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續浪潮席捲全球!當16歲的瑞典少女環保鬥士童貝里(Greta Thunberg)站上聯合國講台抗議世界領導者忽視氣候變遷、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越來越看重大學對於社會永續發展的培養與投資、美國永續人才平均年薪達台幣250萬元,台灣的企業卻面臨大規模的「永續人才荒」…此時,台灣的高等教育界應該做出哪些變革,才能真實回應時代的需求?




近年來,永續浪潮席捲全球!當16歲的瑞典少女環保鬥士童貝里(Greta Thunberg)站上聯合國講台抗議世界領導者忽視氣候變遷、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越來越看重大學對於社會永續發展的培養與投資、美國永續人才平均年薪達台幣250萬元,台灣的企業卻面臨大規模的「永續人才荒」…此時,台灣的高等教育界應該做出哪些變革,才能真實回應時代的需求?





當新一波的印度、英國變種病毒侵襲台灣之際,醫學界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抗新冠科研究團隊,運用新組建之分子細胞快篩平台,在FDA核可的臨床藥物庫與具有抗冠活性的中醫藥研究結果中,開發對抗印度、英國以及南非變種病毒的抑制劑-雙硫侖(Disulfiram),具可阻斷變種病毒入侵的高潛力。 世界知名癌症基因科學家洪明奇院士帶領的中國醫藥大學抗新冠科研團隊,因應國內新冠病毒侵襲和印度、英國、以及南非變種病毒的迅速傳染,以多軌並進的方式,除在FDA核可的臨床藥物庫找到雙硫侖(Disulfiram),更攜手臨床中醫師以傳統中醫藥典為基礎,共同研發中藥複方「防疫一號」及「防疫二號」藥方茶包之後,以嚴謹的科學模式優化相關藥物進一步研發《中醫大抗冠方劑》,其對於變種病毒株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在國內新冠病毒肆虐的關鍵時刻,中國醫藥大學抗新冠科研團隊聚焦「雙硫侖抑制以及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及「防疫一號及防疫二號茶包抑制變種新冠病毒感染」發表具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儘快與國人分享,希望防疫艱困的關鍵時刻,對國人健康有所助益。 當前雖然國際上已經有數款新冠疫苗批准在臨床使用,可是對於層出不窮的突變種,例如來自英國的N501Y和來自南非的E484K突變,效果仍有不足之處,加上有其他生物機制也可能削弱這些疫苗的功效。 鑑於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病毒棘蛋白(spike)與細胞接受器(ACE2)的結合再加上其他蛋白,例如跨膜絲氨酸蛋白?2(TMPRSS2)來幫助病毒入侵細胞,因此,洪明奇院士帶領的抗新冠科研團隊採滾動式調整研究方向,積極開發安全有效的小分子藥物與科學中藥,以期直接阻斷這些重要的病毒感染機制。 洪明奇校長表示,中醫大抗新冠研究團隊結合生化與細胞生物的尖端技術,以小分子藥物標靶治療阻斷配體(Ligand)與受體(receptor)結合的抗癌觀念來應用到抗冠藥物的研發,此項研究不但已篩選了多項純天然化合物,如貝母素、安石榴?、以及聚合前花青素等天然物。本次研究發現了雙硫侖,並開發防疫一、二號茶飲包,並證實其對抑制變種新冠病毒具有高潛力。 雙硫侖(Disulfiram)也稱戒酒硫(Disulfirm),與安塔布司(Antabuse)是一種已被FDA批准使用於治療酒精成癮的藥物。值得一提的,先前文獻報導證明了雙硫侖可以抑制SARS之蛋白?,以及新冠病毒SARS-CoV2之主要蛋白?。日前,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林小喬團隊及分生所特聘研究員袁小琀團隊發現透過雙硫侖可藉剔除鋅離子瓦解SARS-CoV2病毒中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結構進而抑制病毒複製能力(ACS Pharmacol Transl Sci.2021)。 而洪明奇院士帶領的中國醫藥大學抗新冠科研團隊,指出雙硫侖除了可降低SARS-CoV2病毒複製能力之外,更發現雙硫侖還能夠抑制病毒的感染效率(包含了印度、英國和南非之變種病毒),其機制主要是來自可阻斷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ACE2之結合。

