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

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 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
「酣橘製作」公關小組是由系主任王翔郁教授親自帶隊,成員是剛畢業的學生陳力琦、葉佳穎、吳珮雯、王弘韋。(圖/王翔郁提供)

台灣之光!在文化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由該校大眾傳播系學生所設計的「華柑氣泡酒」,榮獲英國世界氣泡酒(World Cider Awards)設計金牌獎及風味銅牌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金牌獎的部分,全世界僅會評出一個,而銅牌獎,文化大學也是台灣唯一的團隊。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系主任王翔郁接受電訪時說到,會選擇「草山柑」,是因為這是老一輩華岡人、文化大學校友的共同記憶,所以才會建議學生朝這方面進行設計。 文化大學為慶祝今年60周年校慶,委請大眾傳播學系107級畢業生組成「酣橘製作」公關小組設計「華柑氣泡酒」,並由「鄧爸麥酒-DB Brewery」製作,榮獲今年在英國舉行的世界氣泡酒大賽(World Cider Awards)設計金牌獎及風味銅牌獎。「酣橘製作」公關小組是由系主任王翔郁教授親自帶隊,成員則是剛畢業的學生陳力琦、葉佳穎、吳珮雯、王弘韋。

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 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
文大「華柑氣泡酒」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圖/王翔郁提供)
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 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
文大「華柑氣泡酒」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圖/王翔郁提供)

世界飲品獎(WORLD DRINKS AWARDS)設立宗旨,是為品評出世界上最好的飲料,共分有啤酒和氣泡酒(Beers & Ciders)、烈酒(Spirits)及葡萄酒(Wines)等大項。其中,文大師生團隊參與的是氣泡酒類比賽,共有上百專業釀酒團隊參賽。


  王翔郁接受電訪時說到,因為今年是文化大學60周年校慶,而文化大學的所在地是華岡,以前都是橘子園,也因此橘子便成了老一輩華岡人、文化大學校友的共同記憶,所以他在跟學生討論構想時表示,「陽明山『草山柑』,是我們共同的回憶,建議朝這個方向去設計。」

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 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

王翔郁表示,草山柑是老一輩華岡人、文化大學校友的共同記憶。(圖/王翔郁提供)王翔郁表示,其實設計的過程中,很掙扎要釀啤酒還是氣泡酒,最後經過討論的結果,若釀氣泡酒,草山柑的味道會比較純粹,為了要凸顯草柑的味道,所以選擇氣泡酒這條路。他也提到,因為草山柑的產量非常有限,所以這次僅釀了3000多瓶,而在設計、釀造的過程中,雖然有遇到小問題,不過合作廠商是非常有經驗的釀酒商,所以他們還是非常的有信心。 王翔郁表示,其實3月份時的校慶就有用過這個酒,隨後又收到大會的通知,得到的設計組的金牌獎,以及風味組的銅牌獎。他強調,雖然風味組是銅牌獎,但卻也是台灣唯一獲選的團隊,而金牌獎的部分比較難得,因為全世界評出來的只有一個金牌獎、一個銀牌獎、三個銅牌獎。 王翔郁提到,這次為了校慶,所以釀了大概3000多瓶,1瓶約330毫升,另外他們今天也有跟酒廠、學校討論過,希望在明年3月草山柑出產的時候,釀出更大(瓶)的,到時候就有機會做一些販賣或給學校使用。

台灣之光!文大「華柑氣泡酒」擊敗法國 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
文大「華柑氣泡酒」奪世界大賽設計金牌獎、風味銅牌獎。(圖/王翔郁提供)

原文網址: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2901W0340

興大創業育成一條龍輔導 師生成果亮眼 號召整合中部資源

中興大學104年起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從創業教育、育成孵化、加速產業三面向,協助輔導師生創業,成果亮眼。104至108年期間累計培育人數1719人,累計創業團隊數274隊,獲獎及計畫補助件數100件以上,新創公司數52家,新創公司資本額達9.9億元以上,累計獎助計畫金額達5億元以上。 全台第一的「學生專屬創業基地」興創基地

興大106年設有全台第一的「學生專屬創業基地」興創基地。

興大106年設有全台第一的「學生專屬創業基地」興創基地,學生團隊通過審查可以免費入駐,並可登記設立公司,240坪的興創基地,內有共同工作空間、創客空間及創業工坊及3D列印、工具機等創客硬體設備。同時,興大管理學院現有13位教師已取得Babson College創業教育訓練結業,Babson College被視為是全美創業教育第一名,透過專業的師資與硬體設備,提供創業團隊更完整的創業訓練。 興大表示,創業教育的理念是希望培養學生「實踐做中學」與「培養創業家精神」,透過創業學程的內容讓學生在接受結構化知識訓練,對於風險與非結構式的問題,可以學習一套因應的方法。同時,學生在可容忍的風險之下,兼顧社會責任,勇敢的嘗試,創造出新的產品或商業模式。


