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將開設「永續遊學:校園共享與跨域實踐」課程

大學生除了在自己大學的學習外,還可以有甚麼可能? 大學生只能在自己校園和系所學習嗎?有沒有機會能在不同大學擴充學習視野?跨校與跨領域學習重要嗎?有沒有可能透過一堂課,就能夠到不同大學去探索與試煉? 對你來說,願不願意接受其他大學的召喚與探索?你願不願意踏出既有校園,到其他大學一窺其特色?可不可以和外校不同專長的同學知識分享、相互取暖而且橫跨領域,垂直和平行交流呢? 什麼是「SCoT」?有什麼意義?又如何進行? 「SCoT」是「Shared campus of Taiwan」的縮寫,由國立暨南大學、國立宜蘭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四校共同結盟校園共享計畫。我們的共同理念是,在「跨領域」、「跨區域」、「跨校院」的前提下共同進行課程與教學活動,經由體驗與自主學習讓四校同學從不同角度探索深究、分享資訊和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及開拓學習視野。「Scot」聯盟將推出一個跨校微學分學程,共8學分,分成核心課程2學分、各校專業課程4學分,及專題製作2學分,全部修畢頒予學程證書。 「永續遊學:校園共享與跨域實踐」課程 課程開設於113-1學期,以集中式遊學方式,逐步引領修課同學完成四校校園與永續經驗的探索。不同學校的學生不必相互競爭,不必相輕,不必知識隱藏。可以交流分享,貢獻所學與專長,同儕學習的好處就是從認識別人反思自己,進而共享經驗、互補與共創。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網洽詢,網址為:https://ischool.tnua.edu.tw/?p=1084

融合美學設計、創意能力,Vtuber展現資訊暨設計專業特色

市場環境趨勢,長榮大學看到了~來到長榮大學可以學習到更多動漫設計領域。長榮大學與角川國際動漫合作,於2018年成立長榮角川國際動漫工作室,由設計師直接進駐與學生交流,培育數位影視與動畫產業之人才。 看準虛擬YouTuber(Vtuber)為目前趨勢,改變了品牌推銷產品以及人們如何與技術進行互動的方式,趁此機會與角川國際動漫教育合作『Vtuber角色設計競賽』,讓有興趣的學子們有展現才藝的平台。

鑑於數位影視與動漫產業之蓬勃發展,為持續培養【Vtuber虛擬網紅】與相關衍伸之數位影視內容製作業界所需之人才,本校投入建置【虛實跨境媒體中心】,提供數位影視拍攝、動作捕捉、虛擬攝影棚、電腦動畫製作…等之製作環境。 除了動畫與相關數位影視專業課程教學之外,並透過產學合作模式,與設備技術廠商、台灣虛擬網紅協會…等單位,共研共學建立學用合一之培育模式。   【相關新聞】 — 本學院長榮角川動漫學程學生通過Autodesk Certified User: Maya動畫國際證照 https://dweb.cjcu.edu.tw/sid/spotlight/5257 — 捷報連連! 長榮大學角川動漫學程 國內外動漫比賽連獲三獎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FC,4993 — 發展動漫產業,長榮大學與角川國際動漫成立工作室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CA,883 — 長榮大學與台灣虛擬網紅協會簽署MOU,開創新興數位產業發展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A2003,2755 — 長榮大學角川動漫學程,選課踴躍大爆滿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CA,2124 — 長榮角川動漫學程,助你進入動漫產業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CA,2106 — 長榮大學虛實跨境媒體中心揭牌,產學攜手培育數位影視與動漫人才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CA,4655 — 長榮大學資訊暨設計專業學院通過IEET認證 畢業生學歷將與國際接軌 http://dweb.cjcu.edu.tw/prnc/spotlight/216 — 捷報!媒體系參賽2021MOS_ACA世界杯全國大賽數媒動畫組,囊括四獎項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FC,4467 — 第二屆Vtuber角色設計競賽 長榮大學資設院媒體系陳怡蓁獲大學組金牌 https://www.cjcu.edu.tw/tw/news-detail.php?id=CA,3462

A Day of My Life at NTPU

周苡航同學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目前就讀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四年級,喜歡足球且熱心助人,不只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也是國際處不可或缺的小幫手。不僅如此,苡航全家人也都和台灣有著深厚的緣分喔。 想知道更多苡航在臺北大學的一天嗎?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https://youtu.be/n_bFepJ0aow?si=y0JF6BPgWNuNTyJp

