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優崴策略聯盟 大同將成為全台最有算力大學

優崴超級運算總經理陳武宏日前宣布,將與大同大學成為策略聯盟夥伴。大同師生以及研發團隊,將擁有亞洲最大且算力最快的AI綠能運算服務,也是優崴超算第一所支持的大學。

陳武宏為本校工設系73級畢業、112年傑出校友,現任優崴超算總經理。優崴超算為優必達(獲NVIDIA投資)、正威及森崴能源合資成立的算力公司,預定在今年第4季完成H100 128台AI伺服器、1024張顯卡,2025年再投入建置B100、B200的AI運算基地,預計總建置1萬張以上GPU顯卡,建置台灣最大的AI綠能運算中心。

校長何明果表示,各領域都在應用人工智慧,對於校友的支持和慷慨,表達感謝以及期待。AI發展最重要的是算力、演算法和數據,「算力就是競爭力,對大同師生和研發團隊來說,擁有最高規格的算力,等於是坐上噴射機。」

何校長指出,未來競爭力在於「能源、環境」兩大方向,「如何有效率的運用AI,以最小耗能,發揮最精準應用,就是核心競爭力」。優崴超算強調的綠能運算,與大同大學的理念相符,提升各領域AI應用能力、培養人才,同時兼顧能源永續。

原文網址:https://www.ttu.edu.tw/p/406-1000-32227,r12.php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與香港嶺南大學舉辦「知識移轉計畫線上分享工作坊」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日前與香港嶺南大學共同舉辦「知識移轉計畫線上分享工作坊」,國際學術交流不受疫情限制持續活絡,也因雲端世界讓視聽參與更加踴躍。香港嶺南大學有香港首屈一指的翻譯所,透過嶺南的梁文駿教授與文藻翻譯系的黃育文主任牽線,首次與文藻外大共同舉辦線上工作坊,希望兩校師生能夠透過本次交流互相切磋學術能量與翻譯技巧。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日前與香港嶺南大學共同舉辦「知識移轉計畫線上分享工作坊」,國際學術交流不受疫情限制持續活絡,也因雲端世界讓視聽參與更加踴躍。香港嶺南大學有香港首屈一指的翻譯所,透過嶺南的梁文駿教授與文藻翻譯系的黃育文主任牽線,首次與文藻外大共同舉辦線上工作坊,希望兩校師生能夠透過本次交流互相切磋學術能量與翻譯技巧;香港嶺南大學主講者:張宇傑博士、許定欣副教授、梁文駿副教授及石岱崙助理教授,皆為東西文學與電腦輔助翻譯領域的佼佼者,為本次工作坊帶來十分精闢的見解與新知。 「知識移轉計畫線上分享工作坊」以探討中國文學精隨「說文解字」、「中國古典章回小說」及「電腦輔助翻譯」等多項議題為發想,強調譯者在進行翻譯時需要兼顧到許多細節。張宇傑博士以說文解字這項工具向同學闡述其道理,再以敬業樂業舉例,並指出在翻譯工作中展現唯有溯源才可以真實呈現文學的真相。許定欣教授,和師生們分享翻譯討論度最高的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以紅樓夢文本為例探討語言翻譯貼近原文的重要性,或是該在譯文中顯現原文的影子。梁文駿教授,以生動的演講方式,和同學們分享現今於翻譯界討論度最高的電腦輔助翻譯以及本地化,使同學們了解電腦輔助翻譯對譯者的益處,也用了許多熱門網頁一起探討及討論時下翻譯工作的實用軟體,善用線上工具讓翻譯工作事半功倍。石岱崙老師為一線譯者,曾經翻譯過作家吳明益入圍國際文學大獎「布克國際獎」的作品《單車失竊記》,用自身經驗,以陳思宏的小說《鬼地方》作為題目,即席與同學互動,激發同學對翻譯的發想。 翻譯系在理論與實務間不斷精進,為學生提供以英語為主、其他外語為輔的語言教學之外,更加強專業翻譯理論課程及口、筆譯實務訓練,為同學打下了紮實專業知能基礎。每年邀請多位跨領域實務經驗豐富之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並鼓勵學生至業界實習。為精進師資教學質量,不與產業脫節,翻譯系每年致力接洽不同類型產學合作案件,成立教師社群、舉辦研習工作坊,更邀請同學一同執行企業產學合作案,培育學生成為各行各業推動國際化的生力軍。

梁文駿教授,以生動的演講方式,和同學們分享現今於翻譯界討論度最高的電腦輔助翻譯以及本地化。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與香港嶺南大學首次舉辦「知識移轉計畫線上分享工作坊」圓滿落幕。 原文網址:https://a001.wzu.edu.tw/article/492842