興大創業生態系三大特色 興大多年來形成的創業生態系共有三大獨創特色。首先,興大有產業人士組成之業師輔導團,創業團隊均派有學校專任老師(經師)以及業界顧問(業師)共同輔導,業師包含IBM前董事長許朱勝、3M前董事長吳東陽、萌芽創投董事長王國雄、台灣人壽前董事長凌氤寶等,由學長姐陪伴式輔導。第二,興大EMBA校友所集資籌設之「萌芽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間設址於學校且股東全由校友組成,專門投資母校衍生新創公司的天使創投,董事長王國雄為興大EMBA第一屆校友,105年號召興大EMBA校友成立創投,股東成員包含微熱山丘創辦人藍宏仁、閤家歡集團董事長張建森、磐鈺建設總經理沈瑞興等人。經歷一年規劃,共募集新台幣2240萬資金,目前已有5家校內新創公司接受萌芽創投協助,其中更有團隊因萌芽創投之協助已經登錄創櫃版或取得國發基金投資。第三,興大創業生態系從創業教育、育成孵化到產業加速已經整合完成,學生團隊可以從最開始的創意發想階段,一直到成立公司後之輔導,均有「一條龍」式之輔導服務。
109年跨平台整合大中部創業資源 104至109年為興大創業文化與機制的奠基期,109年興大擴大整合中部創業資源,109年12月14日由中興大學發起,結合東海大學、靜宜大學、臺中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建國科技大學,成立臺中市創業創新育苗資源共享平台,整合臺中8所大學創新創業資源,提供創業團隊客製化諮詢,提供中市學生創業團隊、創業草創階段或創業初期之新創公司,所需要的各方面資源媒介、營運計畫書輔導與政府創業補助資源的協助申請等,提供全方位輔導資源,強化臺中市整體創新創業能量。 計畫主持人、興大主任秘書林金賢表示,目前多數政府創業資源集中在創業的育成階段及後育成階段,大專院校雖扮演前育成的角色,但是學校在各自的專長領域以及資源上有所差異,而創業教育之實行方法與輔導能量亦不相同,所以各校之間缺乏相互流通、觀摩、甚至相互整合、使用共同資源之機制。此平台不僅提供創業輔導,而是透過結合臺中市大專院校的師資、資金及創新創業能量,透過跨校觀摩競賽以及教師間的交流研討,共享校內外之創業資源,共同深化臺中市之校園創業扎根。
國內教授創業標竿 聚焦新農業及智慧機械 為了將我國科研技術轉化為產業成長動能,帶動教授技術創業新風潮,科技部分別於101年推動萌芽計畫,106年推動價創計畫,挑選大專校院中具商業潛力之研發成果,首創產學研共同創業機制,鼓勵學界延攬業界人才籌組創業團隊。中興大學10年來在兩計畫支持下,師生研發團隊已成立20間新創公司。106年創價計畫推動首年,興大聚焦於新農業及智慧機械兩大領域,獲補助數3案、經費1億3000萬元,案件數及經費均為全國之首,106至109年累計11案,獲補助經費2億8880萬元,共成立7間新創公司,出場數居全國大學之冠。
教授創業案例一 楊秋忠院士成立地天泰 中研院院士、土環系國家講座教授楊秋忠與農科院合作的價創計畫「新農業4.0廚餘煉金:快速處理廚餘製成有機質肥料之創新技術」,107年正式成立地天泰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團隊研發出獨門酵素分解技術,將有機廢棄物處理時間自3個月大幅縮短至3小時,以酵素反應劑取代微生物的快速處理技術,解決傳統堆肥過程中產生之惡臭、污水、大面積需求及費時的問題。為價創計畫第1個出場案例,首輪募資成功獲國內鑽石生技投資公司、馬來西亞Mega Investment Group(完美集團)、富邦創投及台新金控等投資人共新臺幣3億元資金。 楊秋忠表示,地天泰首創的「酵素」處理農業廢棄物的方法,能快速、無汙染地轉化廢棄物,成為有用的東西,農業廢棄物包括木屑、廚餘、動植物之殘餘物等,處理起來都費時費工。他譬喻,糞便是有機物,但直接施於泥土中,作物無法吸收甚至會造成傷害,因此,必須堆放六個月,讓有害物質轉化,即使堆放六個月後,堆肥的「惡臭」問題仍然無解,而地天泰的技術,除了能快速轉化堆肥外,也能消除臭味,一舉多得。地天泰的技術名為「TTT®」,其技術為全球首創,以酵素取代微生物進行有機質的穩定及腐熟,突破傳統堆肥法的限制,可於三小時內將有機質完全腐熟轉化為高效有機質肥料。
教授創業案例二 陳政雄教授成立漢鼎智慧科技 興大機械系教授陳政雄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的價創計畫「新材料應用與智慧智造帶動的智慧複合加工技術」,在107年成立漢鼎智慧科技公司,發展更輕量化、硬韌化和耐高溫的先進材料智慧多軸超音波複合加工技術,應用於半導體、光電、航太、醫療器材、能源、智慧電動車、3C電子、精密機械與精密模具等各種產業。 陳政雄投入超音波精密加工領域超過 20 年,他觀察到,先前超音波加工技術主要應用在精密儀器、航太、國防等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現在則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光電、電動車、3C 產品、醫療器材等民生產品領域,一方面代表超音波加工的需求急遽增加,另一方面也象徵市場對加工的品質與效率有了更高要求。過去超音波加工的設備與技術多由德國、日本掌握,再加上設備採購時必須整機購入,以至於售價高昂、過程耗時,很多廠商根本無心導入。 陳政雄表示:「漢鼎公司主要專門針對新材料的加工,設計出的超音波刀把,能直接整合在工具機廠現有的機台,讓它的機器,從一個本來只能夠做金屬零件加工的一個機器,轉變為能夠加工這種所謂的陶瓷複合材料,跟超合金的一個機器。」 漢鼎科技以「外掛式」為技術核心,採取無接觸式電力傳輸驅動刀把,方便快速且經濟的安裝整合在 CNC 工具機的主軸與自動換刀系統上,對精密陶瓷、石英玻璃、氧化鋁、鎢鋼、超合金或複合材料等難切削材料進行加工。如此一來,擺脫過去必須整機購入才能進行超音波加工的困境,也讓超音波加工成本大幅降至國外大廠的1/10、導入時間只需兩周。
學生創業案例一 帝霖股份有限公司 帝霖公司為興大生命科學系碩博士生楊佳慈、張恭豪等人組成的團隊,由生科系教授黃介辰指導,102年以3百萬資本創立,106年興大EMBA校友成立的萌芽創投公司挹注5百萬,資本額提升至8百萬。主要技術為開發植物組織培養苗透過非基因改良之生物技術,提升種苗產品的抗病、生長發育及產量,成立「興大苗圃」,銷售香蕉、草莓及木瓜等種苗產品。 帝霖執行長楊佳慈指出,臺灣香蕉植株栽培過程中因感染香蕉黃葉病導致產量降低,農民需更替種苗或找尋新地種植,估計臺灣每年就約有5千萬以上的抗病種苗市場需求。一直以來該團隊選用性狀優良品種,以組織培養方式進行無性繁殖,於不同階段生長期,有不同處理誘導抗病的方式,誘發香蕉自己產生抗病反應,提升植物對病害的抵抗力,經1年時間的培育,當苗長至15公分高時才可離開苗圃,轉種植於田間。出身屏東佳冬鄉香蕉世家的業務長張恭豪剛開始先向親戚們推廣耐病種苗,他說,「一旦香蕉遭到黃葉病的侵襲,甚至高達五成的香蕉樹死掉,必須廢園。」有了親情贊助,再加上種香蕉的人有賺錢便願意投資,第1年就推廣了5千株種苗。 帝霖公司的抗病種苗,如今吸引供貨給好市多、7-11的專業蕉農採購,目前一年銷售量達到12萬株,使用的田區超過100公頃。因應增加的訂單,博士農夫楊佳慈又再斥資上千萬元,在嘉義中埔擴廠。
學生創業案例二 智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由興大學生創業的智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台唯一生產適合洗腎腎臟病患者及一般民眾食用的低鉀蔬菜團隊。

