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ACG動畫賽 銘傳數媒系獲雙優選賞

CARRY ON團隊 (圖/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本刊訊】為鼓勵台灣動畫、漫畫、遊戲創作者透過雙手打造出自己熱愛的作品,由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主辦的「第九屆巴哈姆特ACG創作大賽」,8/29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01廳盛大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動畫組共有110件作品入圍決賽,由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黃思彧老師指導, 2件畢業作品《為你傾心》、《CARRY ON》獲得優選賞。

2020 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 – 動畫組 – 為你傾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Z0gnkZzEQ

數媒系林品岑、林湘芸、龔富妮、呂政霖及澳門籍學生區諾言等5位組成「瑪莉的愛情軍師團」團隊,3D動畫作品《為你傾心》一部以少女的內心小劇場為主題發想的短篇動畫,採音樂劇形式呈現,透過主角投射的另一個自己來表達內心的掙扎,闡述「暗戀與相戀只有一步之遙,但不踏出那一步只能停在原地」的想法。作品以3D動畫呈現,畫質精緻獲評審肯定,亦晉級「2020國網3D動畫全國大賽」決賽。

2020 巴哈姆特 ACG 創作大賽 – 動畫組 – CARRY 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1nkxfEoik

數媒系沈洛儀、謝羽喬、林珈均、盤思伶、涂婷珺等5位學生組成「尋心工作室」團隊,2D動畫《CARRY ON》一部關於尋心女孩以及被創造出來的男孩的一段故事,創意來源為受到有心臟缺陷的朋友的啟發,並根據相關機關數據統計一年有近千位等不到器官捐贈的患者逝去,希望透過這支動畫可以讓觀眾多關注官捐贈的議題。   原文網址:https://www.week.mcu.edu.tw/37031/

疫情後海外招生第一站—2022馬來西亞臺灣高等教育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睽違兩年由馬來西亞留臺校友聯合會總會主辦的「2022馬來西亞臺灣高等教育展」於2022年8月17日至24日分3個場次辦理,分別是中馬的吉隆坡(世界貿易中心)、北馬的吉打(雙溪大年新民獨中)、及南馬的柔佛(寬柔中學古來分校),共有81所臺灣大專院校參展,吸引馬來西亞各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型中學師生參觀。 本校由國際事務中心蘇克保主任帶領黃敏淳組員前往參展,本校優良的校風及嚴謹的教學品質,吸引眾多師生及家長前來詢問,熱門科系如:企業管理學系、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心理系、日本語文學系、音樂系、資料科學系等;尤其歷經兩年多的疫情,大數據的觀念與應用逐漸在大家的日常生活驗證,因此,家長及學生都表達了就讀興趣。 國際事務中心蘇克保主任,亦以日文系教授的身分鼓勵同學,東吳大學推動第二專長,包含雙主修、輔系及各項學程,以語言學系為例,可以修讀商學課程,提升自己商管及行銷能力,都是讓自己在畢業後,增加就業機會的利器,讓在場學生更對臺灣高教及東吳品質更具信心。參展期間,特別感謝馬來西亞校友會黃志成會長(企管系76級)全程陪同,召集當地的各地區校友們,為同仁打氣鼓勵並提供各項協助,而校友們的傑出成就及展現對母校的感恩與回饋的心,讓學生及家長都非常感動,亦是本校攤位最美麗的風景。 黃志成會長於2021年榮獲本校第五屆傑出校友殊榮,然適逢疫情期間無法領獎,藉由本次教育展機會,由蘇克保主任代表潘校長,在眾多校友們的見證下,將此份榮耀傳遞給會長。黃會長也表示:這份榮譽是屬於全體馬來西亞校友的,因為沒有校友們的配合和努力,就沒有如此亮眼的成績。 本校目前有近80位馬來西亞同學,期盼經由本次教育展,在未來可以有更多馬來西亞學子加入東吳大學,一圓留學夢。

 

海大34名學者入榜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海大34名學者入榜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海大34名學者入榜2022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海大34名學者入榜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本校訊)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期發表最新的「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7位學者入榜「學術生涯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2)」,18位學者入榜「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不重複計算共有34名教授及研究者入榜。研究範圍橫跨應用科學、自然科學、經濟與社會科學等多面向研究,顯示海大科研在學術上累積的傑出貢獻受到國際肯定。 「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是美國史丹佛大學 John P.A. Ioannidis 團隊從全球最大的引文摘要資料庫Scopus所建立,並由 Elsevier 旗下 Mendeley Data 公佈,依據下列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 分析團隊更新數據至2022年底,使用截至2023年10月1日中所有Scopus作者來計算,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的頂尖科學家,涵蓋22個主學科和174個子領域,最終各選出約10萬名科學家進入榜單,分為「學術生涯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2)」以及「2022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份榜單。 臺海大張文哲研發長表示,兩份榜單中,本校共有34位教授及研究者上榜,其中不論是「學術生涯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或是「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都比去年成長,顯示本校師長在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 原始資料來源: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  

