功大學2022年的最佳成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議題的精神
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作為一所頂尖大學,成功大學一向是看見價值、承擔使命、有能力去前瞻、確定自己能夠改變,堅持影響世界共好、共融的價值,這就是我們人才在世界存在的方式與力量。」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說:「願景是透過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使得理想成為可以被實現的風景。成功大學很幸運可以帶動關切未來問題,解決未來挑戰,建構可長、可久、共好的夥伴合作,成就世界永續發展的大平台。」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臺灣時間 4 月 28 日公布 2022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這是根據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重要內涵評量各大學對社會的關鍵影響,成功大學從全球 1406 間大學中脫穎而出,創下該項世界排名啟動以來最佳表現。 在本次 17 項評比指標中,成功大學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項目位列世界百大,更有 2 項進入全球前 10 名,包括排名全球第 5 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全球第 8 的「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這兩項與「SDG6 淨水與衛生」全球第 33 及「SDG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全球第 55,4 項指標皆是全臺第一,代表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2022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33名、全臺第一
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自 2019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開辦以來成大持續位居前峰,繼 2019 年獲得全球第 80 名,2020 年之後,連續 3 年位居全臺第一。蘇慧貞校長指出,永續的議題極為廣泛且多元,成大檢視自己的標準是「我們的貢獻到底能不能確實回應人類生存發展的挑戰。」從課程設計、人才產出、科技解方甚至是社會參與,每一個面向都需有具體、可被檢視的實踐方案。 成大獲得最佳成績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目標在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性且永續的工業,並強化創新。成功大學在此項目評分中取得 99.8 的高分,逼近滿分,SDG9 項目裡包含了 4 大細項指標,分別為研究(research)、專利(Patents)、大學衍生企業(University spin offs)以及產學合作收入(Research income from industry and commerce)。成大在研究項目取得 98.7 分,其餘 3 項指標皆獲得滿分。反應出成功大學的創新與發明,在未來韌性社會生態系的發展中已經發揮實質的效能。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料組組長林聖翔、研發長林財富

蘇慧貞校長進一步說明,成功大學定義我們的社會責任在於創新科技與產品必須能夠實踐;第二,如果產生新的文化思維或不同的典範,它必須落地生根,我們將這樣的價值原則落實在每一個院系所,再由院系所盤點自己能夠整合的面向,最後在跨院的校級平台上檢視知識必須創新、方法必須可行,最後必須產生長久的影響。 至於在「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部份,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成大已經發布「撤資碳密集能源產業行動聲明」,宣示目前校務基金投資碳密集能源產業僅占 1.18 %,除聲明不再加碼,並將俟機撤資;同時,成大也已制定永續投資政策,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考量重要因子,將優先選取獲社會責任評選優良或參加國際氣候倡議之企業進行投資,落實責任投資原則(PRI)。 此外,成大以綠色生活為願景,在 2018 至 2020 年期間,校園中即有 4 棟建築獲得銀級綠色建築(EEWH 綠色建築認證),包含海工教學大樓、生物科技大樓、理學教學大樓和游泳池及球類場館。2011 年落成的臺灣第一座零碳綠建築「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綠色魔法學校」不但取得臺灣最高鑽石級綠色建築標章,更被收錄進今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6次評估報告中的綠建築典範,作為全球減碳技術的政策參考。 為了打造臺南低碳城市,成大整合政府與企業,建構創新研發所需的產官學三螺旋共創機制,於 2020 年成立「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以 5G、AI、資料交換平台技術,串連到智慧醫療、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循環經濟等應用領域,發展前瞻科技創新、實驗場域測試,以及建立資料交換平台智慧化。在同年 9 月,成大也與台灣歐洲商會及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SIA)續簽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台灣綠色能源發展,實現永續智慧生態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自 2019 年啟動,是各項重要排名系統中唯一一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研究、推廣和延伸管理三大領域進行全面且均衡性的比較,以評估大學影響力的平台,今年邁入第 4 屆,全球涵蓋 106 個國家,共 1406 間學校參與,台灣也有 45 所學校參與。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原文網址: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20770,r3095.php?Lang=zh-tw