智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台唯一生產適合洗腎腎臟病患者及一般民眾食用的低鉀蔬菜團隊,藥師出身、現為中興大學博士生的智耕創新執行長黃明發,不忍洗腎多年的岳母為了控制飲食中「鉀」的攝取量,需先將蔬菜切碎後以清水汆燙後才能食用,蔬菜原本清脆的口感全無,中年轉行投入低鉀蔬菜創新與研發,106年獲得教育部創新創業獎、107年獲得科技部萌芽計畫補助,108年5月起量產,栽種種類包括小白菜、青江菜、油菜、小松葉、萵苣等五種;108年11月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目前除了中部各大醫院外,也在臺灣楓康超市十多個門市店上架銷售。 萌芽創投董事長王國雄,109年1月率先以天使資金投資智耕200萬元,同年再獲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及萌芽創投合計1,000萬元的挹注,這也是台灣農業團隊首度獲得國發基金天使投資的注資。 興大推動創新創業,以培育具創業家精神的年輕世代為目標,近年來積極透過跨領域及跨單位之資源整合,積極建構良好的師生創業環境,協助師生將研發成果快速轉化為商品,增加產業化之價值,開創臺灣新興產業經濟發展。   原文網址: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0907

國際雙聯名師駐校,翱翔國際

大葉大學是一所深具全球視野與思維的前瞻導向高等學府,學校致力於推動國際化,校內專任外籍師資比例超過全國平均值的兩倍,透過多元背景的師資,全方位打造國際級學習環境,校內更設置了「語言學習導航中心」,提供學生課餘時間學習英語的場所和資源。

海大僑聯社獲113年全國學生社團評選特優獎

海大僑聯社獲113年全國學生社團評選特優獎 (本校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參加教育部主辦「113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成績於3月31日公布。海洋大學僑生聯誼社表現突出,自113所大專校院校共211個學生社團中脫穎而出,獲得自治性、綜合性社團第一名「特優獎」的殊榮,成績斐然。 僑聯社迎新活動 海大僑生聯誼社成立於1998年,目前社內共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港澳、緬甸、越南、韓國及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華僑學生。僑聯社秉持服務的精神,扮演僑生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樑,維護僑生良好學生生活環境,並透過辦理各項活動,提升向心力與認同感,期待透過營造如家鄉般的溫暖感,弭平僑生初來臺灣的不適應。 僑聯社聖誕節活動 僑聯社社長游允彤同學表示,透過參與本次評選活動,對於社團核心架構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也藉由主辦單位所安排的觀摩時間,學習其他社團的長處,得以持續精進社團與自我。在評選資料繳交過程,更是慶幸自己擁有一群「好幫手」,透過團隊合作,大家各司其職將所需要呈現的資料逐項統整好,在頒獎那刻獲得熱烈的掌聲與祝福,瞬間心中的壓力與緊張感都釋放了,感謝所有伙伴們的齊心協力,才能有此佳績。