此外,中草藥的研究也是中國醫藥大學的特色與強項,在研究的基礎上,由黃升騰中醫師研發出防疫一號方及防疫二號方茶飲包給病患服用,一方面增強抵抗力,二方面減少病毒侵襲的機會。 團隊成員黃升騰醫師進一步與王韋然老師等合作,在防疫一號的處方基礎上再做優化升級研發「中醫大抗冠方劑」,使其對於變種病毒株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團隊以嚴謹科學流程直接證實,其有抑制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ACE2之結合之功效,達到預防病毒侵襲人體,減少感染的機會。 洪明奇校長表示,目前國際新冠疫情之復燃跡象及國內疫情嚴峻,主因就是SARS-CoV-2病毒會不停變異,尤其是在棘蛋白上的各種變異都造成了SARS-CoV-2病毒更具傳染性或威脅性,使得疫苗及治療藥物成效有限而成新挑戰。在本團隊的研究證明指出雙硫侖及所開發之「中醫大抗冠方劑」,即使面對英國變種,南非變種甚至印度變種,也能有效抑制病毒的細胞感染效率。除雙硫侖是已取得各國許可的現有藥物,「「中醫大抗冠方劑」的開發,亦是較普及、便宜,且同時具有抑制病毒感染及病毒複製等多種能力,將可提供新冠肺炎臨床治療更多選擇。 中國醫大附設醫院中醫部長黃升騰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公告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潛伏期為1~14天不等,多數情況為5-6天,常見症狀為發燒、乾咳和倦怠,約3成左右病人會有呼吸急促、頭痛、喉嚨痛、肌肉痛、腹瀉、失去嗅覺味覺等,有些人症狀不明顯,有些則無症狀,大多數患者可康復,少數嚴重患者可能會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對於家中長輩就更需注意不讓病毒侵入之相關保護措施,中醫講究疾病預防與加強身體主動防禦,亦可透過中藥中醫保健方法來增加身體免疫力。 洪明奇院士帶領團隊參與本計畫成員包括:黃升騰醫師、王韋然助理教授、陳曄副教授、王紹椿教授、蘇文琪助理教授、中國附醫張為超研究員及陳筱凡與吳承修博士後研究員。 洪明奇校長並代表中醫大抗新冠科研團隊,感謝科技部「COVID-19之標靶藥物開發」計畫之經費支援、中央研究院的RNAi核心設施(RNA技術平台與基因操控核心設施)協助提供合成英國變種病毒模型,以及中醫大醫療體系的支持與各科系團隊人員的合作無間,在短短一年就建立中醫大的抗新冠研究平台,並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英國變種病毒株的抑制劑。洪明奇校長認為,對於研究型的大學來說,這是我們學識力量的社會責任,也再次展現台灣抗疫的國家隊精神! 原文網址: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4889



