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2023泰國極限廚師挑戰賽贏獎

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再次展現教學卓越成果,由洪世國專技副教授及蔡安鎭專技助理教授指導並帶領學生於5月23至27日前往泰國,參加2023泰國極限廚師挑戰賽,以精湛廚藝贏得評審高度肯定,一舉奪下1金8銀6銅2佳作2小金人獎的傲人成績,全校師生咸感與有榮焉。 2023泰國極限廚師挑戰賽,共吸引來自亞洲各國700多位選手同台競技,經過一番激烈競爭後,在職業組部分:蔡安鎭老師贏得西式海鮮主菜組、鴨肉主菜組1銀1銅,學生王建登不僅贏得西式牛肉主菜組1銀,也同時贏得青年組鴨肉主菜組1銅佳績。在青年組部分:學生張芷萁贏得西式牛肉主菜組、海鮮主菜組1金1銀,吳哲愷贏得西式海鮮主菜組、亞洲米麵食挑戰組、鴨肉主菜組和義大利麵組2銀2銅,張育藤贏得西式牛肉主菜組、鴨肉主菜組2銀,黃宇謙贏得西式牛肉主菜組、海鮮主菜組1銅1佳作,洪偉晉贏得西式海鮮主菜組、鴨肉主菜組1銅1佳作,陳品樺贏得亞洲米麵食挑戰組1銀。其中首次出國參賽的張芷萁、吳哲愷,更分別奪得西式牛肉主菜組金牌最高分、亞洲米麵食挑戰組銀牌最高分(金牌從缺),並獲頒小金人獎的殊榮肯定。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參賽師生表現不凡,摘金又奪銀,得獎率100%,傑出表現更是成為全場矚目焦點。 比賽都是採用大會提供的食材,但如何結合當地飲食特色,現場烹調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料理,以廚藝征服評審味蕾,對參賽選手而言絕對是一大挑戰。張芷萁藉由無數次的嘗試與練習,並與指導老師多次討論調整後,在西式牛肉主菜組作品中加入蔓越莓增添主菜醬汁風味,並選擇色澤鮮亮的南瓜泥作搭配,另外在海鮮主菜組作品部分,除用黃甜椒取代鮭魚醬汁常用的紅甜椒,並在傳統的白色馬鈴薯泥中加入甜菜根,增加色彩的豐富變化;吳哲愷除展現純熟的廚藝,更為強調亞洲菜的特色與適當性,特別在盛裝器皿上發揮巧思,兩人的作品都成功凸顯出與眾不同的味蕾與視覺感受,更是餐飲藝術與美學的極致展現。尤其他二人都是首次出國參賽,就有如此亮麗表現值得嘉許。 王建登同學在西式牛肉主菜組作品中,以嫩煎方式料理牛叻眼搭配經典的紅酒燉牛頰,呈現一個主菜兩種味蕾體驗的豐富口感,廚藝和巧思都得到評審一致讚賞,給予銀牌肯定。其實王同學在學期間,已在國內外多項廚藝競賽中獲獎,廚藝屢次贏得肯定,此次挑戰自我參加職業組競賽,持續以參賽強化個人在校所學,並再次在國際舞台展現亮麗成果。 指導老師們表示:為了讓選手在參賽過程中能不急不徐、不慌不亂地順利完成作品,在平常培訓時,就特別注重製作流程的細節,因為國際比賽往往都採扣分制,所以除熟練操作過程外,掌握競賽規則也是不容忽視的。 餐飲系蘇宏文主任表示:所有參賽學生在決定報名參賽後,就在老師不眠不休的熱心指導下,展開密集培訓與辛苦練習,終能在國際廚藝舞台上,與來自不同國家的烹飪高手同台競技,充分表現出料理追夢人的投入與堅持。餐飲系自創系以來,學生參與國際競賽表現始終亮麗出色,迄今已贏得獎牌無數,再次展現本校餐飲系教學卓越的最佳成果。 楊正宏校長表示:學生參與國際技能競賽,除能與各國選手相互觀摩切磋外,更可藉機向業界及社會大眾展現個人所學,以及高超的廚藝技能,學校亦可藉此展現卓越教學成果,爾後將持續投注經費培訓優秀選手,落實學校發展文化創意以及國際化的目標。