海大參加113年全國學生社團評選,僑聯社獲特優獎 海大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黃清旗組長表示,社團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學生可以透過參與活動習得民主法治的素養及組織領導的才能,並在各項社團活動的辦理中,創造與實現自我價值。另,由於目前學生社團活動辦理的模式與經驗已與以往有些許差異,課指組鼓勵社團以多元方式辦理社團活動,讓更多學生願意加入社團,盼學生從中擴展人際關係,提升溝通能力、健全人格發展。 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每年皆舉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今年還新增「最佳人氣獎票選」環節,提供學生彼此充分交流的機會,期許同學透過交流過程激盪出不同火花,並能透過社團活動培養社會參與的自主能力,進而從中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為社會帶來更多正能量。 原文網址:https://mprp.ntou.edu.tw/p/406-1017-98491,r1031.php?Lang=zh-tw

住宿生活好所在

長庚科技大學宿舍設備完善,足夠提供全體學生住宿需求,團體住宿亦可陶冶學生具備獨立自主、尊重合群之情操。宿舍區內食、衣、住、行、育、樂各項設施,樣樣俱全。也常為學生舉辦各種多采多姿的學習活動,包括外文課程、資訊應用、生活技能、人文素養、健康促進等課程活動,以豐富你的住宿生活。

學生宿舍位置圖

一舍庚心樓

一舍庚心樓

長庚人的心: 長庚人秉持良心、善心, 以真心、誠心、愛心、耐心, 盡心費心的關注身旁每個人, 安定每個無助失措、等待支持的生命。 長庚人的心帶來溫暖、提升勇氣、 增強力量、充滿希望。

一舍庚心樓公設01

✧ 庚心樓公共設施 交誼廳(位於1~4樓,各有2間) 討論室(位於地下1樓,共有7間) 電腦教室(位於地下1樓) 學習中心教室(位於地下1樓) 宿舍幹部、志工辦公室(位於地下1樓) 閱覽室(位於地下1樓)

一舍庚心樓公設02

健身休閒室(位於地下2樓) 多媒體影音室(位於地下2樓) 視聽休閒室(位於地下2樓) 韻律教室(位於地下2樓) 樂器練習室(位於地下2樓  


長庚人的耘:

二舍庚耘樓公設01
二舍庚耘樓

      在長庚的校園裡,教師堅守於百年樹人的教育崗位,作育英才; 學生恪遵「做中學」的務實精神,虛心向學。 師生持續在實踐中,檢討改進,追求更上層樓的成績,實踐長庚人奮發向上的精神。 ✧ 庚耘樓公共設施 交誼廳(位於各樓層) 閱覽室(位於各樓層) 洗衣房(位於各樓層) 電腦自學教室(位於3樓) 耘心園餐廳(位於2樓)


三舍庚勤樓

三舍庚勤樓
三舍庚勤樓公設02
三舍庚勤樓公設01

      長庚人的勤: 本校以「勤勞樸實」為校訓, 強調勤勉耐勞,樸素踏實。 所謂「勤能補拙」,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辛勤努力必能克服種種的困難與障礙。 懂得勤勉努力,持之以恆, 才能創造個人的成就及長庚人的驕傲。 ✧ 庚勤樓公共設施 愛心書房(位於J棟2樓) 智慧學習區(位於K棟5樓) 交誼廳(位於各樓層) 電腦自學教室(位於J棟5樓) 多功能討論室(位於J棟6樓) 閱覽室(位於J棟14樓、J棟5樓) 健身休閒室(位於 M棟4樓) 視聽休閒室(位於 M棟4樓) 勤心園餐廳(位於M棟3樓) 庚勤學苑、庚勤書院(位於M棟3樓)

嘉義分部一期宿舍

嘉義一期宿舍
嘉義一期宿舍公設01

 

嘉義一期宿舍公設02

寢室為四人套房 寢室衛、浴、洗臉台各自獨立 兩寢共用曬衣間 ✧ 嘉義分部一期宿舍公共設施 交誼廳(位於各樓層提供MOD、沙發) 茶水間(位於各樓層) 洗衣間(位於各樓層) 電腦網路室(位於2樓) 社團討論室、自修教室(位於2樓) 影音設備、數位鋼琴(位於1樓) 卡拉OK室、室內籃球機、撞球、桌球(位於地下室) 小廚房(位於地下室)


嘉義分部二期宿舍

嘉義二期宿舍
嘉義二期宿舍公設01
嘉義二期宿舍公設02

寢室為四人套房 寢室衛、浴、洗臉台各自獨立 兩寢共用曬衣間 ✧ 嘉義分部二期宿舍公共設施 交誼廳(位於各樓層提供MOD、沙發) 茶水間(位於各樓層) 洗衣間(位於各樓層) 自學中心設有研討室、樂學室、悅讀室、English Corner(位於2樓) 電腦網路室(位於2樓) 社團討論室、自修教室(位於2樓) 韻律教室(位於地下室)