壹、 中華醫大創校沿革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於1968年以中華醫專之名創立,期間從五專逐漸擴增招收二專生,1999千禧年前夕,由專科學校改制為中華醫事學院,開始設置二技部招收專科畢業生,隔年,四技部成立,2003年有了研究所,綜合大學的規模成形、目標明確。2007年獲准改制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迄今。 本校設立的學院系所與時俱進,既能符合就業市場趨勢也能迎合企業人才需求,招生深受家長和學子的信賴與支持;在產學合作研發、技術轉移、業界服務、校際比賽、專業證照考取和就業率等方面,師生也有傑出亮眼的表現,全面實施100%實習100%證照,就業率高達91.1%,為全國技職院校第五、大台南第一。 本校目前有醫學學院、民生學院、護理學院共3個學院、3個研究所、19個系科,各系所的發展規劃和課程設計,都能契合時下產企業界、就業市場的求才趨勢,計有:新設的語言治療系、護理、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生物科技、生物醫學保健、長期照顧、視光、調理保健、製劑製造、食品營養、幼兒保育、職業安全衛生、環境與安全衛生、餐旅、化妝品應用與管理、運動健康與休閒、數位設計與資訊管理、醫務暨健康事業管理、寵物美容等系科,皆是時下就業市場的熱門行業,系科之間都能相輔相成,幫助學生輕鬆卻扎實地修得雙學位,加上建置有英文自學中心、藝術中心機制的通識全人教育環境,提供學生兼具學識研究與實用技能的大學教育。 貮、教學卓越大學,鼓勵大四生出國實習 健康照護是愈來愈被所有人迫切需求且無法由機器取代的,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力將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大家日漸注重健康而備受歡迎,本校是全國第一所創設長期照顧系的大學,居於領導地位,因而與上海悅心集團、嘉興和慶福集團產學合作,規劃在本校建置老人長照示範中心及坐月子中心。本校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看向廣闊的國際市場,台灣、大陸各地都缺醫事專業人才,畢業生炙手可熱,本校學子大四即可到國內外業界實習,因此還在校就已被預約就業,實習機會多元豐富,不僅新加坡等海外機構頻頻到校招募學生前往實習,校方也鼓勵拓寬眼界見聞,2015年開始派出128位學生到海外實習起,學生國際移動力倍增,而實習薪水至少有24K,實務增能的同時,也為人生積攢第一桶金。 本校是教學卓越大學,近年來,所有申請的計畫補助全部成功,包括教育部設備更新、創新轉型、產業學院等各方面補助款總計3.3億元,為創校近半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是全國新進教卓計畫補助金額之冠,說明了辦學理念深獲教育部及各界肯定,才能爭取到全數資源。 叁、藍帶級專業教室,競賽、考照、產學合作樣樣強 本校是餐飲、烘焙、托育人員、照服員等證照考試的即測即評場地,提供學生主場優勢,在學期間就能考取證照,一照在手,就業有保障,校方耗資1850萬元打造藍帶烘焙創藝教室與異國料理教室,類似這樣的專業教室全校有413間,造福學生研究、實作的成績樣樣比人強。 校方推動產業學院、雙軌旗艦計畫,與257家企業進行產學合作,101至104年產學合作、技術移轉、業界服務案的金額累計超過2.37億餘元,就業率高達91.1%,為全國技職院校第五、大台南第一;此外,在教育部全國專題實作競賽中,本校競賽選手從78校1500對強敵中脫穎而出,摘下第一名桂冠,足證實力堅強;再舉全國發明競賽為例,本校學生在校園的實務與創意環境養成下,創新巧思無所不在,2015年,學生以一款可通知手機「患者(或小寶貝)紙尿褲濕了」的尿布感應器裝置,勇奪台北國際發明競賽金牌獎、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金牌,技術移轉可期,值得驕傲。 肆、五育校園,獨擁SPA生活館、坐月子中心 走在本校的行政辦公室、教室和走廊間,甚至在餐飲烘焙廚房裡,處處都可見席德進等知名國內外畫家的作品真跡,除了優化環境,陶冶性情,提升對於美感的鑑賞力,也讓人直呼在這裡真是樂活又幸福的求學場域。師生在校園裡,處處可接觸到藝術創作,在藝術陶冶下,型塑最佳的人文求學環境。 本校積極輔導各社團蓬勃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得以快樂成長。