科技系率學生開發APP減少食物浪費 獲美國MIT最佳設計獎

臺師大帶領中學生赴美國MIT人工智慧與教育高峰會國際發表競賽

手機應用程式「No Waste App」榮獲最佳設計獎 臺灣國中生團隊設計一款「No Waste App」手機應用程式,近日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教育高峰會(MIT AI& Education Summit)國際發表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設計獎,這款應用程式旨在幫助在地農民減少食物浪費,充分展現了臺灣在資訊科技教育上的卓越成果。 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補助臺灣區App Inventor創作徵選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許庭嘉教授帶領黑客松表現優秀的中學生團隊,與來自多個國家的App Inventor青少年高手同場競賽及分享成果。 其中,臺師大率領臺北市龍山國中洪瑞甫老師指導林承澤、周楷蓉兩位學生的「Bobi App」團隊,以及宜蘭縣羅東國中楊智超老師指導楊師宸、林庚叡、楊師廷三位學生的「No Waste App」團隊,作為臺灣代表一同於7月24日到26日赴美國波士頓,角逐這項國際資訊科技教育盛事。 高峰會出席人數高達350人,除了日本和韓國各有一組學生代表分享外,來自臺灣的「No Waste」團隊於7月25日從愛爾蘭、巴西、香港、印度等幾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由楊智超老師帶領學生楊師宸、林庚叡、楊師廷榮獲最佳設計獎,為臺爭光。 對他們發表後提問的評審,是來自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而學生也以流利英文回答。臺下一名來自美國的聽眾,特別肯定No Waste App在美國會很有幫助,而另一個MIT App Inventor Group的美國研究員Evan則提出,他在下個月對外的演講內容希望舉到臺灣這個No Waste App為例子,大大增加臺灣曝光度。 期盼幫助農民減少食物浪費 展現臺灣十二年國教資訊教育實力 這支「No Waste App」手機應用程式,主要透過「App Inventor」來設計程式,希望用來幫助在地農民達到食物不浪費,因為團隊成員常在新聞上看到許多浪費食物的問題,或是同學家中種植作物,卻不會自產自銷,導致許多農作物滯銷,團隊成員期望可以透過此App,來解決減少碳排放、零剩食、代替在地農民解決問題。 本次競賽難度極高,學生不僅要在各國好手前,用有限時間以全英文展示系統功能,報告後接受評審全英文提問,學生林庚叡表示,製作App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多重座標」,他雖然會參考相關文獻,但這部分的文獻在國內較少看到,因此需大量翻閱了國外文獻及過去作品設計,耗費許多精力進行真實問題解決的資料收集。 學生楊師廷表示,為了讓App更可以貼近農民使用,需要不斷進行使用者訪談,但由於務農者年紀稍長,且多數都說臺灣臺語為主,因此溝通上面也是一大困難,通過這一次的臺灣黑客松和國際發表比賽,他也學習到了不少溝通技巧。 學生楊師宸表示,練習國際發表對國中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是第一次要使用全英文進行系統功能發佈,還要在有限的報告時間內,把自己寫的程式作品展現出最好且有用的一面,所以需要不斷成長,才有可能在發表時有完美表現。 從臺灣區初選通過後,獲得參加在集中營兩天一夜黑客松的資格,到通過黑客松複選後到國際發表競賽前的培訓工作坊,這一路帶給參賽者許多的收穫。學生林庚叡表示,從初選結束後的黑客松競賽,是他近一年來最認真也最投入的活動,兩天密集參與黑客松時,無時無刻都在專注思考,要如何改善才能讓App變得更完善、更好,連午餐休息時間都還會和隊友不停腦力激盪。而薪火相傳分享會中,製作分享簡報的過程,回想起了自己從團隊建立初期直到有機會到美國發表,透過報告分享的方式,細數了許多和隊友共同準備的過往,非常有成就感。 學生楊師廷表示,比賽過程中,他不斷思考要怎麼做,才可以讓使用者介面看起來簡潔明瞭,不僅要讓內容可以清楚且完整的呈現,也要可以讓評審能夠理解此手機應用程式想要表達的內容。學生楊師宸表示,透過這一系列比賽,讓他在發表時的台風更穩健,程式設計功力也大幅提升。 指導老師楊智超認為,從團隊建立到出國比賽的這段期間,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明顯提升,學生更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這項比賽不只培養學生解決程式設計的問題,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周遭人、事、物的問題,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在這次國際發表競賽中,所有學生都專注出席高峰會,竭盡所能展現最好的一面,發表當中也獲得了許多掌聲,學生也透過自己設計和製作可代表臺灣的宣傳品和各國好手分享交流,相信本次高峰會活動也可以成為學生未來在科技領域繼續前進的動力。 臺灣代表團團長許庭嘉表示,過去高中生才有較多機會到國際上參加資訊相關比賽,現在國中生也可以參與國際競賽和分享,同時歷練資訊科技和英語表達實戰,這都要感謝112學年度教育部和 App Inventor基金會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篩選與培育學生,並且支持與補助本次至波士頓參與MIT AI & Education高峰會。(資料來源:科技系黃詩樺撰文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學生發表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Qom_67JmF6A 上台領獎影片: https://youtu.be/Ten7aGuzJOE 原文網址: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2724