宿舍門禁管制 進出學生宿舍時,一定要配戴學生證(含悠遊卡功能)刷卡進入喔! 門禁時間:每日00:00~翌日05:30。

宿舍事預QA

校本部:其餘宿舍事務相關QA可參考學生事務處相關說明。 嘉義分部:嘉義分部學務組宿舍相關資訊

大同大學助攻 赴麻省理工學院拿270萬獎學金

麻省理工學院(取自官網)
麻省理工學院(取自官網)

大同大學加持,校友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可優先獲得九萬美金(約新台幣270萬)之「麻省理工學院林挺生獎學金(T.S.Lin Fellowship)」。 九個月九萬美金包含學費、健康保險以及助學金。依照官方網頁條件,大同大學研究生或大同大學推薦的中華民國籍研究生優先。國際處主任姚詠文解釋,大同大學每年會擇優推薦2名校友,提供學生畢業後深造,或是進入職場後想要再進修的校友更多支持。 「麻省理工學院林挺生獎學金」為大同大學首任校長林挺生設立,當時國民所得與美國有相當差距,赴美念書是一筆負擔,這筆獎學金是讓大同校友安心就讀、不受經濟限制發展。當時在MIT求學的大同校友,只要學校推薦,即可獲得獎助。這筆公益獎學金後更擴大到華裔學生均可申請,多年來未曾間斷。 麻省理工學院成立於 1861 年,為全球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至2021年共培養了 9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   原文網址:https://www.ttu.edu.tw/p/406-1000-23830,r12.php

台灣氫能元年元智大學攜手遠東集團發展燃料電池試量產計畫

鐘國濱教授 (左三)、集團的董事長特助-曾裕賢先生(左一)與集團能源領域策略長-潘金平博士(左二)
鐘國濱教授 (左三)、遠東集團董事長特助曾裕賢(左一)遠東集團能源領域策略長潘金平博士(左二)/照片由綠科中心提供
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詠漢博士
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施詠漢博士/照片由綠科中心提供

  元智大學執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再生氫經濟-電解儲能技術研發與綠氫應用服務產學聯盟計畫」,於元智大學三館舉行「技術論壇與服務說明會」,吸引近百位產學研專家與會,其中產業界人數與會將近八成,顯見企業界對氫能議題的熱絡與關注。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兩位業界專家,德國萊因公司施詠漢博士報告「國內外氫能加氫站發展」,詳述國外加氫站設置趨勢及技術標準的發展現況,並討論國內加氫站政策與業界推動的瓶頸挑戰,同時解析國內加氫站的風險評估及未來國際第三方驗證測試的作法,確保公眾使用加氫站的安全、品質與低碳。恆星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欽獻技術長報告「小型氫能載具開發與東南亞市場發展」,特別針對氫能機車與電動機車的競爭優勢與氫能機車接軌東南亞市場進行報告。

恆星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欽獻技術長
恆星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欽獻技術長/照片由綠科中心提供

計畫主持人元智大學機械系鐘國濱教授表示,氫能應用可歸納三大領域,包括工業、發電、運輸載具等,中鋼公司攜手學研機構去年展開研究氫能煉鋼、台電公司。今年三月於高雄興達電廠投入氫氣混合天然氣燃燒計畫動土儀式,預計於今年底進行發電示範,中油公司規畫今年底要建置國內第一座加氫站。氫能產業不像一般產業屬於自由市場,通常以國營企業為主,尤需政府國家政策導引,才能成長茁壯。國發會去年3月提出「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策略規劃,將氫能源納入未來12項關鍵戰略之列。 鐘國濱強調,台灣的氫能發展著重在燃料電池,約莫2000年左右開始發展,上中下游相關業者不少,只是規模不大。元智大學累積燃料電池發展經驗超過20年,特重於上游關鍵材料與零組件的開發,特別是電解質材料(質子交換膜)與電極觸媒,前者避免受制於國際大廠的影響,而後者降低對貴金屬材料的價格影響。 鐘國濱分享,本聯盟計畫旨在鍵結國內相關產業上中下游,特別是元智大學今年(2023年)攜手遠東集團投入多年期產學計畫試量產膜電極組的參數研究,預期發展具國際競爭力的上游關鍵組件,集團的董事長特助曾裕賢先生與能源領域策略長潘金平博士特於論壇當天出席給予支持。   原文網址: http://yzunews.yzu.edu.tw/fuel-cell/

雲科榮耀,成果豐碩;雲科印象,豐富多元

校園美景

YunTech為技職教育之高等學府,從創校、紮根、起飛、領航、品牌、典範階段,經過30年的努力,秉承「誠敬恆新」校訓,以YunTech為品牌,期能發展以「產學一體、創新設計」為主軸之國際名校。 ◆全球大學、國內大學排名 1.2021英國泰唔士全球大學排名產業收入指標全球第28名 2.2021英國泰唔士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201-250名 3.2021英國泰唔士全球大學影響力排名301-400名 4.2021遠見最佳綜合大學第13名 5.2021全球綠色大學排名第74名 ◆2021年所獲之國際競賽獎項 1.第15屆波蘭華沙國際發明獲10金6銀 2.德國iF設計獎,榮獲1件「視覺傳達設計」獎 3.德國iF設計新秀獎,榮獲1件「winner」獎 4.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榮獲3件「winner」獎 5.德國紅點品牌&傳達設計獎,獲1件「Best of the Best」殊榮、3件「winner」,共4面獎。 6.義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榮獲鐵獎。 7.金點新秀設計獎,榮獲1金點新秀設計獎&2廠商贊助特別獎。 8.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本校榮獲金牌1面與銀牌2面 9.第23屆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本校榮獲金牌3面與銀牌2面 10.第35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本校榮獲金牌2面與銀牌1面 ◆專利績效、學生創業成功案例