2016年全國大專院校社團評鑑,本校手工藝社、杏林社榮獲績優獎。此外,學生運動風氣興盛,田徑代表隊2016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總成績技專院校排名蟬連7年第一名,勇奪6金6銀10銅及壘球隊連續榮獲3屆總統盃慢壘錦標賽全國大專校隊冠軍。此後各年也皆年年取得亮眼佳績。 醫事安養、健康照護是本校最聚焦的特色科系,在活化校舍建築擬闢設「幸福元氣村」健檢、坐月子中心,聯結護理保健技術、長期照顧、幼兒保育三個系的學習與實習場域。本校創新辦學獲各界肯定,帶動10多個系招生滿貫,擦亮了本校的金字招牌,從校園環境到內在課程,都讓學子很受用。 伍、最好的醫事大學,課程符合就業市場需求 「華醫畢業,兩把刷子」!為達到100%實習、100%證照、95%就業,本校推動學生只要平均學業成績65分以上就可提出雙學位申請,搭配「3+1」方案~大學讀3年、最後1年到企業帶薪實習,讓每位學生畢業前都擁有第二專長與工作經驗,更具競爭力和就業優勢;2016年新爭取的設備更新經費,已規劃在校設置「長期照顧服務技優人才培育暨教學日照中心」,期盼將中華醫大打造為高薪、高就業之台灣最好的醫事大學。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培育學生成為社會中堅人才,出路寬廣,正是本校所引以為榮的,健康照護、民生科技是校務發展的重點方向,未來將持續推動本校成為台灣最好的醫事大學,使命必達!為升學與就業創造雙贏,締造中華醫大是學子的最佳選擇的口碑。
寵物產業商機日盛,科技公司集團也跨足寵物產業領域,還有許多知名寵物照護相關機構,都看中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寵物保健系學生,具完整寵物醫療保健照護及產業經營管理專業,紛紛到校求才;此外,為儲備學生擔任動物醫事助理能力,系上也開設輻射安全操作人員訓練課程,協助學生考取證照增加就業選擇及機會。 知名科技公司明基佳世達集團下的華鋒科技公司,產品總監王禹凱先生日前蒞臨元培寵保系進行「寵物產業經驗分享」,介紹明基佳世達醫療事業的發展歷程,及公司布局醫療事業的版圖包括醫院、藥局通路以及醫療設備及及智慧治療檢測產品等,強調近年也跨足寵物健康照護相關用品。 王禹凱總監介紹該公司寵物居家護理系列產品,如光療機、脈衝電磁療墊、寵物穿戴式健康指數的設備,讓寵保系學生進一步了解居家寵物科技照護的產品種類;也鼓勵學生把握四年專業學習可進入寵物相關產業的優勢。 另外,台灣知名的寵物連鎖體系–萬達寵物集團,全台擁有近70間的門市,旗下有「寵物公園」、「凱朵寵物」、「貓狗隊長」等品牌,公司營運及人資相關主管也到元培進行企業說明會,看中寵物保健系學生可跨域修習企管系課程,如考取勞動部技能檢定考的門市服務人員,對寵物店經營管理更加分,因此該集團的人資部門也在會後就進行實習生面談及就業學生的面試。 為培養學生多元既能增加就業機會,寵保系也因應未來動物醫事助理需具備輔助影像診斷檢查及設備操作能力,特別於6月3、4日,邀請原子能委員會認可的機構協派員助辦理相關培訓課程,提升學生的對放射影像設備操作及防護認知能力。




壹、 中華醫大創校沿革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於1968年以中華醫專之名創立,期間從五專逐漸擴增招收二專生,1999千禧年前夕,由專科學校改制為中華醫事學院,開始設置二技部招收專科畢業生,隔年,四技部成立,2003年有了研究所,綜合大學的規模成形、目標明確。2007年獲准改制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迄今。 本校設立的學院系所與時俱進,既能符合就業市場趨勢也能迎合企業人才需求,招生深受家長和學子的信賴與支持;在產學合作研發、技術轉移、業界服務、校際比賽、專業證照考取和就業率等方面,師生也有傑出亮眼的表現,全面實施100%實習100%證照,就業率高達91.1%,為全國技職院校第五、大台南第一。 