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兩份榜單不重複計算海大共34名學者上榜,名單依師長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藍底為雙榜皆入選者

(李選士教授自111年8月1日起借調至銘傳大學擔任校長)

畢業即就業 大同學長開優渥條件搶人才-啟碁科技與大同大學合作

工程學群的畢業生搶手,企業搶人提早到大三、大四先「預訂」。由電機系校友謝宏波創立的啟碁科技,提供優渥且彈性條件,讓大四學生進廠實習。除實習薪資之外,可抵免學分,並且有預聘制度,同學等於「畢業即就業」。 新學期開始,機材系大四許淳淯、游竑偉同學通過面試,至啟碁科技自動化維護部實習,一周實習四天,一天到校上課。到職場第一線發揮所學,表現傑出即可獲得預聘書,學業就業無縫接軌。 啟碁科技以通訊產品設計、研發與製造為主,所生產的筆記型電腦內建天線,市佔居全球第一。創辦人謝宏波亦為本校名譽博士,將產業與學術結合,率先與機材系老師賴躍仁合作,開設「智慧製造在資通訊產業實務應用」課程,同時開放電資學院、工程學院學生入廠實習。電機系預計下學期也加入課程,讓更多同學參與。 同學入廠實習除了有實習月薪三萬元以及每個月一千五百元的住宿津貼,可依實習時數取得學校的學分,專題可結合實習內容,將所學應用於實務。除了本校學生,下一階段可望擴大到外籍碩士生,以越南學生為優先對象,預計兩年提供二十萬元的獎助學金,亦提供實習、打工津貼,與大同大學共同培育優秀人才。   原文網址:https://www.ttu.edu.tw/p/406-1000-16744,r12.php?Lang=zh-tw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國際交流

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UMSL)碩士及大學雙聯學制計畫介紹 本校在2011年5月由曾經在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St. Louis, UMSL)擔任訪問學者之周建新與林楚雄教授牽線努力下,與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St. Louis, UMSL) 簽訂IMBA碩士雙聯學制,凡管理學院與財金學院碩士班(含碩士在職專班)、大學部在學學生皆可申請就讀。 碩士1+1雙聯學制:僅需至密蘇里州立大學再修30學分,包括8門課(24學分)與6學分企業實習課程 (密蘇里州立大學會安排當地企業實習,並給與實習津貼),因此約需一年加上一個暑假,即可取得該校IMBA碩士學位。 大學部3+2雙聯學制:大學部學生於第一科大在學3年期間,本系規定需修滿一至三年級所有必修課程且學分數達110學分以上及修畢實習課程者,即可提出申請至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UMSL)修讀學士學位一年,並於第五年申請修讀UMSL碩士學位,完成相關學程學分與語言認證後即可取得本校學士、UMSL學士及碩士學位。 UMSL碩士雙聯學制給與本校學生比照本州居民身份收費,優待每學分約350美金,因此大約須要1萬美金的學雜費,可謂相當的物美價廉。 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UMSL)是公立的研究型大學,為密蘇里大學系統之一,聖路易分校設於西元1963年,是4所分校中最新成立的大學,以規模來說,現為密蘇里州第3大大學,目前約有16,000名學生,其中國際學生來自近108個國家。2011年MLB世界冠軍紅雀隊(Cardinal)即是以聖路易市為主場。此外,與本校簽雙聯學制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IMBA program,為AACSB認證商學院中排名前10%學校,IMBA全美排名第20名(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10),學術地位崇高,值得本校學生來加入此一碩士雙聯學制計劃。

查看更多資訊:https://md.nkust.edu.tw/pratice.php?item_id=308&item=12&tag=1

公私立學費拉近 輔大校長: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政府學費補助政策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老牌私校在少子化浪潮中申請人數不減反增,圖為私立大學龍頭輔仁大學。