跟隨世新學長的腳步,深入了解世新大學

由世新學長親自帶領,參觀世新大學的各大校園景點與專業空間設備,讓你深入感受這裡的學術氛圍與多元文化。  

玄大應日系海外滑雪場實習 受學生與雇主肯定

為提升學用合一,玄奘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積極推動日本海外實習課程,藉此培育具備國際視野之專業日語人才。今年送出大三生20位、大四生10位,共計30位學生,赴日本10家滑雪場及飯店,自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進行為期三個多月的實習。 玄大應日系推動日本滑雪場實習,至今邁入第8年,過去在長野縣、新潟縣、栃木縣皆遍布實習據點,今年再增日本交通觀光界十分有名的東急集團,成為實習選送的產學合作企業。該集團在日本各地皆有相關企業,玄大期待未來能為學生帶來更多元的實習選擇。 除了以學海築夢獎學金等搭配經濟支援外,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系亦十分關切學生的學習狀況,應日系池田辰彰主任便於2023年2月4、5日兩天,訪視實習學生,實際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此次訪視學生們都大多表示:「十分開心有機會來實習,剛開始適應上雖需要一點時間,但對於能親身體驗學習日本生活、日式職場文化,尤其能在工作之餘體驗滑雪,這些都是在台灣教室裡較難學習到的,十分難能可貴。更感謝有獎學金提供給我們來這學習。」 實習工作種類有負責纜車案內與安全的人員、票卷販賣、餐廳服務員、館內廣播人員等,實習單位負責人也對該校學生們的表現讚譽有加,紛紛表示:「無論是何種工作,比起本地日本打工大學生的態度認真許多,值得稱讚。」,並十分歡迎玄大應日系學生明年也能再來支援。 應日系池田主任表示,該系推出的日本滑雪場實習,一直受到學生高度肯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選送季節恰好能體驗日本聖誕節、新年等重大節慶文化,對學生而言除了能銜接職場能力外,更是最佳的跨文化體驗與語言學習;另一方面,帶薪的海外實習,在教師團隊的努力下,每年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獎學金的補助,幫助許多經濟困難的學生圓夢,因此未來也會持續精進推動。 原文網址:https://www.hcu.edu.tw/HCU/hcu/zh-tw/-masterhcunews/543D1BF10E6349599DB650CF00463C02

馬來西亞學生求學心得

大學的求學經驗,在就學期間有參與過社團,從一年級就踏入學生會中從基層學員,到三年級成為幹部。也根台灣同學相處的時分融洽,大學的經驗還算蠻豐富的帶社團辦活動迎新忙的每天都很晚,但是課頁上還是要兼顧,千里迢迢的來到台灣學到專業知識。 當然在一開始剛來的時候,一定很多人會問說我剛剛來期間會有什麼問題在學業上,腳步可能會有一些語言上的不一樣,生活習慣上不一樣,文化背景不一樣,老師們都很好都會細心耐心教導這我們,做更實作經歷或者是穩住能力等等的。 在2020第七屆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獲獎,這些經驗十分難忘,然後讓我們可以這些外籍生可以慢慢的進入過狀況,然後讓我們可以同時了解臺灣,四年來專業知識或是能力,帶回去馬來西亞或其他國家發展都是很值得的。  

海大畢業生划獨木舟繞行基隆嶼 展現挑戰自我極限的精神

(體育室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5月27日舉辦「畢業生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活動,清晨天氣風和日麗且海象平穩,總計約55名海大學生從海洋大學小艇碼頭出發,包含40名經歷3個月獨木舟集訓的畢業生,乘風破浪航向基隆嶼,於海面環島一周後成功折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4位游泳隊的學生選擇以泳渡的方式來完成畢業挑戰,充分展現挑戰自我極限的精神。

學生們乘風破浪航向基隆嶼並環島一周
學生們乘風破浪航向基隆嶼並環島一周
游泳隊學生選擇以泳渡的方式來完成畢業挑戰
游泳隊學生選擇以泳渡的方式來完成畢業挑戰

海大「畢業生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活動自2013年開辦,每年吸引超過百名學生爭取報名機會。獲選的40名應屆畢業生,需經歷三個月集訓,除了得具備開放水域的操槳與航行能力,克服暈船等症狀外,還需接受翻船復位與脫離及航行耐力訓練;通過體能測驗後,才能夠獲得上船挑戰來回基隆嶼的機會。

海大畢業生於基隆嶼前合影
海大畢業生於基隆嶼前合影

今年度特別的是有4位游泳隊學生選擇以泳渡的方式來完成畢業挑戰,並於活動前2個月,針對海中長泳做集訓,且必須克服對於茫茫大海的恐懼及大自然的阻礙(如洋流、海浪及水母)才能完成這艱難的任務。海大畢業生們透過完整訓練,成功挑戰基隆嶼,展現勇於挑戰自我,積極懷抱大自然的精神,也象徵著海大畢業生向人生下一階段勇敢航行。

四位游泳隊學生
四位游泳隊學生克服大自然完成泳渡基隆嶼的挑戰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於致詞時表示,海洋大學受惠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能夠積極發展並推廣各項水上活動。畢業前夕舉辦划獨木舟航向基隆嶼活動,不僅讓畢業生自我挑戰,也充分表現親海、愛海、敢於冒險的海洋精神,冉副校長並給予海大畢業生滿滿祝福,鵬程萬里、航向光明未來!