靜宜大學國際學生學習與生活分享影片

認識澎科大超HOT的餐旅管理系與行銷與物流管理系!

一、餐旅管理系 (一)教學目標: 以餐飲與旅館管理為主軸,輔以澎湖地方觀光休閒在地化特色及會展課程,充分展示與眾不同的餐旅管理課程規劃。教學上採理論實務並重進行,亦即在餐飲課程中:讓學生能擁有多元廚藝(中餐、西餐、烘焙、台灣小吃、澎湖風味餐、異國料理等)與飲料調製(咖啡、茶藝、酒類)的專業技能外並可成為有智慧的經營管理者;在旅館的方面:學生可結合餐飲的基礎與旅館、民宿的管理與櫃檯、房務及精緻管家服務的實務知能,將所學實證於旅館業,以提升飯店與民宿的經營水準。 (二)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著重系科本位與能力本位精神,並與餐旅業保持縝密互動作為掌握時勢脈動實務課程設計之依據。本系課程包括兩大領域:餐飲廚藝實務與旅館管理課程,其中為了提升學生創造力與體驗業界實務經驗,規劃為期至多一年的校外實習課程。再者,考量國際化趨勢,本系也著重學生外語能力的提升,規劃多門課程及積極推動海外姊妹校學生交換。而因應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課程規劃上多與對應之專業證照作結合,期許落實技職教育之精神。 (三)校外實習: 透過校外實務實習,印證校內所授學理,吸取實務經驗,奠定就業之良好基礎。校外實習規定於三年級實施,一學期總學分數為十學分,實習總時數以不低於 800 小時,不得高於 900 小時為原則、一學年總學分數二十學分,實習總時數以不低於 1600小時,不得高於 1800 小時,並依勞基法相關規定為原則。 為培養學生國際觀,拓展國際視野、增長學識經驗,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效果,適應國外生活等能力,特安排海外實習機會,實習期間及安排同國內實習。 (四)實習廠商: 1.需為觀光局登記為觀光旅館或經旅館星級評鑑為三星級以上。 2.需有三家分店以上,提供餐飲服務或其他經實習輔導委員會會議通過之商家。 3.合作廠商:有日本株式会社ホテル鹿の湯、澳洲東方老虎餐飲有限公司(Eastern Tiger Resturants Nowra)、台北W飯店、台北國泰萬怡酒店、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台北圓山大飯店、鼎泰豐、王品集團等。 (五)畢業門檻: 最低畢業學分:130學分(共同必(選)修14~16學分、通識必選14學分、院定及專業必修61學分) 1.英文檢定均須通過新TOEIC測驗350分(含) 以上。 2.專業證照三張(含)以上,必須於在校期間考取。 3.畢業前達到資訊能力實施要點規定始得畢業。 4.英文(四)必選:日間部107學年度起大學部入學新生,於二上學期終了時(1/31)尚未通過校訂英文畢業門檻的學生,一律須選修。修讀後,不論成績及格與否,仍需通過校訂英文畢業門檻始得畢業。 (六)專業教室: 本系的實習設備包括:實習吧檯、廚藝示範教室、中餐實習教室、西餐實習教室、烘焙實習教室、實習餐廳、實習旅館、房務實習教室、前檯與後勤電腦管理系統實習教室。 (七)設有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Managing Hospitality Human Resources[餐飲人力資源管理] International Introductory Award in Customer Service (Chinese)[顧客關係管理師(顧客服務)] SCAE COFFEE DIPLOMA Cetfication in Awamori Meister 泡盛品酒師 旅館管理專業人員認證 民宿管家檢定認證 Bed& Breakfast Butler Certificate 管家服務 Butlers 國際禮儀認證International Etiquette Professional Skills in Customer Service 韓式裱花大師Flower cake master (八)就業發展: 在就業方面,則可至各餐飲旅館業以及觀光遊憩相關產業服務。 (九)升學進路: 本系之畢業生可報考國內外各相關領域之研究所。 (十)海外實習: 依課程安排校外實習課程,至海外實習後,畢業後回流至該單位工作 (十一) 學生榮耀事蹟: 110年受疫情影響舉辦國內外賽事較少,但本系學生仍積極參與競賽,爭取校譽。經由老師熱切的指導與同學的努力得獎如下:【第十六屆龜甲萬盃國際料理比賽】學生大專團體組佳作;【2021 GÂTEAUX 盃 蛋糕技藝競賽】杏仁膏裝飾蛋糕一亞軍與一佳作;【2021第三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社會組個人銀牌、學生組團體組2銅牌;【2021 Belgium Tourism and Gastronomy Festival】 (2021比利時觀光美食節) 韓式擠花蛋糕展示個人金牌等。 二、行銷與物流管理系 (一)研究發展及特色: 本系日間部學士班以學生職能及學識訓練為教學重點,並以穩固學生基礎能力、強化學生對於行銷與物流領域的專業技術、以及落實學生生涯輔導的機制,最終養成學生在行銷及物流相關產業的最佳適職能力為教育目標。