2022 世界大學影響力 成大全球排名 33 全臺居冠

成功大學2022年的最佳成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議題的精神
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作為一所頂尖大學,成功大學一向是看見價值、承擔使命、有能力去前瞻、確定自己能夠改變,堅持影響世界共好、共融的價值,這就是我們人才在世界存在的方式與力量。」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說:「願景是透過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使得理想成為可以被實現的風景。成功大學很幸運可以帶動關切未來問題,解決未來挑戰,建構可長、可久、共好的夥伴合作,成就世界永續發展的大平台。」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臺灣時間 4 月 28 日公布 2022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這是根據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重要內涵評量各大學對社會的關鍵影響,成功大學從全球 1406 間大學中脫穎而出,創下該項世界排名啟動以來最佳表現。 在本次 17 項評比指標中,成功大學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項目位列世界百大,更有 2 項進入全球前 10 名,包括排名全球第 5 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全球第 8 的「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這兩項與「SDG6 淨水與衛生」全球第 33 及「SDG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全球第 55,4 項指標皆是全臺第一,代表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2022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33名、全臺第一
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自 2019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開辦以來成大持續位居前峰,繼 2019 年獲得全球第 80 名,2020 年之後,連續 3 年位居全臺第一。蘇慧貞校長指出,永續的議題極為廣泛且多元,成大檢視自己的標準是「我們的貢獻到底能不能確實回應人類生存發展的挑戰。」從課程設計、人才產出、科技解方甚至是社會參與,每一個面向都需有具體、可被檢視的實踐方案。 成大獲得最佳成績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目標在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性且永續的工業,並強化創新。成功大學在此項目評分中取得 99.8 的高分,逼近滿分,SDG9 項目裡包含了 4 大細項指標,分別為研究(research)、專利(Patents)、大學衍生企業(University spin offs)以及產學合作收入(Research income from industry and commerce)。成大在研究項目取得 98.7 分,其餘 3 項指標皆獲得滿分。反應出成功大學的創新與發明,在未來韌性社會生態系的發展中已經發揮實質的效能。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料組組長林聖翔、研發長林財富

蘇慧貞校長進一步說明,成功大學定義我們的社會責任在於創新科技與產品必須能夠實踐;第二,如果產生新的文化思維或不同的典範,它必須落地生根,我們將這樣的價值原則落實在每一個院系所,再由院系所盤點自己能夠整合的面向,最後在跨院的校級平台上檢視知識必須創新、方法必須可行,最後必須產生長久的影響。 至於在「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部份,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成大已經發布「撤資碳密集能源產業行動聲明」,宣示目前校務基金投資碳密集能源產業僅占 1.18 %,除聲明不再加碼,並將俟機撤資;同時,成大也已制定永續投資政策,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考量重要因子,將優先選取獲社會責任評選優良或參加國際氣候倡議之企業進行投資,落實責任投資原則(PRI)。 此外,成大以綠色生活為願景,在 2018 至 2020 年期間,校園中即有 4 棟建築獲得銀級綠色建築(EEWH 綠色建築認證),包含海工教學大樓、生物科技大樓、理學教學大樓和游泳池及球類場館。2011 年落成的臺灣第一座零碳綠建築「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綠色魔法學校」不但取得臺灣最高鑽石級綠色建築標章,更被收錄進今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6次評估報告中的綠建築典範,作為全球減碳技術的政策參考。 為了打造臺南低碳城市,成大整合政府與企業,建構創新研發所需的產官學三螺旋共創機制,於 2020 年成立「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以 5G、AI、資料交換平台技術,串連到智慧醫療、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循環經濟等應用領域,發展前瞻科技創新、實驗場域測試,以及建立資料交換平台智慧化。在同年 9 月,成大也與台灣歐洲商會及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SIA)續簽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台灣綠色能源發展,實現永續智慧生態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自 2019 年啟動,是各項重要排名系統中唯一一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研究、推廣和延伸管理三大領域進行全面且均衡性的比較,以評估大學影響力的平台,今年邁入第 4 屆,全球涵蓋 106 個國家,共 1406 間學校參與,台灣也有 45 所學校參與。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原文網址: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20770,r3095.php?Lang=zh-tw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