冉繁華副校長祝福海大畢業生鵬程萬里、航向光明未來
冉繁華副校長祝福海大畢業生鵬程萬里、航向光明未來

體育室黃智能主任於學生返航小艇碼頭時頒贈「挑戰成功證書」,並表示畢業生划獨木舟挑戰基隆嶼是海大特有的傳統,活動能順利舉辦,除了需要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默契以及水域活動能力,還需要天候、海流、漲退潮等諸多要素的配合;本次活動的順利辦理,是海大人與大海共好的展現。黃主任期待划獨木舟挑戰基隆嶼的傳統能夠延續,為一屆又一屆的海大人,留下獨有的海洋記憶。

學生完成基隆嶼挑戰獲得「挑戰成功證書」
學生完成基隆嶼挑戰獲得「挑戰成功證書」

原文網址:https://mprp.ntou.edu.tw/p/406-1017-100683,r1031.php?Lang=zh-tw

動漫展首度開入暨大 體驗年輕世代的動漫文化

s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重磅推出《年輕世代次文化-台日漫畫激盪與交流》展覽,除了頗受年輕世代喜愛的知名動漫作品的實體展出外,更邀請知名漫畫家與專家分享創作歷程與心得,同時也可以實際體驗當今年輕世代的次文化,展覽自即日起到11/8為止,喜歡動漫的民眾不用花錢遠赴台北, 暨大圖書館藝廊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 #世界綠色大學全球前50大 #最新一期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暨大五案全過 #USR第一品牌 #THE新興經濟體大學評比全球前500大 #QS世界大學亞洲地區國立綜合大學第18 #境外生比例全國大專院校排名第3 #就讀暨大前途遠大 原文網址:https://www.ncnu.edu.tw/p/406-1000-23580,r30.php?Lang=zh-tw

逢甲育才 企業攬才 財精學位學程+PMP聯手助國際生圓夢

逢甲大學106學年首創全國第一個全校國際生大一不分系(PMP),至今已經有兩屆畢業生,因超前部署,成效良好,成為眾多大學爭相模仿的指標性學校。今年的畢業生中,金融學院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財精學位學程)印尼生李文昌同學(PMP第二屆),在院系師長的輔導下,大四下學期參加金融學院的校外實習,因表現優良,獲得留任,現在任職於台北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管理部的專員,順利留台工作。 從大一來台尋夢,到畢業順利圓夢,其中金融學院、財精學位學程師長和PMP輔導團隊攜手聯合協作,積極關懷國際生的適應狀況,堪稱跨院系最佳協作輔導的典範。 李文昌同學來自泗水,107學年剛來PMP就讀時,中文能力大約是TOCFL的A2到B1之間,大二分流到財精學位學程後,積極學習,自我要求高,成為系上的學霸,畢業時為班排第一名的學生。修習跨領域課程(Android Apps創意程式設計),作品更榮獲109學年度「Android Apps創意程式」線上期末成果展金獎(第一名)。他不只會讀書,因家中經濟受疫情影響,為減輕家裡的負擔,從一年級就開始在逢甲夜市打工,大四的時候,擔任PMP的TA和台灣人的英文家教,是一位很細心貼心的人。 此外,李同學因為在本校接觸跨領域的課程,找了行銷系的印尼同學和外校的台灣人一起合作,研發一款「多功能筆電包」,自己找廠商畫設計圖、做樣品、架設網站、上募資平台、拍行銷影片,並加入勞動部規劃的職業訓練成果展,進行擺攤招商、田野市調。當台灣學生還在抱怨學非所用、畢業即失業的時候,李同學已經超前佈署,築夢踏實。PMP王惠鈴主任已經跟李文昌同學預約,當他一手催生的多功能筆電包正式開賣時,第一個一定要賣給她,因為這是PMP學生實現人生夢想的起點。