其專業發展特色包括:(1) 跨領域數位行銷、智慧零售流通、與全球化物流倉儲等課程促進產學交流,推動在地化服務業經營創新;(2)培育具有廣博人文社會素養、紮實學科知識、專業實作能力及開拓三創視野的行銷與物流相關事業之經營管理與實務技術優質人才;(3)因應澎湖特色水產品與食品產業,及海洋/海島觀光產業需求,發展成為在地化行銷與物流教育中心;(4) 以智慧化「產製銷供應鏈」為教學及研究重點,並兼顧地區性產業經濟發展的配套上,建立具有海洋島嶼資源跨領域的特色課程,以連結行銷與物流產業人才所需職能,因應澎湖海洋/海島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發展成為地方產業特色的行銷與物流教育研究中心,同時作為地方公部門及服務產業在職人士的主要進修管道。 (二)課程規劃: 1.本系四技學士班的課程規劃是以整合產製銷的流通供應鏈為重點方展,區分為「行銷流通」、「物流倉儲」、及「商業管理」三種授課領域,傳授學生行銷、物流與商貿經營管理知識及實務技能課程,並兼顧地區性產業經濟發展的配套上,發展關於海洋島嶼資源及產業特色的行銷與物流專業課程,同時配合在地農漁特色產品的生產、加工、行銷及物流之產製銷流通供應鏈建立,以及發展行銷科技(MarTech)應用實作課程、市場行銷輿情蒐集與分析,及規劃O2O整合全銷售通路、數位行銷與冷鏈物流管理等多元化的課程。   四技學士班最低畢業學分為130學分其中含體育2學分、共同必選修14至16學分、通識必(選)修14至16學分、院訂必(選)修17學分,系定專業必修56學分,選修30學分。本系亦承認學生跨院跨系修課12個學分為畢業學分,可滿足系上學生多元學習的需求。本系重視實務課程,於課程透過個案教學、分組專題報告、課堂發表及校外參訪等方式,提升學生實務能力,以及辦理「業師協同教學課程」,邀請相關業界專家共同講授業界實務知識;並於大三下及大四上學期開設「實務專題製作」課程,訓練學生具有解決實務問題之能力。 2.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課程規劃與安排,包括「流通運輸管理」、「資訊與商貿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管理」三項專業領域發展方向,主要考量零售流通服務業及一般服務業在就業上所需的專業相關知識與應用技能,故在課程內容設計以零售流通業及一般服務業的商管課程為主,而輔以資訊能力及語文能力的強化。碩專班學生主要來源為縣內的產官學界人員為主,其中以軍公教為主要來源,配合學生需求,特別有規劃「公共服務管理」領域供學生修讀;碩士班/碩專班的最低畢業學分36學分(含畢業論文6學分)。碩士班期望培育的人才具備領域知識掌握能力、技術運用能力、創新應用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並訓練研究生表達溝通與主動自學能力,同時擁有良好的態度穩定度、心理抗壓性,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三)專業教室: 1.行銷與流通專業教室 2.倉儲與物流專業教室 3.專題製作室 4.門市服務專業教室 5.澎科大行銷與物流管理系實習商店 6.研究生研究室及研討教室7. POS系統操作輔導教室 8.門市服務乙級技術士證照暨商務企劃能力檢定輔導教室 (四)設有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門市服務技術士乙級技能檢定/勞動部乙級技術士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五)就業發展: 學生畢業之後,可在行銷及物流相關企業就業,包括行銷企劃公司、廣告公司、多媒體傳播公司、市場調查公司、各類業態零售公司(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購物中心、專賣店等)、電子商務公司、物流公司、倉儲公司、航空公司、海(空)運貨運承攬公司等。也可以經由高普考及特考進入政府機構,如交通部、航港局、鐵路局、公路總局、民航局、縣市政府交通局等單位擔任公職,及參加國(公)營事業考試進入台灣港務公司、桃園國際機場公司、各大都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公司、中華郵政公司等任職。 (六)升學進修: 1.本校「學碩士五年一貫學程」,五年內同時取得學士與碩士雙學位。 2.可推甄報考國內外各大學行銷、物流、企管、國企、運籌、交通等管理相關研究所進修深造。 (七)製商整合跨領域特色課程: 本系以就業導向成立跨系所整合學程,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意思考能力,拓展學生學習領域及提升就業競爭力。本系「食品製商安全管理人才微學分」的製商整合跨領域特色課程,以培育食品生產、製造與行銷流通的跨域安全管理人才為目標,訓練本校與食品產業相關科系,包括水產養殖系、食品科學系、餐旅管理系及行銷與物流管理系學生,成為食品產業鏈中衛生安全管理所需的科技人才。