照片出處: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原文網址:

https://www.tut.edu.tw/p/406-1000-33946,r13.php?Lang=zh-tw

20位五育全能生揭曉 4位國際生風光勝出

【本刊訊】銘傳大學向來重視術德兼修,實施德、智、體、群、美五育教育,培養立論實務並重、具備團隊精神與國際視野人才,特設五育全能獎鼓勵同學,109學年度有擊劍校隊鄒心慈等20位畢業同學獲得此榮譽。在獲獎行列中有四位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大陸等地的國際學生勝出;另體育特優受獎行列中也有馬來西亞國際生,彰顯銘傳大學落實國際化,重視培養學行和體能兼優教育。

銘傳啦啦舞蹈校隊
銘傳擊劍校隊

  20位五育全能受獎生都是運動校隊,而且保持學業和操行佳績,並於在校時代表學校參加校外運動競賽獲得金牌,鄭育齡和劉佳真/女子手球,黃育琳/女子籃球,吳美娟、李育津、卜桂泫、黃世銓、莊馥慈/合球,涂紹捷、王笙翰、黃聖傑/男子足球,陳以恬、林佳儀、陳佳欣、李姿儀/法式滾球,范成妍/空手道,廖琇祺和關沛瑄/舞蹈,李欣和鄒心慈/擊劍等20位畢業同學。其中五育全能獎中合球隊的餐旅系吳美娟和卜桂泫,及體育特優獎木球校隊的廣電系吳紫琪均是由馬來西亞跨海前來就讀。五育全能獎學生中另有擊劍隊的李欣是陸生。而資管研究所黃世銓則是香港學生,是唯一研究生還參加運動校隊,非常不易。 五育全能獎的男子足球應日四甲涂紹捷(畢業後被ACA企乙球隊網羅)和休憩二甲謝明龍兩位同學,此次同被中華足球隊徵召,5/29代表中華男足出發科威特2022卡達世界盃資格賽,預計將在台灣6/4凌晨12時迎戰尼泊爾,6/8凌晨3時迎戰澳洲,及6/16迎戰科威特。面對國內疫情未平,衛福部、教育部及醫療與學校團隊師長從代表隊疫苗施打、賽前培訓、PCR核算篩檢、行前衛教給予大力支持。

銘傳足球隊
銘傳合球校隊

細數本屆畢業校隊同學大學時期校外參賽風光史:男子壘球隊許育瑋、陳仕鈞、季侑霆、張唯聖、蔣欣呈、鄧有都7次摘冠,並連霸第18屆總統盃,奪冠後曾獲總統接見;法式滾球隊林佳儀和舞蹈隊關沛瑄則5次封后,為大學生涯寫下最燦爛的一頁。

銘傳法式滾球校隊

    原文網址:https://www.week.mcu.edu.tw/39542/

2022 世界大學影響力 成大全球排名 33 全臺居冠

成功大學2022年的最佳成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議題的精神
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作為一所頂尖大學,成功大學一向是看見價值、承擔使命、有能力去前瞻、確定自己能夠改變,堅持影響世界共好、共融的價值,這就是我們人才在世界存在的方式與力量。」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說:「願景是透過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使得理想成為可以被實現的風景。成功大學很幸運可以帶動關切未來問題,解決未來挑戰,建構可長、可久、共好的夥伴合作,成就世界永續發展的大平台。」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臺灣時間 4 月 28 日公布 2022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這是根據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重要內涵評量各大學對社會的關鍵影響,成功大學從全球 1406 間大學中脫穎而出,創下該項世界排名啟動以來最佳表現。 在本次 17 項評比指標中,成功大學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項目位列世界百大,更有 2 項進入全球前 10 名,包括排名全球第 5 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全球第 8 的「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這兩項與「SDG6 淨水與衛生」全球第 33 及「SDG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全球第 55,4 項指標皆是全臺第一,代表成功大學是具有競爭力、綜合性、全方位並能夠產生實質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學術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2022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33名、全臺第一
國立成功大學 2022 年在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排名 33 名、全臺第一