李文昌同學(左三)與團隊夥伴參加勞動部計畫,推廣自行設計之多功能筆電包。
李文昌同學(左三)與團隊夥伴參加勞動部計畫,推廣自行設計之多功能筆電包。

財精學位學程呂瑞秋主任表示,逢甲財精學位學程是國內唯一獲得北美精算學會(Society of Actuaries)認證的進階精算教育學程。該學程除了在精算教育有傑出的師資與充實的教材資源外,輔導同學通過精算考試也有豐富的經驗。非常適合國際生做為精算專業學習與職涯發展的選擇。擔任李文昌同學導師的陳彥志老師說道,李同學總是展現高度的求知慾,遇到問題時他也積極向老師們詢問,對待師長也相當有禮貌,相信他負責任的態度與熱情能讓他在未來有更優異的表現。

李文昌同學(右二)與國際生們於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畢業專題發表會合影。
李文昌同學(右二)與國際生們於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畢業專題發表會合影。

PMP王主任表示,金融學院財精學位學程一直是PMP國際生分流的熱門選擇,至今已有16位,由於金融學院創造友善的雙語學習場域,加上系上師長積極輔導,保持與PMP輔導團隊的協作關係,打造國際生在台圓夢的堅強後盾。像文昌這樣的國際生在逢甲的圓夢故事,根據統計,每年大約有三成PMP國際生分流到系上成為各系的雙語學習尖兵與國際交流大使,只要雙方協作輔導,即可成為院系國際招生的口碑。

李文昌同學回PMP開心分享畢業與圓夢心情。
李文昌同學回PMP開心分享畢業與圓夢心情。

  原文網址:https://www.fcu.edu.tw/news/2022071201/

邀你夢想起飛,躋身全球一流大學

大葉大學是一所深具全球視野與思維前瞻導向高等學府,本應為世界產業與職場產出卓越高等人才的教育使命。近年來特別重視港澳學生赴臺上學的問題,包括在臺灣就讀的港澳畢業生完成學業的就業與擇業的問題。

國立體育大學 四大學院定位明確 把握臺灣運動產業榮景

孕育許多奧運選手的「國立體育大學」,副校長黃東治認為,即便面臨少子化、高教人才外流等挑戰,國體大仍秉持培養高等體育人才的定位,「本校定位明確,持續培養學生具備運動科學的專業知識,保持一流體育大學水準,創造難以取代的價值。」更介紹該校競技、體育、運動與健康科學、管理等4大學院的特色,使學生在臺灣蓬勃發展的運動產業發光發熱。 黃副校長同時兼任教務長,重視校務研究數據,依據國體大畢業生流向調查資料,校友除了教職和運動員的職業類別外,在行銷、觀光休閒、藝文影音傳播、金融、醫療保健、資訊科技等產業,都可看見國體大傑出校友的身影,「學校積極開拓,與不同領域、企業的跨領域合作,因此職業選擇上,就會如同畢業生流向調查所示,遍布在各行各業。」 目前國體大「競技學院」著重學生運動競技實力的養成,且透過運動指導、科學訓練、技術分析來實踐,使運動員和教練能在大型國際賽事取得佳績;「體育學院」以運動教育、運動社會、運動心理、幼兒體育、適應體育,及運動賽會為重點,更讓學生在賽事舉辦,實踐上述所學,期許學生能發揮在該學院的所長,普及與擴大全民運動的參與,活絡臺灣運動產業。 「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致力於運動相關防護員、指導員、健康管理師,及科學研究員養成,扮演輔助運動員,營造健康生活氛圍的推手;「管理學院」更培養運動行銷、運動媒體、戶外和海洋等休閒場域的就業技能,兼顧學生職涯的多元發展。 長期耕耘運動社會學研究的黃東治,以美國學者Ronald Woods於2021年,提及的運動未來為例,人口高齡化和多元化、職業運動管理與投資、運動訓練與器材研發、運動博弈,及教練專業效能,涉及的相關行業,不但是運動產業熱門職業,也是未來發展重點。 黃東治觀察,臺灣運動產業當前蓬勃發展,中華職棒第六支隊伍「台鋼雄鷹」的加盟,PLG、T1兩大職業籃球聯盟的成立,皆象徵職業運動的榮景,況且全台各地紛紛推出,結合地方特色的馬拉松賽事,也帶動大眾休閒運動,「臺灣得天獨厚,所特有登山、海洋的地理環境,都彰顯運動產業的潛能。」只要學生妥善運用校內外所學,現今國內運動產業將是學生發揮的舞台。 結合運動產業第一現場的實務,和人文社會思辨,及國際化視野,為國體大學生和校友最大優勢,黃東治說:「這種面對問題的科學理論根據、人文關懷 ,和靈活思辨的應對,都是國體人在職場上的優勢。」回歸以人為本的思辨,加強永續發展的關懷,使學生擁有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核心能力,以便因應各種瞬息萬變的考驗。 原文網址:https://admissions.ntsu.edu.tw/p/404-1046-56499.php?Lang=zh-tw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