私校學費補助政策上路,大幅拉近公私立大學差距,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申請人數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呼籲同學勇敢追夢,輔大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頂尖師資、國考通過率、多元跨域學習等各項指標均名列前茅,畢業生更是企業熱門首選,「選頂大不如選輔大」! 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已於2月上路,學生就讀私校每學年可減免3萬5000元,大幅拉近與國立大學間的學費差距,影響所及,位於臺北的輔大、東吳等老牌私校,今年收到的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報名人數,均較往年多出約3000人,公私立大學恐掀起搶人大作戰。 有豐富國際教育經驗的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學校大都是私立學校,例如哈佛、耶魯、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等,這些學校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風氣、財政資源豐富,再加上靈活的管理制度,在數百年歷史傳承的氛圍下,奠定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輔大校長藍易振。(輔大提供)

藍校長認為,明年即將慶祝創校100周年的輔仁大學是臺灣最具國際優勢的學校,不僅是全臺少數具有附設醫院的全方位綜合型大學,海外合作的姊妹校亦將近500所,家數高居全臺第三,僅次於臺大及政大。學生只要繳納輔大的學費,即可以申請到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等不同語系國家當交換學生,不僅可增強自身語言能力,也能提升國際觀。 其次,輔大系所橫跨文、理、管理、外語、藝術、醫學、民生等不同領域,學生入學後可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雙主修、輔系或學分學程等的跨域學習;學校教師陣容更是堅強,有高達2000多位的專兼任師資,外籍教師比例更是私校之冠。 再以國考通過率而言,過去五年輔大學生在高普考、司法特考、會計師、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中,平均通過率高達80%以上,輔大校友在各行業中更已形成根深蒂固緊密的連結,這些優異的表現也勝過不少國立大學。 輔大交通位置優越,學生和教職員上下班以及來校活動都有多元便捷的選擇,不僅能聘請國內外頂尖師資到校授課,同時也能與市區企業合作連結,便利性十足。 藍易振校長強調,輔大的軟硬實力體現在各個領域中,相較於中南部國立頂尖大學毫不遜色,同學申請大學時不要受到排名左右,應從自我興趣出發來選系,依外界口碑選擇輔大,才是明智之舉。

2022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 臺東大學奪冠

《天下雜誌》2022年5月5日出刊的第747期雜誌,公布了「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國立臺東大學擠下去年冠軍的暨南國際大學,榮獲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組(6000人以下)第一名。除了獨占鰲頭之外,臺東大學各項積分亦大幅提昇,總分提高了0.4;在「環境永續」項目上,更是獲得4.2的高分,超越公立一般大型大學組的榜首臺灣大學,顯見臺東大學在「環境永續」上的卓越績效。

該校擁有國際建築網站評為「全球8座最獨特圖書館」,近年更以綠色大學為治校主軸。 ...
該校擁有國際建築網站評為「全球8座最獨特圖書館」,近年更以綠色大學為治校主軸。 臺東大學/提供。

聯合國於2015年底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後,全球各大學幾乎都將之列為學校發展的主軸。依SDGs概念推出的「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是國內唯一從永續視角檢視大學的指標。2019年起,《天下雜誌》借鏡企業ESG,從環境、社會、大學治理,加上大學最重要利害關係人教職員與學生照顧的教學承諾四面向共38項指標,以問卷回收暨教育部公開指標蒐集方式,均衡檢視大學的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評選出臺灣的大學公民楷模。

2022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臺東大學獲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第一名。 臺東大學/提...
2022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臺東大學獲公立一般中型大學第一名。 臺東大學/提供。

