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

臺灣動物疫苗行銷國際 興大獸醫團隊獲科技部傑出技轉貢獻獎

臺灣研發的動物用疫苗行銷國際,由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團隊所研發的家禽霍亂疫苗,是目前全球唯一家禽霍亂次單位疫苗,此技術已移轉台灣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15年量產上市,該公司去(2020)年更獲中興大學同意,新增境外銷售授權地區至東協各國、俄羅斯、烏克蘭、韓國、埃及等地,中興大學團隊今年榮獲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該疫苗從投入研發至正式外銷到國外歷經15年,家禽霍亂的特點為高發病率與高死亡率,為家禽的頭號殺手之一,2005年中興大學獸醫學院謝快樂教授號召組成研究團隊,投入疫苗的開發,由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張伯俊教授、獸醫系沈瑞鴻教授,共同指導吳靜如博士(當時為博士班研究生),利用遺傳工程、分子生物方法,找到關鍵成份PlpE,並利用重組DNA方式製造次單位疫苗,再進行動物實驗。2008年疫苗正式開發成功,同年技轉台灣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且陸續獲中華民國專利、美國專利、中華民國動物用藥品許可證,2015年開始量產上市,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鴨、鵝及有色雞家禽霍亂疾病之防治,2020年正式推展至國外市場。

謝快樂教授表示,臺灣每年約有1億隻雞、4千萬隻鵝鴨的飼養數,家禽霍亂為具有高度傳染力的家禽與野生禽類疾病,可造成具高發病率與高死亡率之急性敗血性疾病,有時也會造成慢性之感染。其病原為家禽霍亂巴斯德桿菌,主要由家禽的眼、鼻入侵感染,各種家禽均可能感染,而接近可販售階段的成禽感染率跟死亡率越高,染病後多數在一天內會死亡,對於產業經濟影響甚鉅。

張伯俊教授指出,興大團隊研發的疫苗特色為次單位成份,傳統疫苗是用整顆細菌所製成疫苗,裡面含有細菌的內毒素與其他有毒性物質,打進動物體後,會產生不好的副作用,同時會有血清型的限制。而次單位疫苗用的是家禽霍亂菌中的有效成份PlpE,不同血清型都具有此種成份,因此可產生很好的交叉保護力,且不是使用全菌,毒素量較少、安全性較高,加上以遺傳工程方式產製,可降低製造成本。

謝快樂教授表示,傳統全菌型疫苗保護力有限,次單位型疫苗突破血清型限制,保護力可大幅提升。特別是東南亞以水禽為主,一個水池中只有要一隻染病很容易全池感染,而歐美國家以飼養火雞為大宗,家禽霍亂疫苗的需求量高,此款疫苗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十足。

興大獸醫學院研發團隊開發動物用疫苗,除有效協助農民防疫外,對本土動物疫苗產業發展也有助益,藉由國際市場之開拓,預期未來每年銷售額將可再提升,有助於本土生技產業之發展。謝快樂教授團隊特別感謝行政院科技部,及中興大學對此計畫之長期支持,也鼓勵更多年輕學子投入動物用或人用疫苗研發行列,日後必能找到一個讓自己發揮所長的舞台。

原文網址: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5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