自 2019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開辦以來成大持續位居前峰,繼 2019 年獲得全球第 80 名,2020 年之後,連續 3 年位居全臺第一。蘇慧貞校長指出,永續的議題極為廣泛且多元,成大檢視自己的標準是「我們的貢獻到底能不能確實回應人類生存發展的挑戰。」從課程設計、人才產出、科技解方甚至是社會參與,每一個面向都需有具體、可被檢視的實踐方案。 成大獲得最佳成績的「SDG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目標在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性且永續的工業,並強化創新。成功大學在此項目評分中取得 99.8 的高分,逼近滿分,SDG9 項目裡包含了 4 大細項指標,分別為研究(research)、專利(Patents)、大學衍生企業(University spin offs)以及產學合作收入(Research income from industry and commerce)。成大在研究項目取得 98.7 分,其餘 3 項指標皆獲得滿分。反應出成功大學的創新與發明,在未來韌性社會生態系的發展中已經發揮實質的效能。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
(由左至右)成大未來智慧工場蔡妤珮執行長、呂佩融主秘、蘇慧貞校長、研發處校務資料組組長林聖翔、研發長林財富

蘇慧貞校長進一步說明,成功大學定義我們的社會責任在於創新科技與產品必須能夠實踐;第二,如果產生新的文化思維或不同的典範,它必須落地生根,我們將這樣的價值原則落實在每一個院系所,再由院系所盤點自己能夠整合的面向,最後在跨院的校級平台上檢視知識必須創新、方法必須可行,最後必須產生長久的影響。 至於在「SDG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部份,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成大已經發布「撤資碳密集能源產業行動聲明」,宣示目前校務基金投資碳密集能源產業僅占 1.18 %,除聲明不再加碼,並將俟機撤資;同時,成大也已制定永續投資政策,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及決策考量重要因子,將優先選取獲社會責任評選優良或參加國際氣候倡議之企業進行投資,落實責任投資原則(PRI)。 此外,成大以綠色生活為願景,在 2018 至 2020 年期間,校園中即有 4 棟建築獲得銀級綠色建築(EEWH 綠色建築認證),包含海工教學大樓、生物科技大樓、理學教學大樓和游泳池及球類場館。2011 年落成的臺灣第一座零碳綠建築「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綠色魔法學校」不但取得臺灣最高鑽石級綠色建築標章,更被收錄進今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6次評估報告中的綠建築典範,作為全球減碳技術的政策參考。 為了打造臺南低碳城市,成大整合政府與企業,建構創新研發所需的產官學三螺旋共創機制,於 2020 年成立「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以 5G、AI、資料交換平台技術,串連到智慧醫療、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循環經濟等應用領域,發展前瞻科技創新、實驗場域測試,以及建立資料交換平台智慧化。在同年 9 月,成大也與台灣歐洲商會及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SIA)續簽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台灣綠色能源發展,實現永續智慧生態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自 2019 年啟動,是各項重要排名系統中唯一一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研究、推廣和延伸管理三大領域進行全面且均衡性的比較,以評估大學影響力的平台,今年邁入第 4 屆,全球涵蓋 106 個國家,共 1406 間學校參與,台灣也有 45 所學校參與。成功大學今年的最佳表現體現了頂尖大學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關鍵議題的意義與貢獻。   原文網址:https://web.ncku.edu.tw/p/406-1000-220770,r3095.php?Lang=zh-tw

南開科技大學112學年度僑生及港澳生申請入學單獨招生簡章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原文網址:

https://ic.nkut.edu.tw/front/admission_/admision112/archive.php?ID=bmt1dF9pbyZhZG1pc2lvbjExMg==

連結在地與國際 明志科大招收僑生

「選擇明志,你最明智!」明志科技大學首次進行僑生獨招,日前參與由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所舉辦的國際性大學博覽會,不僅提供食宿免費的優惠,並以上課、工讀實習、上課的三明治教學特色與畢業校友的良好口碑等特色,獲得現場許多學生詢問。 明志科大表示,自創校54年來,謹遵創辦人王永慶先生「勤勞樸實」的辦學理念,以全人教育為宗旨,挹注教學資源設置特色研究中心,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及擁有終身學習能力之人才,該校不僅交通便利、提供全體學生住校,積極培養學生自食其力及刻苦耐勞精神,因此畢業校友皆考取2張以上的證照,就業百分。未來將持續堅持辦學理念,提供更優良的學習環境,嘉惠莘莘學子。 原文網址:https://www.mcut.edu.tw/p/404-1000-33231.php?Lang=zh-tw

輔英科大,要做健康產業的護國神山

輔英是全台唯一擁有醫院的科技大學,所有系所環繞著健康主題而發展,董事會每年斥資替各學院打造特色教室與人才培育中心,其中不乏全國創舉,是一所公益性質與理想色彩濃厚的大學。