餐旅教育最高規格!弘光禮聘台、日、星米其林主廚聯合開課

教師節前夕,弘光科技大學於27日召開「六星璀璨 米其林大師講座」記者會,高規格禮聘米其林二星主廚黃以倫(Alain Huang)、田原諒悟(Ryogo Tahara)、林恬耀(Jimmy Lim)為餐旅系教授,各自發揮法餐、日義料理、現代新加坡料理等專長,傳授學生星級餐廳的經營哲學和料理技術,並將在2022年6月份舉辦畢業餐會發表,三位名廚從餐廳走入教室,藉由經驗傳承,培育下一代優秀世界級主廚及堅實餐飲團隊。 記者會上,弘光科技大學校長黃月桂表示,這三位台、日、星名廚在台灣獲得米其林指南肯定,是全球化國際就業移動力的最好寫照。弘光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就業移動力,因此,這學年度特別禮聘三位米其林名廚擔任教授,預計在明年一月份舉辦一場國際廚藝研討會,廣邀產官學界一起和三位主廚探討全球化時代的廚藝菁英教育、後疫情時代的永續美食、跨域結合的廚藝進化,下學期則為畢業生開辦大師講座課程。 促成大師講座課程的弘光科技大學營運行銷中心主任林敬榮指出,近年來弘光與有法國首席烘焙廚藝學校美譽的Ecole Lenôtre(雷諾特烘焙廚藝學院)及日本知名「銀座木村家總本店」技術交流,更每年選送學生前往義大利頂級ALMA廚藝學院研習及實習,其中在義大利米其林一星餐廳「Locanda San Lorenzo」實習的學生牟善麟設計的「雞蛋蔬菜佐台灣肉湯」,受主廚肯定,變成餐廳菜單上的佳餚。 林敬榮說,今年3月餐旅管理系邀請米其林二星主廚黃以倫到校演講,以「台灣的米其林之路」為主題,分享求學、工作經驗,學生反應熱烈。因此,他想讓更多學生在台灣也能接受米其林名廚的教導,正好三位名廚在廚藝界展現成果後,想進一步培養下一代廚師,開設大師講座課程讓畢業生在畢業前學習米其林精煉廚藝及思維的構想,打動三位名廚,點頭同意共同開設講座,這也是台灣餐旅教育史上最高規格的課程!