啟動淨零碳、碳中和策略 除了種樹還要選樹 臺東大學集中資源全力打造綠色大學,以凸出的環境面成績,在今年首度摘冠。本校知本校區樹林面積17.3公頃,佔校區面積59.2公頃之29.2%,主要為欖仁樹、楓香、苦楝樹、水黃皮、樟樹、櫸木和黃連木等碳吸附量高的喬木樹種,每年約吸收全校二氧化碳排放量之7.6%,未來繼續推廣校園種樹,以期能在2030年達成再生能源於全校總能源使用佔比25%。  
唯一設置綠色大學網頁 首創綠色辦公室認證 2021年12月的世界綠色大學評比,臺東大學在參加的全球956所大學中榮獲第74名之佳績,展現本校積極發展綠色國際大學斐然成章的卓效。臺東大學60公頃的知本校區,森林與草坪植被佔總面積61%,依山傍海,走進校園沐浴在森林芬多精,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大學」。2016年起,臺東大學自我定位為「綠色國際大學」,並成立校級單位的「綠色國際大學推動委員會」,由曾耀銘校長親自擔任主委。校方除了每年更新綠色大學白皮書之外,也是全臺唯一有專屬綠色大學中英文網頁的大學,並積極推動綠色辦公室。學生端則每班設置環保股長,擔任節能減廢領航者,師生齊心共同往綠色永續之目標挺進,充分凸顯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 臺東大學於2021年開始推廣實施綠色辦公室認證,共有61個辦公室參加,其中34個辦公室獲得鑽石級、黃金級、銀級與銅級等不同等級之認證,並佔總參選辦公室61間之55.7%,顯示本校具體實踐節能減廢行動,減少校園碳足跡。
深入社區在地部落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做為臺東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府,臺東大學致力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在高教深耕計畫的綠色大學跨領域學習成果轉化,師生深入社區部落,以學術專長提升地方產業,深獲居民喜愛與支持。結合數媒系、文休系與體育系跨域合作的「臺東Y計畫」,以數位行銷、深度旅遊及山海戶外三個主軸,與嘉蘭村、武陵村及杉原社區合作,共同推廣臺東縣原民文化及創新加值部落產業。以產業營運暨推廣教育處為主的「都蘭之蘭調創生計畫」,則扮演智庫、諮詢顧問、研發與共生共學的角色,與都蘭部落合作,生產尤加利酒精噴霧等產品,各項計畫為地方帶來活躍的商機與生機,具體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 而2020年正式營運的「東部生物經濟中心先導工廠」,於2021年10月取得工廠登記證,成為國立大學中唯一具備工廠登記字號的食品生技工廠。除從都蘭的尤加利樹萃取精油,發展出相關產品外,目前部落更提供龍葵、山苦瓜、昭和草等阿美族傳統食材,未來將研發成生技食品,活化地方產業,同時維護國人身體健康。這樣產學合作,不僅與部落共好,亦兼顧土地友善與產業發展,推展綠色經濟。 此外,食品生技工廠歷經兩年的成果轉換與產品化,由臺東野生牛樟芝子實體中分離出高4-AAQB 產量之牛樟芝菌種;有別於液態發酵方式,本校食品生技工廠應用固態發酵技術,將牛樟芝菌培養於臺東優質紅藜中,研發生產出含有高產量4-AAQB的紅藜牛樟芝菌絲體產物;本項產品的問世,不僅為臺東紅藜與牛樟芝產業開發出更健康的高值化產品,亦建立了產業六級化之典範,帶領臺東製造之生技產品邁向新的里程碑。
地熱發電等再生能源 課程導入SDGs觀念 除了讓師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能減碳之外,亦透過課程深耕永續觀念。臺東大學已全面導入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之連結,教師於課綱中必須勾選與17個SDGs之相關連結,以利學生後續選課;同時修訂獎勵學術研究活動實施要點,若教師學術成果與SDGs相關,就可獲得20%的積分獎勵,讓本校與SDGs連結之課程及研究數量均逐年成長,提升本校師生的校外參與、社會服務與永續教育。本校通識課程中的「社會實踐微學程」,由「社會責任實踐」、「里山倡議與原住民生態智慧」、「適當科技與永續發展」、「社區幸福感」等課程組成。未來更將推出以永續發展與綠色生產為核心的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透過跨領域學習來培育永續人才。 臺東大學擁有包括圖資館在內的5棟綠建築,屋頂裝置太陽能,2021年再生能源使用量佔比高達9.73%,領先同為6,000人以下的公立一般大學。圖資館旁的鏡心湖,蓄集生活污水處理後的中水,不僅是侯鳥棲息地,也供廁所沖洗與澆花用途,水資源採零排放與無限次循環再利用,讓校園處處綠意盎然,生機無限。 綠色與資訊科技學士學位學程朱力民主任依據臺東特有的溫泉地熱,帶領學生開發出可依需求擴充的中小型地熱發電系統,不開鑿大型地熱井,只利用既有溫泉井,即可透過溫泉水與冷溪水的溫差發電,提供停車場、路燈,與女性更衣區照明所需電力。綠色大學要結合在地資源,運用臺東豐富的地熱資源發電,與太陽能或風電差異處,溫差發電24小時都可以用,臺東每家溫泉業者都可以進行。 臺東大學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全體師生以永續發展的素養與行動,發展以支持綠色知識經濟為教研基礎的智慧、健康、永續及美學之大學,積極落實綠色大學發展目標。師生共同努力執行將學術的能量回饋地方部落,在依山傍海、綠意盎然的美麗土地上,創造出美好永續的後山桃花源!

原文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6290748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