本校目前有醫學學院、民生學院、護理學院共3個學院、3個研究所、19個系科,各系所的發展規劃和課程設計,都能契合時下產企業界、就業市場的求才趨勢,計有:新設的語言治療系、護理、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生物科技、生物醫學保健、長期照顧、視光、調理保健、製劑製造、食品營養、幼兒保育、職業安全衛生、環境與安全衛生、餐旅、化妝品應用與管理、運動健康與休閒、數位設計與資訊管理、醫務暨健康事業管理、寵物美容等系科,皆是時下就業市場的熱門行業,系科之間都能相輔相成,幫助學生輕鬆卻扎實地修得雙學位,加上建置有英文自學中心、藝術中心機制的通識全人教育環境,提供學生兼具學識研究與實用技能的大學教育。 貮、教學卓越大學,鼓勵大四生出國實習 健康照護是愈來愈被所有人迫切需求且無法由機器取代的,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力將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大家日漸注重健康而備受歡迎,本校是全國第一所創設長期照顧系的大學,居於領導地位,因而與上海悅心集團、嘉興和慶福集團產學合作,規劃在本校建置老人長照示範中心及坐月子中心。本校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看向廣闊的國際市場,台灣、大陸各地都缺醫事專業人才,畢業生炙手可熱,本校學子大四即可到國內外業界實習,因此還在校就已被預約就業,實習機會多元豐富,不僅新加坡等海外機構頻頻到校招募學生前往實習,校方也鼓勵拓寬眼界見聞,2015年開始派出128位學生到海外實習起,學生國際移動力倍增,而實習薪水至少有24K,實務增能的同時,也為人生積攢第一桶金。 本校是教學卓越大學,近年來,所有申請的計畫補助全部成功,包括教育部設備更新、創新轉型、產業學院等各方面補助款總計3.3億元,為創校近半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是全國新進教卓計畫補助金額之冠,說明了辦學理念深獲教育部及各界肯定,才能爭取到全數資源。 叁、藍帶級專業教室,競賽、考照、產學合作樣樣強 本校是餐飲、烘焙、托育人員、照服員等證照考試的即測即評場地,提供學生主場優勢,在學期間就能考取證照,一照在手,就業有保障,校方耗資1850萬元打造藍帶烘焙創藝教室與異國料理教室,類似這樣的專業教室全校有413間,造福學生研究、實作的成績樣樣比人強。 校方推動產業學院、雙軌旗艦計畫,與257家企業進行產學合作,101至104年產學合作、技術移轉、業界服務案的金額累計超過2.37億餘元,就業率高達91.1%,為全國技職院校第五、大台南第一;此外,在教育部全國專題實作競賽中,本校競賽選手從78校1500對強敵中脫穎而出,摘下第一名桂冠,足證實力堅強;再舉全國發明競賽為例,本校學生在校園的實務與創意環境養成下,創新巧思無所不在,2015年,學生以一款可通知手機「患者(或小寶貝)紙尿褲濕了」的尿布感應器裝置,勇奪台北國際發明競賽金牌獎、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金牌,技術移轉可期,值得驕傲。 肆、五育校園,獨擁SPA生活館、坐月子中心 走在本校的行政辦公室、教室和走廊間,甚至在餐飲烘焙廚房裡,處處都可見席德進等知名國內外畫家的作品真跡,除了優化環境,陶冶性情,提升對於美感的鑑賞力,也讓人直呼在這裡真是樂活又幸福的求學場域。師生在校園裡,處處可接觸到藝術創作,在藝術陶冶下,型塑最佳的人文求學環境。 本校積極輔導各社團蓬勃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得以快樂成長。2016年全國大專院校社團評鑑,本校手工藝社、杏林社榮獲績優獎。此外,學生運動風氣興盛,田徑代表隊2016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總成績技專院校排名蟬連7年第一名,勇奪6金6銀10銅及壘球隊連續榮獲3屆總統盃慢壘錦標賽全國大專校隊冠軍。此後各年也皆年年取得亮眼佳績。 