記者會現場主持人訪問三位從餐廳走進教室的餐廚教育理念,固然學生跟著主廚學習在履歷上會更亮眼,「但是我期許下一代年輕人必須懂得思考、探究原因。」主廚黃以倫建議學生要明白每個主廚及老師的強項是什麼?了解自己為何而學?先立定志向及目標,無論在任何環境、碰到什麼樣的老師都要找到可以學習的東西,在不同環境中去擷取通往目標的資源。至於課程規劃,因為畢業餐會是學生踏入職場前最重要的成果展示,他打算帶領學生從整合所學著手,整理思絮去做出切合主題的畢業餐會。

主廚田原諒悟回憶自己在日本北海道念料理學校,當年曾經選修義大利菜名廚的課,啟蒙他對義大利菜的興趣,因而走上義大利料理這條路。目前講座上課的初步構想是,技術方面學生在學校可以學很多,但是作為一個廚師的心態、心理的思考,這些精神層面,一般在學校比較不容易學到,因此想從這方面分享經驗給學生,帶領他們做出獨一無二的畢業餐會主題。 主廚林恬耀指出,家裡開餐廳從小耳濡目染,為了更清楚烹飪的化學、物理變化,而去念廚藝學校,這一路走來很多老師、主廚影響他很多,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獨特值得學習的特質及風格。上課帶領學生製作畢業成果餐會時,也想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做好當廚師的準備,畢竟廚師假日上班作息將影響未來整個生活步調,因為「能讓你走得久的是你的心智!」

弘光科大宣布一口氣邀請三位米其林二星主廚合開米其林大師講座課程震撼餐旅教育圈,更成為學生間的熱門話題。餐旅系大三學生陳子君說,他記得主廚黃以倫到校演講時說:「沒有慧根,也要會跟。」三位米其林名廚都有國外學習或工作經驗,希望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米其林的廚藝精神。 大三馬來西亞籍學生閔志鴻說,高中畢業出社會工作才發現對廚藝有興趣,但他相信立定目標就不會太晚,來台灣念海青班後插大升大學,非常希望爭取到上米其林講座課程及學校選送學生到義大利ALMA廚藝學院研習的機會。大二學生黃念琦則說:「我想學習大師們的態度。」 私交非常好的三位主廚分別在台灣、日本、新加坡接受正統的廚藝教育,他們指出,雖然過去在廚房帶領過很多員工,但「這是第一次面對學生!要與新世代孩子互動,是全新挑戰。」 原文網址:http://epaper.hk.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1391

第35屆傳藝金曲獎「北藝大」大豐收

戲劇學系邱坤良教授榮獲傳藝金曲35【戲曲表演類特別獎】 獲獎感言:「這六、七十年來,有機會看到臺灣政治、經濟、整個社會大環境,以及藝術文化的變遷,包括戲曲表演在內的文化資產觀念,或者是表演藝術觀念,及整個大生態,是跟以前非常非常的不一樣,讓我有幸看到,非常感恩!」 傳統音樂學系校友吳聲杰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偶戲主演獎】 得獎作品:得時の夢/臺北木偶劇團 得獎理由:吳聲杰於劇中呈現不同語言、角色唸白,並配合各種風格音樂,表演傳統、金光、皇民化布袋戲,展現多重角色之口白功力,並兼具操演不同型態戲偶之技藝。 傳統音樂學系吳榮順教授榮獲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得獎作品:聽到噠仔聲就知庄中有大事 得獎理由:這套由吳榮順精選製作的專輯,錄製六個臺灣客家八音團代表曲目,將各團的音樂特色詳實紀錄,期待客家八音悠揚的樂聲能永續傳承。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音樂學程孫紹庭老師榮獲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錄音獎】 得獎作品:聽到噠仔聲就知庄中有大事 得獎理由:本專輯在音響技術上,精彩地呈現了符合東西方美學共識的作品,並展現傳統樂器的獨特風貌與熱鬧農莊大事的歡愉性。 音樂學系顏名秀教授榮獲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獎】 得獎者作品:孤塵/傳承與展望-江文也紀念專輯 得獎理由:全曲依據江文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轉化為五個樂段做為生命的巡禮,藉此讓更多人了解江文也與客家文化。

輔英科技大學印尼招生影片

原文網址:https://youtube.com/video/C7oGN-5e__s/edit

認識澎科大超HOT的餐旅管理系與行銷與物流管理系!