人口老化與新冠疫情雙重夾擊下,世界各國被迫正視醫護人力不足的嚴重性,也讓醫療健康產業再度成為熱議。輔英是全台唯一擁有醫院的科技大學,4大學院16學系圍繞「健康照顧、健康生活、健康社會與健康環境」的主軸,學校以專業特色為考量,為學子打造最完善的學習環境。基於科系訴求明確、辦校口碑良好、畢業出路甚佳等優勢,輔英是難得不受少子化影響的學校,連續三年新生註冊率超過九成,是首屈一指的健康專業科技大學。

以培育優秀護理人才為創校宗旨:

輔英是全國第一所私立醫護類職業學校,當年創校的初衷,即希望為台灣培育優秀的護理人才。經過62年的努力,七萬多名校友中,逾四萬五仟位為護理人員,輔英也被譽為「台灣護理師的搖籃」,尤其在南台灣,包括高雄長庚、高榮、高醫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護理長與督導出自輔英。 顧志遠校長表示︰「護理系堪稱輔英的護國神山,以109學年度來說,全校9791名學生,護理系就4184人,占了42.7%。」輔英甚至獲得授權,取得美國RN護士證照考照承辦及技術傳承,培育的護理人才具國際認可水準。

學校把每一塊錢用在學生身上,連年進行校內建設,成就輔英軟硬體兼美,校內甚至設立了10個通過政府認證的專業技術鑑定試場,讓學子享有與時俱進的研究設備。除了護理大樓的各項改造工程,打造智慧化及各項情境護理學習教室外,以下介紹幾項獨具專業特色的教學場域。

打造全國最大長照人才培育基地:

因應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銀髮長者的醫療照護需求急速擴大。輔英榮獲教育部補助,在2019年6月創立「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占地1600坪,是全國最大的長照基地,採取擬真教學,搭配類產學設計,打造16間不同情境的專業功能教室,包括居家生活模式與安養機構模式,訓練照顧從健康、亞健康、失智失能到終老的全方位人力;並將科技與人性同步融入長照,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例如運用智慧床墊即時掌握照護狀況、備有先進行智能運動儀設施和芳香療法的身心機能活化訓練室、精心備餐的長者廚房、配有最先進輔具的清潔沐浴照顧實訓教室等,讓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護理系、物理治療系、保健營養系、健康事業管理系的同學,對長照有更深入的認知。

全國科大規模最盛的校園實習旅館:2017年底成立的群英會館是輔英斥資千萬,為滿足休閒與遊憩事業管理系實境教學所需而設立,這是全國科技大學校園內,規模最大最完善的實習旅館。群英會館採休閒現代風,依商旅規格在58間客房設置4種房型,管理上以綠色旅館的經營理念,落實環保與節能,讓學子在校即擁有客服與經營的實務經驗。為了讓教學完善,校方進一步建置專業考照教室,並陸續推出輕食、烘焙、咖啡等專業課程,強化調飲與輕食人才的培育。許多輔英學子受訓之後找到就業方向,甚至決定自行創業。 原文網址:http://news.fy.edu.tw/files/13-1000-15224.php?Lang=zh-tw

銘傳品設囊括揚州.台灣文創賽 金牌等30項獎

【本刊訊】由揚州市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月亮城杯」2020揚州.台灣文創設計大賽,歷經3個多月從初賽至決賽激烈競爭後,12/8公布得獎名單,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榮獲1金、4銀、5銅、20優秀獎,總計獲得高達8萬5千元人民幣獎金(約新台幣36萬元)。 匯集兩岸大專院校在校學生、設計工作者和企業一同角逐,在品設系廖瑞堂、洪珮芬、林怡菁、許瑞仁、駱信昌、閻建政、林福年、陶重光、莊慶昌等師長共同指導下,品設系學生展現亮眼設計成果,最終30件作品抱回大獎。 其中,品設三乙吳子芊(香港)、黎彥妮(澳門)以「二分明月」作品奪得金獎,一款以揚州瘦西湖風景為發想的造型墨硯,硯台上打造出一座金色二十四橋,加上橋下的月亮雕刻,讓墨水與二十四橋作結合倒影出滿月,即使沒有墨水情況下也可以觀賞到明月;此外,斷層式的墨硯設計,讓墨水能自然流動,形成小橋流水景象。 原文網址:https://www.week.mcu.edu.tw/38253/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