醫事安養、健康照護是本校最聚焦的特色科系,在活化校舍建築擬闢設「幸福元氣村」健檢、坐月子中心,聯結護理保健技術、長期照顧、幼兒保育三個系的學習與實習場域。本校創新辦學獲各界肯定,帶動10多個系招生滿貫,擦亮了本校的金字招牌,從校園環境到內在課程,都讓學子很受用。 伍、最好的醫事大學,課程符合就業市場需求 「華醫畢業,兩把刷子」!為達到100%實習、100%證照、95%就業,本校推動學生只要平均學業成績65分以上就可提出雙學位申請,搭配「3+1」方案~大學讀3年、最後1年到企業帶薪實習,讓每位學生畢業前都擁有第二專長與工作經驗,更具競爭力和就業優勢;2016年新爭取的設備更新經費,已規劃在校設置「長期照顧服務技優人才培育暨教學日照中心」,期盼將中華醫大打造為高薪、高就業之台灣最好的醫事大學。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培育學生成為社會中堅人才,出路寬廣,正是本校所引以為榮的,健康照護、民生科技是校務發展的重點方向,未來將持續推動本校成為台灣最好的醫事大學,使命必達!為升學與就業創造雙贏,締造中華醫大是學子的最佳選擇的口碑。
世新管院大廳也能五感享受Podcast!全新落成的影音播客直播間,外觀簡約帶有濃濃科技感,大面積玻璃牆面,看得見主持人和來賓的歡快互動,整合現場與直播節目特色,讓不同系所師生創意迸發。 世新廣電系學生暨電台節目部部長張瑾芸:「我覺得是個好機會,我們現在就把直播移來這裡可以跟外面的人互動,現在有跟人的接觸會更不一樣。」世新口傳系學生暨氧氣語音主持人陳彥廷:「非常感謝同學還有老師能夠邀請我來這裡聊聊天,有機會的話想要嘗試一下所學(來做節目)。」世新廣電系學生暨電台實習副台長蔡旻螢:「透過這個環境培養相關的能力,就不會只是音控相關的,還有影像上面也有一點能力在。」世新廣電系教授兼世新電台台長蔡珮:「這個空間對於世新電台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加上這個影音直播的空間,等於說是如虎添翼。」 開播首週校友分享人生經歷 全世新師生發揮創意的園地 開播第一週,帶來滿滿的名人與校友,從陳清河校長擔任主持訪問校友、好好聽FM內容長田麗雲,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群也一一訪問,在事業表現上擁有卓越成就的校友,有公營及民營電視台高階主管、演藝經紀、新聞主播,還有來世新演講的立法委員蔣萬安,跟在學期間就在語音直播平台展露頭角的學生。 好好聽FM內容長田麗雲:「學弟妹們很幸福,這麼好的環境,應該讓大家用競爭的方式,你的企劃案好就趕快來搶,搶到了才有機會讓大家都看到,這是要珍惜的。」世新大學學務長胡全威:「我們邀請到很多的名人來我們學校分享,同學不僅是觀看而已,每個人都有機會來這邊做練習,我相信這是進入業界最棒的一種訓練。」 屬於全世新師生的園地,影音播客直播間也將陸續導入優秀的世新電台Podcast節目和多元內容,促進學生了解業界產製歷程,發揮創意設計創新節目。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阮明淑:「最重要的我們只是起了一個頭,那未來希望我們可以更活潑更多元,讓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可以用這個空間。」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藉由這個空間希望讓大家能夠有參與感,一個沈浸式的參與感,業界有很多播客平台,它的背後和傳統的有什麼不一樣,這一件事情就非常重要。」 孵育跨域創新媒體人才 新學期新亮點聚焦虛實整合 在年輕世代重新翻紅的Podcast,也進一步結合影音、虛實展演的趨勢,期待新潮的傳播科技應用,加上沉浸式的參與體驗,孵育出新一代的Podcaster、YouTuber等跨域創新人才,也為世新校園增添創新動力。 原文網址:https://www.shu.edu.tw/Spotlight.aspx?from=06&sID=2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