一、餐旅管理系 (一)教學目標: 以餐飲與旅館管理為主軸,輔以澎湖地方觀光休閒在地化特色及會展課程,充分展示與眾不同的餐旅管理課程規劃。教學上採理論實務並重進行,亦即在餐飲課程中:讓學生能擁有多元廚藝(中餐、西餐、烘焙、台灣小吃、澎湖風味餐、異國料理等)與飲料調製(咖啡、茶藝、酒類)的專業技能外並可成為有智慧的經營管理者;在旅館的方面:學生可結合餐飲的基礎與旅館、民宿的管理與櫃檯、房務及精緻管家服務的實務知能,將所學實證於旅館業,以提升飯店與民宿的經營水準。 (二)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著重系科本位與能力本位精神,並與餐旅業保持縝密互動作為掌握時勢脈動實務課程設計之依據。本系課程包括兩大領域:餐飲廚藝實務與旅館管理課程,其中為了提升學生創造力與體驗業界實務經驗,規劃為期至多一年的校外實習課程。再者,考量國際化趨勢,本系也著重學生外語能力的提升,規劃多門課程及積極推動海外姊妹校學生交換。而因應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課程規劃上多與對應之專業證照作結合,期許落實技職教育之精神。 (三)校外實習: 透過校外實務實習,印證校內所授學理,吸取實務經驗,奠定就業之良好基礎。校外實習規定於三年級實施,一學期總學分數為十學分,實習總時數以不低於 800 小時,不得高於 900 小時為原則、一學年總學分數二十學分,實習總時數以不低於 1600小時,不得高於 1800 小時,並依勞基法相關規定為原則。 為培養學生國際觀,拓展國際視野、增長學識經驗,並落實學生校外實習效果,適應國外生活等能力,特安排海外實習機會,實習期間及安排同國內實習。 (四)實習廠商: 1.需為觀光局登記為觀光旅館或經旅館星級評鑑為三星級以上。 2.需有三家分店以上,提供餐飲服務或其他經實習輔導委員會會議通過之商家。 3.合作廠商:有日本株式会社ホテル鹿の湯、澳洲東方老虎餐飲有限公司(Eastern Tiger Resturants Nowra)、台北W飯店、台北國泰萬怡酒店、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台北圓山大飯店、鼎泰豐、王品集團等。 (五)畢業門檻: 最低畢業學分:130學分(共同必(選)修14~16學分、通識必選14學分、院定及專業必修61學分) 1.英文檢定均須通過新TOEIC測驗350分(含) 以上。 2.專業證照三張(含)以上,必須於在校期間考取。 3.畢業前達到資訊能力實施要點規定始得畢業。 4.英文(四)必選:日間部107學年度起大學部入學新生,於二上學期終了時(1/31)尚未通過校訂英文畢業門檻的學生,一律須選修。修讀後,不論成績及格與否,仍需通過校訂英文畢業門檻始得畢業。 (六)專業教室: 本系的實習設備包括:實習吧檯、廚藝示範教室、中餐實習教室、西餐實習教室、烘焙實習教室、實習餐廳、實習旅館、房務實習教室、前檯與後勤電腦管理系統實習教室。 (七)設有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Managing Hospitality Human Resources[餐飲人力資源管理] International Introductory Award in Customer Service (Chinese)[顧客關係管理師(顧客服務)] SCAE COFFEE DIPLOMA Cetfication in Awamori Meister 泡盛品酒師 旅館管理專業人員認證 民宿管家檢定認證 Bed& Breakfast Butler Certificate 管家服務 Butlers 國際禮儀認證International Etiquette Professional Skills in Customer Service 韓式裱花大師Flower cake master (八)就業發展: 在就業方面,則可至各餐飲旅館業以及觀光遊憩相關產業服務。 (九)升學進路: 本系之畢業生可報考國內外各相關領域之研究所。 (十)海外實習: 依課程安排校外實習課程,至海外實習後,畢業後回流至該單位工作 (十一) 學生榮耀事蹟: 110年受疫情影響舉辦國內外賽事較少,但本系學生仍積極參與競賽,爭取校譽。經由老師熱切的指導與同學的努力得獎如下:【第十六屆龜甲萬盃國際料理比賽】學生大專團體組佳作;【2021 GÂTEAUX 盃 蛋糕技藝競賽】杏仁膏裝飾蛋糕一亞軍與一佳作;【2021第三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社會組個人銀牌、學生組團體組2銅牌;【2021 Belgium Tourism and Gastronomy Festival】 (2021比利時觀光美食節) 韓式擠花蛋糕展示個人金牌等。 二、行銷與物流管理系 (一)研究發展及特色: 本系日間部學士班以學生職能及學識訓練為教學重點,並以穩固學生基礎能力、強化學生對於行銷與物流領域的專業技術、以及落實學生生涯輔導的機制,最終養成學生在行銷及物流相關產業的最佳適職能力為教育目標。