YunTech於109年合計有56件專利已核准,其中發明專利共27件(48.21%)、其中包含4件美國專利,設計專利共3件(0.05%),新型專利共26件(46.42%)。 KOLpower(超酷能股份有限公司)109年9月23日設立,為知名Youtuber六指淵(45.7萬位訂閱者所創立、觀看次數:1,049,682次),KOLpower可以免費在線為影片進行自動化粗剪,通過對影片聲音部分的智能分析,自動剪掉無聲片段,大大節省了創作者的時間,深獲好評! 該公司入圍FITI創新創業激勵競賽10強(於創業潛力奬獲25萬元)、入圍S2B新創培育計畫(Startups To Business) 10強。 小時空設計有限公司(Tinco錫器)109年8月25日設立,由傳統職人錫工藝出發,結合數位客製技術,致力打造「抗菌環保、永續循環、生活美學、體驗DIY」的綠色品牌,並開發出全球首創的「錫銀合金」,發展出一系列優化生活、環境的錫器產品。 ◆學術國際化 本校致力於招收優秀國際學生、創新發展多元化,來自20餘國之國際學生約佔全校學生總數 4.8%。亦引進外籍師資,強化教學研究競爭力。 YunTech與全球35國336所著名大學簽訂姊妹校院協定,立足國內頂尖科技大學 躋身國際尖端學術社群,並鼓勵在校學生參與交換學生計畫。 針對來校外籍學生、僑生,國際事務處提供完善國際學生輔導、獎學金支持機制,致力創造國際化友善校園。 ◆各學院特色 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建築

配合國家重點科技發展,促進工業升級,工程學院以應用工程與系統整合技術為教育之重點,培育國家經建發展所需之高級科技人才,達成提昇國家競爭力之政策目標。 1.配合經建發展、培育工程人才。 2.加強科技研究、促進學術交流。 3.整合學院資源、增進產學合作。 4.強化專業領域、發展學院特色。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建築

培養獨立、自主、敬業、樂群之管理人才。 提昇管理學術研究,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 整合管理學院教學及研究資源,提供企業推廣教育、建教合作與諮詢顧問之服務。 設計學院

設計學院建築

提升我國設計教育水準,培育優秀設計人才;並配合校內的院際整合系所間的專業互補,加強教學、研究與服務品質,朝向國際一流的多元化設計學院發展。 1.配合國家發展,培育設計專才 藉由各系所相互的合作與整合,奠定新時代設計師的整體設計觀念,以期發揮設計績效,強化我國設計界的國際競爭能力。 2.加強設計研究,促進學術交流 加強整合性的學術研究,並建立國際交流管道,擴展設計教育、設計學術及設計推廣至國際層面。 3.整合系所師資,落實設計服務 整合各系所師資與人力,從事設計專案研究,並推動各項建教合作計畫與服務。 4.擴充設計領域,發展學院特色 逐步擴充相關設計系所,以期成為多元化的一流設計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

人文與科學學院建築

配合國家發展與業界需求,依據本校教育宗旨,在「科技與人文並重」和「理論與實務合一」的理念下,推動人文、數理化、通識教育;鼓勵學術研究並加強交流;進行產學合作與社區服務。 1.培養人文及應用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 2.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觀與奠定紥實學術基礎。 3.推動產學合作提昇師生實務能力。 4.加強國際學術交流開拓師生國際視野與提昇研究風氣。 ◆連結 1. https://www.yuntech.edu.tw/index.php/2019-04-02-07-04-39/1/2019-04-02-07-23-55 2. https://go.yuntech.edu.tw/  

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效果顯著 興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實驗證實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效果顯著!中興大學生醫工程所王惠民教授團隊研究發現,納豆中的提取物,可調控氧化壓力機轉以毒殺黑色素癌細胞,研究成果日前刊登於食品科學領域頂尖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候選人為第一作者,王惠民教授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李岳倫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周鑫佑表示,從納豆萃取得到的兩種提取物:納豆冷凍乾燥提取物(NFDE)和納豆水提取物(NWE),均具有潛力開發成抗黑色素癌藥物。在細胞毒性試驗顯示,兩種提取物有顯著的抗黑色素癌作用,且於低劑量即有顯著效果。此外,納豆提取物可通過抑制啟動的蛋白激酶(AMPK)來增加癌細胞的氧化壓力水準以導致細胞死亡。因此,納豆提取物可通過調節氧化壓力,誘導黑色素癌細胞從自噬狀態轉變為凋亡狀態,促進癌細胞死亡且同時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王惠民指出,黑色素癌是從黑色素細胞病變發展而來,具有很高的侵襲性,可以迅速擴散到患者整個體內,因此存活率非常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各種原因,黑色素癌的發生率逐漸增加,轉移性黑色素癌比例亦大幅上揚,並且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致死性癌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世界每年大約診斷出132,000個黑色素癌新病例;尤其是在皮膚白皙的歐美國家,黑色素癌患者逐年都變得越來越普遍,且年輕化。團隊過去的研究發現,天然產物可以誘導黑色素癌細胞死亡,且副作用較少。 納豆是日本傳統食品,為黃豆經醱酵製成。納豆富含對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如蛋白質、必需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過去即有研究顯示,它對心血管疾病非常有效、可減少更年期的不適感、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疾病,同時也可誘導許多類型的癌細胞死亡。 此次使用冷凍乾燥法和水萃取方法得到的納豆提取物,可對黑色素癌具有治療作用,尤其,納豆物水提取物比冷凍乾燥提取更有效用,兩種納豆提取物對正常細胞均無毒性,有助於未來納豆成份進一步純化與抗黑色素癌藥物之開發。 論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21000545