其專業發展特色包括:(1) 跨領域數位行銷、智慧零售流通、與全球化物流倉儲等課程促進產學交流,推動在地化服務業經營創新;(2)培育具有廣博人文社會素養、紮實學科知識、專業實作能力及開拓三創視野的行銷與物流相關事業之經營管理與實務技術優質人才;(3)因應澎湖特色水產品與食品產業,及海洋/海島觀光產業需求,發展成為在地化行銷與物流教育中心;(4) 以智慧化「產製銷供應鏈」為教學及研究重點,並兼顧地區性產業經濟發展的配套上,建立具有海洋島嶼資源跨領域的特色課程,以連結行銷與物流產業人才所需職能,因應澎湖海洋/海島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發展成為地方產業特色的行銷與物流教育研究中心,同時作為地方公部門及服務產業在職人士的主要進修管道。 (二)課程規劃: 1.本系四技學士班的課程規劃是以整合產製銷的流通供應鏈為重點方展,區分為「行銷流通」、「物流倉儲」、及「商業管理」三種授課領域,傳授學生行銷、物流與商貿經營管理知識及實務技能課程,並兼顧地區性產業經濟發展的配套上,發展關於海洋島嶼資源及產業特色的行銷與物流專業課程,同時配合在地農漁特色產品的生產、加工、行銷及物流之產製銷流通供應鏈建立,以及發展行銷科技(MarTech)應用實作課程、市場行銷輿情蒐集與分析,及規劃O2O整合全銷售通路、數位行銷與冷鏈物流管理等多元化的課程。   四技學士班最低畢業學分為130學分其中含體育2學分、共同必選修14至16學分、通識必(選)修14至16學分、院訂必(選)修17學分,系定專業必修56學分,選修30學分。本系亦承認學生跨院跨系修課12個學分為畢業學分,可滿足系上學生多元學習的需求。本系重視實務課程,於課程透過個案教學、分組專題報告、課堂發表及校外參訪等方式,提升學生實務能力,以及辦理「業師協同教學課程」,邀請相關業界專家共同講授業界實務知識;並於大三下及大四上學期開設「實務專題製作」課程,訓練學生具有解決實務問題之能力。 2.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課程規劃與安排,包括「流通運輸管理」、「資訊與商貿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管理」三項專業領域發展方向,主要考量零售流通服務業及一般服務業在就業上所需的專業相關知識與應用技能,故在課程內容設計以零售流通業及一般服務業的商管課程為主,而輔以資訊能力及語文能力的強化。碩專班學生主要來源為縣內的產官學界人員為主,其中以軍公教為主要來源,配合學生需求,特別有規劃「公共服務管理」領域供學生修讀;碩士班/碩專班的最低畢業學分36學分(含畢業論文6學分)。碩士班期望培育的人才具備領域知識掌握能力、技術運用能力、創新應用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並訓練研究生表達溝通與主動自學能力,同時擁有良好的態度穩定度、心理抗壓性,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三)專業教室: 1.行銷與流通專業教室 2.倉儲與物流專業教室 3.專題製作室 4.門市服務專業教室 5.澎科大行銷與物流管理系實習商店 6.研究生研究室及研討教室7. POS系統操作輔導教室 8.門市服務乙級技術士證照暨商務企劃能力檢定輔導教室 (四)設有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門市服務技術士乙級技能檢定/勞動部乙級技術士證照術科測試合格場地 (五)就業發展: 學生畢業之後,可在行銷及物流相關企業就業,包括行銷企劃公司、廣告公司、多媒體傳播公司、市場調查公司、各類業態零售公司(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購物中心、專賣店等)、電子商務公司、物流公司、倉儲公司、航空公司、海(空)運貨運承攬公司等。也可以經由高普考及特考進入政府機構,如交通部、航港局、鐵路局、公路總局、民航局、縣市政府交通局等單位擔任公職,及參加國(公)營事業考試進入台灣港務公司、桃園國際機場公司、各大都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公司、中華郵政公司等任職。 (六)升學進修: 1.本校「學碩士五年一貫學程」,五年內同時取得學士與碩士雙學位。 2.可推甄報考國內外各大學行銷、物流、企管、國企、運籌、交通等管理相關研究所進修深造。 (七)製商整合跨領域特色課程: 本系以就業導向成立跨系所整合學程,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意思考能力,拓展學生學習領域及提升就業競爭力。本系「食品製商安全管理人才微學分」的製商整合跨領域特色課程,以培育食品生產、製造與行銷流通的跨域安全管理人才為目標,訓練本校與食品產業相關科系,包括水產養殖系、食品科學系、餐旅管理系及行銷與物流管理系學生,成為食品產業鏈中衛生安全管理所需的科技人才。

我的專區 我的專區