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 興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日本人超愛的健康食品「納豆」,不但對心血管有益處,竟也具有對抗黑色素癌的效果。中興大學生醫工程所教授王惠民領導的團隊,發現納豆萃取物可藉由調控氧化壓力方式,透過機轉毒殺黑色素癌細胞,此成果刊登於食品科學領域頂尖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學》。 納豆是用黃豆發酵製作而成,為日本傳統食品,因其含有高蛋白質、必需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等對身體有益的活性成分,常被用來保養心血管、降低更年期不適與預防骨質疏鬆,許多民眾也認為納豆可誘導多種類型的癌細胞死亡。 為證實納豆對癌症的治療效果,王惠民及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候選人周鑫佑等人投入相關研究,周鑫佑說,團隊分別從納豆萃取物中提取「納豆冷凍乾燥提取物(NFDE)」與「納豆水提取物(NWE)」,經試驗發現,兩者皆有顯著的抗黑色素癌作用。 王惠民指出,黑色素癌的生成是來自於黑色素細胞病變,其具有相當高侵襲性,患者罹病後短期內就會擴散,也因此,患者存活率低。黑色素癌在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且轉移性黑色素癌的比例大幅上揚,每年全球新病例約達13萬2000例,被認為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致死性癌症之一。 周鑫佑解釋,納豆提取物可抑制專責啟動的「蛋白激●」,藉由增加癌細胞氧化壓力水準的方式,讓細胞死亡,也因此,納豆提取物可以透過調節氧化壓力的辦法誘導黑色素癌細胞從自噬狀態轉變為凋亡狀態,進而在不傷害正常細胞的情況下促進癌細胞死亡。 研究團隊認為,不論是冷凍乾燥或水萃取辦法都具有對抗黑色素癌的功效,其中,水提取方式的較乾燥法有效,且兩者在低劑量即可展現效果,因天然物質可誘導黑色素癌細胞死亡且副作用低,對未來黑色素癌藥物開發有相當潛力。


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效果顯著 中興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實驗證實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效果顯著! 中興大學生醫工程所王惠民教授團隊研究發現,納豆中的提取物, 可調控氧化壓力機轉以毒殺黑色素癌細胞, 研究成果日前刊登於食品科學領域頂尖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學》(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候選人為第一作者 ,王惠民教授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李岳倫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周鑫佑表示,從納豆萃取得到的兩種提取物:納豆冷凍乾燥提取物( NFDE)和納豆水提取物(NWE), 均具有潛力開發成抗黑色素癌藥物。在細胞毒性試驗顯示, 兩種提取物有顯著的抗黑色素癌作用,且於低劑量即有顯著效果。 此外,納豆提取物可通過抑制啟動的蛋白激酶(AMPK) 來增加癌細胞的氧化壓力水準以導致細胞死亡。因此, 納豆提取物可通過調節氧化壓力, 誘導黑色素癌細胞從自噬狀態轉變為凋亡狀態, 促進癌細胞死亡且同時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王惠民指出,黑色素癌是從黑色素細胞病變發展而來, 具有很高的侵襲性,可以迅速擴散到患者整個體內, 因此存活率非常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各種原因, 黑色素癌的發生率逐漸增加,轉移性黑色素癌比例亦大幅上揚, 並且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致死性癌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 全世界每年大約診斷出132,000個黑色素癌新病例; 尤其是在皮膚白皙的歐美國家, 黑色素癌患者逐年都變得越來越普遍,且年輕化。 團隊過去的研究發現,天然產物可以誘導黑色素癌細胞死亡, 且副作用較少。 納豆是日本傳統食品,為黃豆經醱酵製成。 納豆富含對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如蛋白質、 必需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過去即有研究顯示, 它對心血管疾病非常有效、可減少更年期的不適感、 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疾病, 同時也可誘導許多類型的癌細胞死亡。 此次使用冷凍乾燥法和水萃取方法得到的納豆提取物, 可對黑色素癌具有治療作用,尤其, 納豆物水提取物比冷凍乾燥提取更有效用, 兩種納豆提取物對正常細胞均無毒性, 有助於未來納豆成份進一步純化與抗黑色素癌藥物之開發。 論文連結:https://www. sciencedirect.com/science/ article/pii/S0278691521000545


納豆研究新突破!中興大學發現:萃取物能殺死黑色素癌細胞

實驗證實納豆萃取物抗黑色素癌效果顯著!中興大學研究發現,納豆中的提取物,可調控氧化壓力機轉以毒殺黑色素癌細胞,研究成果日前刊登於食品科學領域頂尖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候選人周鑫佑表示,從納豆萃取得到的兩種提取物:納豆冷凍乾燥提取物(NFDE)和納豆水提取物(NWE),均具有潛力開發成抗黑色素癌藥物。在細胞毒性試驗顯示,兩種提取物有顯著的抗黑色素癌作用,且於低劑量即有顯著效果。 此外,納豆提取物可通過抑制啟動的蛋白激酶(AMPK)來增加癌細胞的氧化壓力水準以導致細胞死亡。因此,納豆提取物可通過調節氧化壓力,誘導黑色素癌細胞從自噬狀態轉變為凋亡狀態,促進癌細胞死亡且同時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生醫工程所教授王惠民提,黑色素癌是從黑色素細胞病變發展而來,具有很高的侵襲性,可以迅速擴散到患者整個體內,因此存活率非常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於各種原因,黑色素癌的發生率逐漸增加,轉移性黑色素癌比例亦大幅上揚,並且是全球發展最快的致死性癌症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世界每年大約診斷出132,000個黑色素癌新病例;尤其是在皮膚白皙的歐美國家,黑色素癌患者逐年都變得越來越普遍,且年輕化。團隊過去的研究發現,天然產物可以誘導黑色素癌細胞死亡,且副作用較少。 納豆是日本傳統食品,為黃豆經醱酵製成。納豆富含對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如蛋白質、必需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過去即有研究顯示,它對心血管疾病非常有效、可減少更年期的不適感、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和心血管疾病,同時也可誘導許多類型的癌細胞死亡。 研究團隊說明,此次使用冷凍乾燥法和水萃取方法得到的納豆提取物,可對黑色素癌具有治療作用,尤其,納豆物水提取物比冷凍乾燥提取更有效用,兩種納豆提取物對正常細胞均無毒性,有助於未來納豆成份進一步純化與抗黑色素癌藥物之開發。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 (右)與生醫工程研究所王惠民教授(左)合影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 (右)與生醫工程研究所王惠民教授(左)合影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 (左)與王惠民教授(右)

興大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周鑫佑博士 (左)與王惠民教授(右)   原文網址: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0781

從競賽到實習的跨域先鋒!世新大學觀光系勇奪高中生最愛第一名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學生積極參與國際觀光大使活動

年終將至,各類型年度排行榜陸續出爐,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網站4日公布「高中生最愛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之觀光休閒學類」前20名學校科系,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拔得頭籌,獲得高中生最愛的熱門學系第一名!再次彰顯世新觀光系在國際觀光教育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辦學成效。 人氣最高的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設立以來培育眾多優秀觀光產業管理人才,並多次榮獲《遠見雜誌》調查的「九大學科領域畢業生企業評價」前5名。《大學問》此次統計站內3934萬筆使用數據(2024/1/3~2024/9/10),分析出高中生最愛的熱門學系,也為高中生選填志願、大考前夕,提早擇定目標、心無旁鶩,專注把握未來方向。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學生擔任國際觀光大使接待日本高中訪問團

世新觀光系培育人才不僅進入企業服務擁有好表現,在校期間也常年參與各項競賽與國內外實習活動,今年10月至11月間,觀光系便甄選了54名學生參與「國際觀光大使」計劃,接待來自日本愛知、靜岡與奈良縣的約300名高中生訪問團。 學生們透過文化導覽服務,涵蓋台北的歷史古蹟、現代景點及地方文化體驗,展現跨文化溝通與接待能力,以數位傳播貫穿觀光學門,成功凸顯跨領域專業力。 活用觀光力的專業表現,讓世新觀光系學生備受國內外企業青睞,他們也樂於向同儕分享學習經驗。在本年度的「學海築夢」海外實習成果發表會上,學生們發表了前往帛琉老爺酒店、美國紐澤西州愛迪生皇冠假日酒店,以及日本最大連鎖旅店集團APA在美合開飯店的服務歷練與國際視野。 世新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指出,世新觀光系的課程設計緊扣AI科技、數位行銷傳播與創新創業,碩士與碩專班的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具備跨學科與產學接軌的專業能力,再藉由多元學習與國際交流等機會,奠定學生成功職涯的堅實基礎。

圖說如下
世新觀光系優秀系友美國運通旅遊暨生活休閒服務部副總裁吳伯良發表新書,分享服務哲學。

畢業校友亦在業界扮演重要角色,諸如台北市旅遊公會理事長、品保協會副理事長、新板希爾頓飯店總經理、美國運通台灣區副總裁等皆畢業於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為觀光產業培育出眾多頂尖管理菁英。 競賽表現方面,世新觀光系學生的創新作品,在競爭激烈的2023年新北市「愛連網GIS創意活用競賽」中勇奪全國冠軍,以及2023年第28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獲得【教育開放資料組】佳作。學生們結合課程所學,創新應用政府開放圖資,設計出民宿經營方案,或建立水域安全觀念,獲得各界評審一致肯定,展現觀光系學生的跨領域學習成果及數據智能應用能力。 校內表現同樣不容小覷,觀光系學生近兩年在世新管理學院舉辦的AI數據分析師競賽中,皆在超過50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二名!學生們使用行動貝果的Decanter AI引擎進行數據分析,不僅靈活應用AI技術,更突顯觀光系課程在科技應用上的強勁實力。   文章網址: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31478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